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浦江县 > 正文

转发县国土局等部门关于浦江县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2021-06-06 浦江县 收藏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县国土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拟定的《浦江县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浦江县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局 县建设局
                      县水务局 县交通局
                   (二OO七年三月十二日)

    为切实做好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04号令)和《浦江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全县地质灾害现状,编制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简况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县地质灾害以突发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为主,主要是雨季型发生在汛期。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山区乡镇,特别是花桥、前吴、杭坪、虞宅、岩头等乡镇最为严重。集中强降雨是主要诱发因素,傍山切坡建房、修路、开矿、工程建设开挖坡脚、堆填加载和蓄水排水等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因素。 
    二、2007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县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强度及梅汛期气候变化异常,降雨偏多,台风频繁的特点,结合降水趋势预测分析,我县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4-10月的强降水期。梅雨期由于长期降雨,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以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滑坡和公路边坡、矿山宕面及废弃矿山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区的各类地质灾害也很有可能发生。
    三、全县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防范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内的人员和城镇、村庄、学校、旅游景区(点)、矿山、交通、水利,尤其是现已发现的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组、点等人员居住地。
    (一)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6月的梅汛期和7-10月的台汛期,受台风暴雨等强降雨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在连续集中降水时期及此后数天内,尤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应加强重点区段、重要灾害点的防范,必要时应采取临时紧急避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二)2007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
    全县列入2007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有以下六处:1、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2、虞宅乡西山—堂楼滑坡,3、杭坪镇东岭上朱滑坡, 4、花桥乡王纸坊滑坡,5、虞宅乡里高坑滑坡,6、白马镇打坞村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的简况、相应防治措施和责任单位明确如下:
    1、浦江县杭坪镇乌浆山—中央畈滑坡
    (1)概况:该滑坡位于杭坪镇中央畈村、乌浆山村所在地及前后山坡。1992年中央畈村村民局部住房出现地面和墙体裂缝。近几年来,墙体和地面裂缝有所加大,滑坡后缘发现新的张拉裂缝。裂缝宽度一般有0.01—0.1米,大者达0.2米以上,裂缝走向以东北和西北方向为主。经省第三地质大队勘查,乌浆山—中央畈滑坡属大型土质滑坡,滑坡体平面形态特征呈舌形,最大厚度38.50米,滑坡体平均厚度30.9米,土石方约779.58万立方米。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滑坡体土质松散,若遇大暴雨或连续降雨,会导致松散体滑坡的蠕滑,乌浆山—中央畈村村民生命及财产仍将受到威胁。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制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②加强监测,汛期加密观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作好记录,并在其影响范围内设立警示牌;③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遇持续降雨、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应加强巡逻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组织村民避让;④停止在滑坡体上新建房屋;⑤根据房屋墙体开裂、倾斜等危害程度,尽快按照浦政办发〔2006〕17号文件要求分期完成避让搬迁。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2、浦江县虞宅乡前明村西山—堂楼滑坡
    (1)概况:该滑坡位于虞宅乡前明村西山、堂楼自然村及前后山坡,村民居住的房屋都在滑坡影响范围内。始发于90年代初,2000年以来,西山及堂楼两个自然村的房屋墙体、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变形。2002年雨季滑动迹象更加明显,在村庄前缘房屋地面出现裂缝和下陷,裂缝长约30米,垂直错距达0.3米,房屋墙体裂缝宽度可达0.15米。同时,在村前公路上方发生小规模滑坡,公路护坡挡墙外凸,滑坡前缘边坡上树木歪斜,截止目前已有6间房屋倒塌,2户危房住户已撤离避让。经省第三地质大队勘查,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形,主滑方向170度,轴线长320 米,前缘最大宽度500米,面积约5.09万立方米,平均厚度以12.3米计算,滑坡体土石量62.6万方,为中型土质滑坡。经稳定性计算,表明整体是稳定的,但西山及堂楼变形体目前仍处于蠕变阶段,如遇持续降雨或强降水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滑移,直接威胁当地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故不适宜人居,建议搬迁避让。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和防灾意识,制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②加强监测。指派专人对滑坡地面和墙体裂缝进行定时观测,汛期加密观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作好记录;并在其影响范围内设立警示牌。③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遇持续降雨和强降雨天气,应加强巡视工作,发现异常,及时组织村民避让,并及时向乡政府和县国土等部门报告。④该村规划安置新区经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于2006年5月通过评审;根据房屋墙体开裂、倾斜等危害程度,尽快按照浦政办发〔2006〕17号文件要求分期完成避让搬迁。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3、浦江县杭坪镇东岭村上朱滑坡
