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县国土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拟定的《浦江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六年二月十日
浦江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资源局 县建设局
县水务局 县交通局
(二OO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为切实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浦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简况
我县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主要以滑坡为主。从灾害点分布的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特别是花桥乡、杭坪镇、虞宅乡尤为严重。新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原因是:劈山修路、削坡建房、开采矿产和重大城市建设。
二、2006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县降水丰沛,降水地区差异大,山区雨量大于盆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汛期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偏多,台风频繁。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5—7月梅雨期和8—9月台汛期,梅雨期由于长期降雨,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滑坡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区的各类地质灾害也很有可能发生。
三、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
列入我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的有:1、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2、虞宅乡西山滑坡,3、花桥乡横山下山脱贫安置区,4、花桥乡王纸坊滑坡,5、杭坪镇东岭上朱滑坡,6、虞宅乡里高坑村竹叶口山滑坡,7、白马镇打坞村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
同时檀溪镇梅溪滑坡、大畈乡前丰柳秀坑滑坡、岩头镇石砚滑坡、岩头镇刘笙滑坡、岩头镇湾来余八坑滑坡、黄宅镇黎明上戚滑坡、前吴寿溪青龙山滑坡、前吴乡毛家滑坡、浦阳街道善庆桃岭脚滑坡、花桥乡金坞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平时要加强巡查和监测,有情况及时向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其他如玉书滑坡、虞宅乡坞坑滑坡、虞宅乡高坞口下坪山滑坡、虞宅乡海豹岭脚滑坡、花桥乡王金童公路滑坡等已经治理通过交工验收的地质灾害点要补种树苗进行绿化,三年内设立监测点指定专人做好监测工作。此外,其他地质灾害隐患点,按建立的群测群防网络名单,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专人做好各隐患点的监测工作,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要扩大监测范围并加强巡查,必要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
1、浦江县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
(1)地理位置:杭坪镇中央畈村、乌浆山村所在地及前后山坡。
(2)滑坡特征:1992年中央畈村村民住房开始出现地面和墙体裂缝,但规模较小。近几年来,墙体和地面裂缝有所加大,滑坡后缘发现新的张拉裂缝。滑坡体平面形态特征呈舌形,最大厚度38.50m,滑坡体平均厚度30.9m,土石方约779.58万m3。
(3)现今变形迹象:滑坡体特点表现为村民住房开始出现地面和墙体开裂、扭曲变形,裂缝宽度一般有0.01—0.1m,大者达0.2m以上,裂缝走向以北东和北西方向为主。
(4)勘查结论:乌浆山—中央畈滑坡属大型土质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滑坡体土质松散,若遇大暴雨或连续降雨,会导致松散体滑坡的蠕滑,对乌浆山—中央畈村村民生命及房屋建筑构成威胁。
(5)预防措施:①停止在滑坡体上新建房屋。②按房屋墙体开裂、倾斜等危害程度,有计划分期组织村民进行搬迁避让。③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遇持续降雨、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应加强巡逻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组织村民避让。④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
监测人:胡飞才、金新旺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2、浦江县虞宅乡前明村西山滑坡
(1)地理位置:虞宅乡前明村西山自然村及前后山坡,村民居住的房屋都在滑坡影响范围内。
(2)滑坡特征:1992年前后开始,西山自然村近60%的村民房屋先后出现墙体裂缝。2002年雨季滑坡迹象更加明显:在村庄前缘房屋地面出现裂缝和下陷,裂缝长约30米,垂直错距达0.3米。房屋墙体裂缝宽度可达0.15米。同时,在村前公路上方发生小规模滑坡。公路护坡挡墙外凸。滑坡前缘边坡上树木歪斜。据初步调查,滑体岩性主要为残坡积层,由亚砂土和碎石亚砂土组成。控滑结构面为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滑坡体平面形态为畚箕形,前缘宽400米,轴线长300米,体积>40万m3,属中型岩土体滑坡。
(3)现今变形迹象:拉张裂缝有变宽趋势,岩体有位移的迹象,滑坡体上有新的裂缝产生,滑坡体仍处于不稳定阶段。根据地形条件和监测结果,近期滑坡产生剧滑的可能性不大,但滑坡体目前处于蠕滑状态,若遇强降雨天气,存在剧滑的可能性。
(4)潜在危害性:坡体下滑将直接威胁到西山村70%村民约65户210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防治建议:①加强监测。指派专人对滑坡地面和墙体裂缝进行定时观测,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联系。②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③及时修编村镇规划,做好危房户搬迁前期准备工作。④目前正在进行滑坡体地质勘查工作。勘查结束后,以勘查结论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监测人:邱源枢、邱竹青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3、花桥乡横山脱贫安置区滑坡
(1)潜在危害性:后缘在茶山中发现多条平行细缝,并且已逐渐加大,推测目前滑坡体依然缓慢蠕动之中。滑坡体将危及在前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及上山采摘茶叶等人的安全。
(2)建议及措施:①提高施工人员及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②滑坡体前缘设立警界线并树立警示牌。③滑坡体前、后缘部分严禁人员采摘茶叶等工作。④指定专人负责对滑坡区不定期的进行观察和巡视,每天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联系。
监测人:杨林森、杨晓根
责任单位:花桥乡人民政府
4、浦江县花桥乡王纸坊村王纸坊滑坡
(1)潜在危害性:目前滑坡体仍处在不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下,再次发生下滑的可能性很大。滑坡将对坡体上和坡脚下3户9个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威胁到整个村庄的安全。
(2)防治建议:①用粘性土把滑坡所产生的地裂缝填好并夯实。②指定专人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③建立该滑坡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能有序撤离和避让。④滑坡前缘受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
