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单位:
县国土资源等局关于《浦江县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浦江县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局 建设局 水务局 交通局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为切实做好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法》、《浦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简况
2004年,我县发生地质灾害1处,即前吴乡古塘口市目村张老坪山体滑坡,滑坡体积约22万立方米,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我县共有地质灾害点89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主要以滑坡为主。从灾害点分布的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特别是花桥乡、杭坪镇、虞宅乡尤为严重。
二、2005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汛期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偏多,台风频繁的特点,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5-7月梅雨期和8-9月台汛期,梅雨期由于长期降雨,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滑坡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
三、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见附表)
四、做好防治方案落实的几点意见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国办发[2001]35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保持24小时不间断通讯联络,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
2、搞好宣传,明确责任
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和责任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卡,提高人民群众防灾的自觉性。
3、抓好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根据《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的通知》(浙政发[2001]69号)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4]30号)精神,继续抓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4、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内,联系电话:4111140
县国土资源等局关于《浦江县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浦江县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局 建设局 水务局 交通局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为切实做好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法》、《浦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简况
2004年,我县发生地质灾害1处,即前吴乡古塘口市目村张老坪山体滑坡,滑坡体积约22万立方米,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我县共有地质灾害点89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主要以滑坡为主。从灾害点分布的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特别是花桥乡、杭坪镇、虞宅乡尤为严重。
二、2005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汛期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偏多,台风频繁的特点,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5-7月梅雨期和8-9月台汛期,梅雨期由于长期降雨,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滑坡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
三、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见附表)
四、做好防治方案落实的几点意见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制度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国办发[2001]35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保持24小时不间断通讯联络,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查灾情,做好防灾救灾工作,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
2、搞好宣传,明确责任
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和责任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卡,提高人民群众防灾的自觉性。
3、抓好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根据《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的通知》(浙政发[2001]69号)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4]30号)精神,继续抓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4、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内,联系电话:4111140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