    (1)概况:该滑坡位于杭坪镇东岭村上朱自然村北东方向山坡。1993年始发,2002年7月22日滑坡后缘再次发现新的拉张裂缝,并有增大的趋势;该滑坡体经省第三地质大队勘查,形态特征呈簸箕形,主轴走向为南西向,轴线长50米,滑坡前缘宽58米,面积约2300平方米,平均厚度5.3米,滑坡体体积约1.22万立方米;为小型牵引式岩土质滑坡。稳定性计算,表明滑坡体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如遇持续降雨或强降雨时,潜在发生更大规模滑坡可能,直接威胁当地村民及杭柿公路行人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后缘一带的拉张裂缝、滑坡台阶及菜地塌陷,前缘村民陈隆善房屋地面开裂、附房倒塌、地面鼓胀高达10―40厘米,村民陈隆虎房后人行五孔板平移外推2―4厘米,干砌块石挡墙开裂和反倾变形等。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的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抗灾防灾意识,制订地质灾害应急防灾预案。②加强监测,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并在滑坡体外围设立警戒线、警示牌,发现异常应及时向镇政府和县国土等部门报告;③滑坡前缘受威胁的3户住户应进行搬迁避让;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④尽快按省第三地质大队编制的《浦江县东岭滑坡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方案落实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治理。
    责任单位:杭坪镇人民政府。
    4、浦江县花桥乡王纸坊村王纸坊滑坡
    (1)概况:该滑坡位于花桥乡王纸坊村公路东侧3户农户屋后山坡。2002年6月27日因连续降雨,王纸坊村东侧山体上出现似环状的裂缝,裂缝宽10-15厘米,并沿裂缝出现向下滑塌,滑塌台阶高约50厘米,前缘下滑土方近千立方米。该滑坡体最近3年来没有变形的迹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形态。但由于滑坡体松散层厚度较大,且地形较陡,坡脚修建公路、切坡建房形成的陡坡,未作适当的坡面防护。后缘发生滑动后,边坡中的基岩出现连续性较好的裂隙,坡脚湿润,局部有明显的浸水现象。在连续降雨和强降雨或其他不利因素时,该滑坡体可能再次滑动。
    滑坡将对坡脚前缘3户9个村民、山脚的道路和过往车辆及行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灾意识。②指定专人对滑坡体进行监测,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发现异常及时向乡政府和县国土等部门报告。③建立该滑坡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性灾害发生时能有序撤离和避让,在滑坡体外围设立警示牌。④滑坡前缘受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遇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应避免在滑坡体及其影响范围内活动。⑤尽快按照县国土局与财政局2006年12月联合下达的资金和时间要求对滑坡采取地表排水和削方减载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或搬迁避让。⑥治理后坡体及碎落石处种植花草,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责任单位:花桥乡人民政府。
    5、虞宅乡里高坑滑坡
    (1)概况:该滑坡位于虞宅乡里高坑村竹叶口山坡上。滑坡体平面上呈圈椅状,主滑方向212度左右,前缘人工开挖边坡高约1.7-4米,坡度75度左右,高差16.5米。前缘最大宽度约42米,轴线长约23米,面积约750平方米,滑坡体平均厚度约2米,体积1500立方米,属小型土质滑坡。依据调查资料及滑坡稳定性分析,该滑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由于松散层厚度较大,地形坡度较陡,若遇连续降雨、强降雨等不利条件或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滑坡体前缘陡坎及滑坡台阶等部位可能再次发生滑塌,直接威胁前缘住户约45人及过往行人、车辆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的防灾意识,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灾预案。②加强对滑坡体的监测,汛期增加监测次数,扩大监测范围,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乡政府和县国土等部门报告。③滑坡体前缘的村民遇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天气应采取搬迁避让措施。④修复完善滑坡体后缘的排水沟,排水沟上部边波应外倾5-10度,将坡面压实,把地表进行平整,使地表水引入排水沟中。⑤按照省第三地质大队2006年11月设计方案,以及县国土局与财政局2006年12月联合下达的资金和时间要求尽快完成治理。
    责任单位:虞宅乡人民政府。
    6、白马镇打坞自然村以东田块下陷
    (1)概况:该塌陷位于白马镇联丰村行政村打坞自然村以东约150m处田块。2004年2月22日下午有人听见田块中间下陷的声音,现初步估计该下陷块直径约4米,深度为3米,垂直下陷。
    (2)防治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②在下陷区外围设立警示牌,该田块及上下二田块不得耕作,并划定危险区范围,闲杂人员不得入内。③指定专人对原煤矿采空区范围内的地面上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联系。④危险区影响范围内严禁建房或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活动。
责任单位:白马镇人民政府。
    (三)地质灾害次重点防范点
    次重点地质灾害防范点有9处,分别为:岩头镇刘笙滑坡、浦阳街道善庆桃岭脚滑坡、前吴寿溪青龙山滑坡、前吴乡毛家滑坡、花桥乡金坞滑坡、大畈乡前丰柳秀坑滑坡、岩头镇石砚滑坡、黄宅镇黎明上戚滑坡、岩头镇湾来余八坑滑坡。地质灾害次重点防范点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平时要加强巡查和监测,有情况及时向乡镇政府和县国土等部门报告。
    (四)其他地质灾害点
    大畈乡玉书滑坡、虞宅乡坞坑滑坡、虞宅乡高坞口下坪山滑坡、虞宅乡海豹岭脚滑坡、花桥乡王金童公路滑坡、檀溪镇梅溪滑坡、花桥乡横山下山脱贫安置区滑坡等已经治理通过交工验收的地质灾害点,要按验收方案要求做好补种树苗等绿化工作,三年内所在地乡镇政府应设立监测点指定专人做好监测工作。此外,其他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乡镇政府也要落实监测人和责任人,遇持续下雨、暴雨或台风时,要扩大监测范围并加强巡查,必要时受威胁人员要外出避险。
    (五)其他主要领域地质灾害预防