监测人:王根犬
责任单位:花桥乡人民政府
5、浦江县杭坪镇东岭村上朱滑坡
(1)潜在危害性:滑坡将对3户村民生命财产构成直接威胁。若遇连续降雨或暴雨,滑坡有再次活动的可能,使3户7人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
(2)防治建议:①建立该滑坡的应急预案措施,以便突发性灾害发生时能从容应对。②在滑坡体外围设立警戒线、警示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抗灾防灾意识。③对裂缝加强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④滑坡前缘受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⑤滑坡体及其后缘应退耕还林,种植根系发达的树木。
监测人:陈隆善 陈隆虎 朱跃监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6、虞宅乡里高坑竹叶口山滑坡
(1)潜在危害性:滑坡体下滑将直接威胁到前缘5户约40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防治建议:①对裂缝加强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②用粘性土把滑坡所产生的地裂缝填好并夯实;③把地表进行平整,使地表水引入排水沟中;④及早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
监测人:陈明丰、陈利光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7、白马镇打坞村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
(1)塌陷特征:2004年2月22日下午有人听见该村以东田块中间塌陷的声音,现初步估计该下陷块直径约4m,深度为3m,垂直下陷。
(2)建议及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②对塌陷区设立警界线及警示牌,该田块及上下二田块不得耕作,闲杂人员不得入内。③指定专人对原煤矿采空区范围内的地面上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联系。④不稳定区域范围内严禁建房或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活动。
巡查人:贾文章
责任单位:白马镇人民政府
四、其他重点地质灾害的预防
1、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
主要是各采石场在开采中造成的岩石崩塌、滑坡以及在暴雨天气因废渣堆积形成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
①交通部门负责交通干线公路的地质灾害点的防控工作。②各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乡道、村道地质灾害点的防控工作。③当地乡镇(街道)政府落实专门人员对花桥乡浦江——建德公路下宅溪村台头湾段滑坡、大畈乡湃桥村——海红村公路“岩山”段崩塌等公路沿线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④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不同分工对所有危险路段设立禁示牌,提醒行人注意安全。⑤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后,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分工组织人员进行线路巡查,对已松动或发生裂缝的边坡危岩体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做好防范工作,保证行车安全。
3、山区农民建房地质灾害的预防
重点是削坡建房。要求当地住户要加强监测,有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应及时治理或搬迁。对新的削坡建房户,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水库库区、水库排灌渠地质灾害的预防
主要是新建水库、病险水库以及各水库的排灌渠。
5、新建公路及城市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预防
主要是侯中公路建设等工程项目及城区的重大工程建设。
6、学校和学生地质灾害的预防
教育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对学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避让、识别、救护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自我保护意识。②加强对花桥中学、前吴中学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工作,按照省第三地质大队2005年11月份编写的调查报告落实相关的防治措施。③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科目,提高中小学生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做好防治方案落实的几点意见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乡镇(街道)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县有关防灾预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没有重点地质灾害点的乡镇也要建立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认真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有关乡镇(街道)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速向县政府报告灾情;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务、交通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提出应急治理措施。民政、卫生、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等工作。
2、搞好宣传,强化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力度
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活动,有关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卡,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从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部门要及时下发配套资金,发生地质灾害以后拨出专款用于抢险救灾工作。
3、加强预测,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在汛期来临前,县国土资源、建设、水务、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新建公路沿线进行大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各乡镇(街道)政府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落实防治措施。县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
4、抓好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根据《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的通知》(浙政发〔2001〕69号)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4〕30号)精神,继续抓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现将县国土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拟定的《浦江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六年二月十日
