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生猪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达到“富民强县”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以下目标:通过优质高效种猪生产、养殖技术的集成推广和生猪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集成推广,做大我县生猪产业规模,完善生猪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生猪产业综合竞争力。到2007年底,达到新增生猪出栏数5万头,实现生猪出栏数25万头,新增火腿加工10万只,实现年产火腿15万只,新增生猪产业产值1.5亿元,生猪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新增创汇500万美元,新增财政收入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带动全县农民平均增收40元以上的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引进、推广、转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1、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据我县生猪产业提升项目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校院所的猪种改良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营养调控技术、疾病防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猪产品深加工技术,在示范的基础上,向全县生猪企业和广大养猪农民宣传推广,使高校院所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为我县农民增收发挥有效作用。
2、进一步加大我县有关项目实施主体已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力度,使之尽快发挥最大效益。
(二)培育、壮大生猪产业。以“生猪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为载体,增强生猪产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项目期内,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养猪模式,采用环境污染治理先进适用技术,拉长生猪产业链,基本建成以5家万头猪场、40家规模猪场、3家生猪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生猪产业化生产框架,促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三)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围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组织生猪生产实用技术培训。聘请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畜牧场等有关专家来浦讲课,向规模猪场和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科学养猪技术信息,发放科普读本和宣传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
1、进一步完善“浦江科技信息网”功能,建立生猪产业科技服务专家数据库,提高资源共享度。
2、建立浦江县生猪产业110科技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业(生猪)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和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为广大生猪养殖基地和农户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技术服务。
三、组织管理
为了全面完成《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指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效果。建立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科技和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府办副主任以及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农业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管理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与各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合同,按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各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上报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建立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小组,负责科技项目的实施及整个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1、出台政策。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台《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和《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分解我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部门单位的职责等。
2、落实任务。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解落实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把各个子项目落实到各项目承担单位,同时抓好各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配合协作,实现生猪产业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帮助细化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加强考核。加强对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的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对相关部门单位进行督查考核,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大经费投入
本项目实施周期两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额910万元,其中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及推广应用费117万元,技术示范应用费695万元,科技服务费64万元,培训费34万元。
为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筹措到位,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推进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更要通过联合招标、以奖代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企业、养猪户、科技中介机构及其它项目主体,加大对专项行动计划的投入。项目期内,县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160万元,各项目参与单位筹措解决43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科技补助经费160万元、省财政科技配套补助160万元。县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跟踪督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科技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使有限的政府资金发挥出最好的引导效益。
(三)整合科技资源
1、进一步加强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引进提升生猪产业的科技成果,在我县转化推广。
2、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财政等部门,在项目、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县科技进步水平。
3、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科技服务能力,为我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科技服务。
4、加大我县有关项目实施主体已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力度,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优化工作环境
1、加强宣传。强化科技富民强县工作的宣传力度,达成共识,形成各单位、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为专项行动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2、健全服务。县科技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做好规划、沟通、指导、督查等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资金的调度,确保专项经费合理使用;有关企业和项目承担主体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最新的信息和适宜推广的先进技术得到快速及时的传递和应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要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完善“浦江科技信息网”功能,建立“科技专家库”,扩大信息容量,提供信息资讯、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二OO六年七月十三日
为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生猪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达到“富民强县”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在两年时间内,实现以下目标:通过优质高效种猪生产、养殖技术的集成推广和生猪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集成推广,做大我县生猪产业规模,完善生猪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生猪产业综合竞争力。到2007年底,达到新增生猪出栏数5万头,实现生猪出栏数25万头,新增火腿加工10万只,实现年产火腿15万只,新增生猪产业产值1.5亿元,生猪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新增创汇500万美元,新增财政收入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带动全县农民平均增收40元以上的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引进、推广、转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1、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据我县生猪产业提升项目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校院所的猪种改良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营养调控技术、疾病防治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猪产品深加工技术,在示范的基础上,向全县生猪企业和广大养猪农民宣传推广,使高校院所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为我县农民增收发挥有效作用。
2、进一步加大我县有关项目实施主体已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力度,使之尽快发挥最大效益。
(二)培育、壮大生猪产业。以“生猪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为载体,增强生猪产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项目期内,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户”养猪模式,采用环境污染治理先进适用技术,拉长生猪产业链,基本建成以5家万头猪场、40家规模猪场、3家生猪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生猪产业化生产框架,促进我县生猪产业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三)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围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组织生猪生产实用技术培训。聘请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畜牧场等有关专家来浦讲课,向规模猪场和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科学养猪技术信息,发放科普读本和宣传册,开展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
1、进一步完善“浦江科技信息网”功能,建立生猪产业科技服务专家数据库,提高资源共享度。
2、建立浦江县生猪产业110科技服务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业(生猪)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和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为广大生猪养殖基地和农户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技术服务。
三、组织管理
为了全面完成《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指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预期效果。建立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科技和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府办副主任以及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农业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管理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与各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合同,按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各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上报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建立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小组,负责科技项目的实施及整个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1、出台政策。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台《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和《浦江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分解我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部门单位的职责等。
2、落实任务。通过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解落实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任务,把各个子项目落实到各项目承担单位,同时抓好各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配合协作,实现生猪产业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帮助细化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3、加强考核。加强对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的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对相关部门单位进行督查考核,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大经费投入
本项目实施周期两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额910万元,其中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及推广应用费117万元,技术示范应用费695万元,科技服务费64万元,培训费34万元。
为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筹措到位,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推进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更要通过联合招标、以奖代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企业、养猪户、科技中介机构及其它项目主体,加大对专项行动计划的投入。项目期内,县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160万元,各项目参与单位筹措解决43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科技补助经费160万元、省财政科技配套补助160万元。县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跟踪督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科技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使有限的政府资金发挥出最好的引导效益。
(三)整合科技资源
1、进一步加强同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引进提升生猪产业的科技成果,在我县转化推广。
2、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财政等部门,在项目、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县科技进步水平。
3、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科技服务能力,为我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科技服务。
4、加大我县有关项目实施主体已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力度,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优化工作环境
1、加强宣传。强化科技富民强县工作的宣传力度,达成共识,形成各单位、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为专项行动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2、健全服务。县科技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做好规划、沟通、指导、督查等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资金的调度,确保专项经费合理使用;有关企业和项目承担主体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最新的信息和适宜推广的先进技术得到快速及时的传递和应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要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完善“浦江科技信息网”功能,建立“科技专家库”,扩大信息容量,提供信息资讯、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二OO六年七月十三日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