
朗读
虞现农办〔2020〕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杭州湾综管办,区直有关部门:
为指导规范区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深化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制定上虞区田园综合体创建导则,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为基础、以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为牵引、以富民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田园乡村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逐步建成一批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我区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城乡统筹发展探索新路径、培育新动能。
(二)目标要求。按照试点先行、稳中求进、总结提升的工作思路,上虞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分两步实施。第一步,2020年,全区选择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强、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和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优越,符合田园综合体发展要求的片区,先行开展建设。第二步,到2022年,工作全面展开,全区培育5个以上模式多样、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田园综合体。争取通过5年时间,建成3个以上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田园综合体。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农业特色、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农旅结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坚持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渠道让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进程。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增强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让集体、农民和企业共建共享“三产”融合发展建设成果。
(三)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的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
(四)坚持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减少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侧重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管控,防止大包大揽。全面激活要素,追求市场化运作,创新建设模式。
(五)坚持循序渐进。要依托我区农村特色资源,特别是要统筹运用好五水共治、农业综合开发、美丽乡村等建设成果,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元性,建设模式多样性。探索一条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三、创建条件和标准
(一)创建条件。开展区级田园综合体创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属地镇街积极性高。落实专人统筹指导服务,将田园综合体创建纳入中心工作。二是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在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上有较好的基础。三是定位规划准确科学。结合当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对田园综合体做出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科学的规划布局,建设思路清晰,且有独具的鲜明特色。四是社会资本实力雄厚。依靠当地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历史文化、田园资源等优势,已吸引一定规模且有实力的社会资本聚焦,或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强烈、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性较高。
(二)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划分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辐射区等功能区块。核心区规划面积原则上为1平方公里左右;辐射区面积,山区为5平方公里左右、平原地区为2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辐射区面积均包括水域滩涂面积)。重点抓好产业支撑、绿色生态、乡村宜居、利益联结、要素创新等五大体系建设。
1.构建田园综合体产业支撑体系。发展壮大有优势、有潜力、能成长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竞争力的农产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农业多功能开发,培育以主导产业为基础“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2.构建田园综合体绿色生态体系。注重生态发展理念,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凸显宜居宜业新特色。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清洁化生产,加快农业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培育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或农渔结合的生态循环示范典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法律约束、政策引导、项目补助、生态补偿、市场运行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3.构建田园综合体乡村宜居体系。大力改善乡村水、电、路、房、讯等基础设施, 搭建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综合型服务平台,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承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机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和特色精品村建设,打造彰显田园特色风貌、延续乡村传统肌理、保护农耕文化的特色乡村。
4.构建田园综合体利益联结体系。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扎实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以农民合作社等为载体,与社会资本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或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体化的跨区域性农业产业联盟。鼓励引导大学生、科技人员、工商业主、返乡农民、退伍军人等到田园综合体创业发展。同步培育和吸引特色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
- 上一篇:农业产业提质行动政策实施细则
- 下一篇:关于转发浙安委办〔2020〕11号文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