浦江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资源局 县建设局
县水务局 县交通局
(二OO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为切实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浦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特编制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简况
我县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主要以滑坡为主。从灾害点分布的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特别是花桥乡、杭坪镇、虞宅乡尤为严重。新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原因是:劈山修路、削坡建房、开采矿产和重大城市建设。
二、2006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县降水丰沛,降水地区差异大,山区雨量大于盆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汛期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偏多,台风频繁。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5—7月梅雨期和8—9月台汛期,梅雨期由于长期降雨,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滑坡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区的各类地质灾害也很有可能发生。
三、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
列入我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的有:1、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2、虞宅乡西山滑坡,3、花桥乡横山下山脱贫安置区,4、花桥乡王纸坊滑坡,5、杭坪镇东岭上朱滑坡,6、虞宅乡里高坑村竹叶口山滑坡,7、白马镇打坞村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
同时檀溪镇梅溪滑坡、大畈乡前丰柳秀坑滑坡、岩头镇石砚滑坡、岩头镇刘笙滑坡、岩头镇湾来余八坑滑坡、黄宅镇黎明上戚滑坡、前吴寿溪青龙山滑坡、前吴乡毛家滑坡、浦阳街道善庆桃岭脚滑坡、花桥乡金坞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点,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平时要加强巡查和监测,有情况及时向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其他如玉书滑坡、虞宅乡坞坑滑坡、虞宅乡高坞口下坪山滑坡、虞宅乡海豹岭脚滑坡、花桥乡王金童公路滑坡等已经治理通过交工验收的地质灾害点要补种树苗进行绿化,三年内设立监测点指定专人做好监测工作。此外,其他地质灾害隐患点,按建立的群测群防网络名单,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专人做好各隐患点的监测工作,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要扩大监测范围并加强巡查,必要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
1、浦江县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
(1)地理位置:杭坪镇中央畈村、乌浆山村所在地及前后山坡。
(2)滑坡特征:1992年中央畈村村民住房开始出现地面和墙体裂缝,但规模较小。近几年来,墙体和地面裂缝有所加大,滑坡后缘发现新的张拉裂缝。滑坡体平面形态特征呈舌形,最大厚度38.50m,滑坡体平均厚度30.9m,土石方约779.58万m3。
(3)现今变形迹象:滑坡体特点表现为村民住房开始出现地面和墙体开裂、扭曲变形,裂缝宽度一般有0.01—0.1m,大者达0.2m以上,裂缝走向以北东和北西方向为主。
(4)勘查结论:乌浆山—中央畈滑坡属大型土质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滑坡体土质松散,若遇大暴雨或连续降雨,会导致松散体滑坡的蠕滑,对乌浆山—中央畈村村民生命及房屋建筑构成威胁。
(5)预防措施:①停止在滑坡体上新建房屋。②按房屋墙体开裂、倾斜等危害程度,有计划分期组织村民进行搬迁避让。③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遇持续降雨、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应加强巡逻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组织村民避让。④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
监测人:胡飞才、金新旺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2、浦江县虞宅乡前明村西山滑坡
(1)地理位置:虞宅乡前明村西山自然村及前后山坡,村民居住的房屋都在滑坡影响范围内。
(2)滑坡特征:1992年前后开始,西山自然村近60%的村民房屋先后出现墙体裂缝。2002年雨季滑坡迹象更加明显:在村庄前缘房屋地面出现裂缝和下陷,裂缝长约30米,垂直错距达0.3米。房屋墙体裂缝宽度可达0.15米。同时,在村前公路上方发生小规模滑坡。公路护坡挡墙外凸。滑坡前缘边坡上树木歪斜。据初步调查,滑体岩性主要为残坡积层,由亚砂土和碎石亚砂土组成。控滑结构面为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滑坡体平面形态为畚箕形,前缘宽400米,轴线长300米,体积>40万m3,属中型岩土体滑坡。
(3)现今变形迹象:拉张裂缝有变宽趋势,岩体有位移的迹象,滑坡体上有新的裂缝产生,滑坡体仍处于不稳定阶段。根据地形条件和监测结果,近期滑坡产生剧滑的可能性不大,但滑坡体目前处于蠕滑状态,若遇强降雨天气,存在剧滑的可能性。
(4)潜在危害性:坡体下滑将直接威胁到西山村70%村民约65户210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5)防治建议:①加强监测。指派专人对滑坡地面和墙体裂缝进行定时观测,并作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联系。②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③及时修编村镇规划,做好危房户搬迁前期准备工作。④目前正在进行滑坡体地质勘查工作。勘查结束后,以勘查结论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监测人:邱源枢、邱竹青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3、花桥乡横山脱贫安置区滑坡
(1)潜在危害性:后缘在茶山中发现多条平行细缝,并且已逐渐加大,推测目前滑坡体依然缓慢蠕动之中。滑坡体将危及在前缘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及上山采摘茶叶等人的安全。
(2)建议及措施:①提高施工人员及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②滑坡体前缘设立警界线并树立警示牌。③滑坡体前、后缘部分严禁人员采摘茶叶等工作。④指定专人负责对滑坡区不定期的进行观察和巡视,每天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联系。
监测人:杨林森、杨晓根
责任单位:花桥乡人民政府
4、浦江县花桥乡王纸坊村王纸坊滑坡
(1)潜在危害性:目前滑坡体仍处在不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下,再次发生下滑的可能性很大。滑坡将对坡体上和坡脚下3户9个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威胁到整个村庄的安全。
(2)防治建议:①用粘性土把滑坡所产生的地裂缝填好并夯实。②指定专人对滑坡体进行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③建立该滑坡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能有序撤离和避让。④滑坡前缘受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