    1、交通道路沿线地质灾害预防
    ①交通部门负责交通干线公路的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各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乡道、村道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②当地乡镇(街道)政府落实专门人员对花桥乡浦江——建德公路下宅溪村台头湾段滑坡、大畈乡湃桥村——海红村公路“岩山”段崩塌、岩头镇礼张村——群丰村公路殿口石宕段滑坡、群丰村口盘山公路滑坡等公路沿线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并逐步治理。③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不同分工对所有危险路段设立警示牌,提醒行人车辆注意安全,并组织治理。④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后,交通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按分工组织人员进行线路巡查,对已松动或发生裂缝的边坡危岩体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做好防范工作,保证行人车辆安全。⑤做好新建公路主要是候中公路、礼张—仙华山公路等的地质灾害预防。
    2、水利水库地质灾害预防
    主要是对新建水库、病险水库以及各水库的排灌渠等在汛期和台风季节进行全面的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落实防治措施并上报县有关部门。
    3、教育学校地质灾害预防
    教育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根据县委组织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的通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中小学生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②加强对学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识别、避让、救护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学生上学、放学途中自我保护意识。③加强对花桥中学、前吴中学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工作,落实相关的防治措施。
    4、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预防
    重点是山区切坡建房,要求当地住户加强监测,有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应及时治理或搬迁。新的切坡建房,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坡面防护工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集镇规划时应当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相衔接,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应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落实防治方案的几点意见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乡镇(街道)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县有关防灾预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街道)政府都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把防灾责任落实到村、组和个人;要结合各自实际,在汛期来临前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应急防灾预案;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有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速向县政府报告灾情;县国土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发改、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供电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护、卫生防疫、食品药品供应、社会治安等工作。
    2、搞好宣传,加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力度。
    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群众手中,使地质灾害威胁区内的群众熟悉撤离路线、安置地点、预警信号,以保证迅速、有序的撤离。要按照与县政府签订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及浦政办发〔2006〕17号文件下达的治理任务,按计划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作。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部门要及时下发配套资金,发生地质灾害以后拨出专款用于抢险救灾工作。 
    3、加强巡查和监测,落实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汛期来临前,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安全生产隐患、公路沿线、水库山塘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进一步落实监测点的责任人和监测人,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立即落实防治措施。新发现的隐患点要及时落实群测群防责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报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国土、建设、水务、交通、安监等部门也要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对查出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到位。县气象和国土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
    4、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规范一切工程活动的管理,遏制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根据《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管理的通知》(浙政发〔2001〕69号)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4〕30号)精神,对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浦江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pujiangxian/20210606/288903.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