监测人:王根犬
责任单位:花桥乡人民政府
5、浦江县杭坪镇东岭村上朱滑坡
(1)潜在危害性:滑坡将对3户村民生命财产构成直接威胁。若遇连续降雨或暴雨,滑坡有再次活动的可能,使3户7人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
(2)防治建议:①建立该滑坡的应急预案措施,以便突发性灾害发生时能从容应对。②在滑坡体外围设立警戒线、警示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抗灾防灾意识。③对裂缝加强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④滑坡前缘受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⑤滑坡体及其后缘应退耕还林,种植根系发达的树木。
监测人:陈隆善 陈隆虎 朱跃监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6、虞宅乡里高坑竹叶口山滑坡
(1)潜在危害性:滑坡体下滑将直接威胁到前缘5户约40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防治建议:①对裂缝加强监测,并完善监测记录,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乡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报告;②用粘性土把滑坡所产生的地裂缝填好并夯实;③把地表进行平整,使地表水引入排水沟中;④及早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
监测人:陈明丰、陈利光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7、白马镇打坞村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
(1)塌陷特征:2004年2月22日下午有人听见该村以东田块中间塌陷的声音,现初步估计该下陷块直径约4m,深度为3m,垂直下陷。
(2)建议及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②对塌陷区设立警界线及警示牌,该田块及上下二田块不得耕作,闲杂人员不得入内。③指定专人对原煤矿采空区范围内的地面上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镇政府、县国土资源部门联系。④不稳定区域范围内严禁建房或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活动。
巡查人:贾文章
责任单位:白马镇人民政府
四、其他重点地质灾害的预防
1、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
主要是各采石场在开采中造成的岩石崩塌、滑坡以及在暴雨天气因废渣堆积形成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
①交通部门负责交通干线公路的地质灾害点的防控工作。②各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乡道、村道地质灾害点的防控工作。③当地乡镇(街道)政府落实专门人员对花桥乡浦江——建德公路下宅溪村台头湾段滑坡、大畈乡湃桥村——海红村公路“岩山”段崩塌等公路沿线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④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不同分工对所有危险路段设立禁示牌,提醒行人注意安全。⑤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后,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分工组织人员进行线路巡查,对已松动或发生裂缝的边坡危岩体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做好防范工作,保证行车安全。
3、山区农民建房地质灾害的预防
重点是削坡建房。要求当地住户要加强监测,有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应及时治理或搬迁。对新的削坡建房户,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水库库区、水库排灌渠地质灾害的预防
主要是新建水库、病险水库以及各水库的排灌渠。
5、新建公路及城市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预防
主要是侯中公路建设等工程项目及城区的重大工程建设。
6、学校和学生地质灾害的预防
教育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对学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避让、识别、救护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自我保护意识。②加强对花桥中学、前吴中学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工作,按照省第三地质大队2005年11月份编写的调查报告落实相关的防治措施。③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科目,提高中小学生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做好防治方案落实的几点意见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乡镇(街道)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县有关防灾预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没有重点地质灾害点的乡镇也要建立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认真落实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有关乡镇(街道)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速向县政府报告灾情;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务、交通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提出应急治理措施。民政、卫生、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等工作。
2、搞好宣传,强化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力度
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活动,有关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卡,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从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部门要及时下发配套资金,发生地质灾害以后拨出专款用于抢险救灾工作。
3、加强预测,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在汛期来临前,县国土资源、建设、水务、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新建公路沿线进行大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各乡镇(街道)政府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落实防治措施。县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
4、抓好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根据《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的通知》(浙政发〔2001〕69号)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4〕30号)精神,继续抓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