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浦江县 > 正文

浦政办发〔2011〕92号 浦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1-06-06 浦江县 收藏
朗读

浦政办发〔201192


 

浦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

工作方案的通知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要素,推进浦江经济开发区全面发展,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发区整合提升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开发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

一、浦江开发区发展现状及整合提升的必要性

()浦江开发区发展现状

浦江开发区地处浦江县城东部,前身为浦江县郑家坞开发区。19926月由浦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4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时更名为浙江省浦江经济开发区。因发展需要,2002年底与浦江特色工业园区合并,整合搬迁到县城东部。2006年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期间,浦江开发区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核,核准面积3.59平方公里。

建区以来,全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400余个,投资总额8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0余个,合同利用外资25274.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746万美元。至2008年底,浦江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为9.118平方公里,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元。2008年,浦江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25431万美元,税收3.8亿元,其中亩均产值203万元/亩,亩均税收6.4万元/亩,亩均投资112万元/亩。

目前,区内已形成了绗缝、水晶、制锁为三大支柱产业,LED、服装、针织、化纤、油墨、医药等10多个行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其中水晶、挂锁分别以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成为全国最大的产品集散地,花边绗缝为全国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之一。浦江开发区多次在金华市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浦江开发区建区以来所取得的建设发展成就,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省、市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浦江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县城的次中心、创业的新平台、产业的孵化器”的三大目标,深入实施“大工业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浦江开发区整合提升的必要性

整合提升是拓展发展空间,增加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浦江开发区作为浦江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发展的示范区,经过前几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原核准区域已基本开发完毕,开发空间的制约已严重影响开发区的发展后劲。实施整合提升,有利于对原有区域和整合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功能区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公共资源共享,统筹基础配套建设,扩大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增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后劲,真正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要求。

整合提升是集聚资源要素,建设现代新城区的根本需要。浦江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县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A级景区、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区位于现有开发区的北部和东部,实施整合提升将有效地挖掘浦江人文资源,推动我县文化休闲旅游、商贸服务业发展,对发展仙华山景区休闲旅游产业,上山文化遗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实质性作用。同时,也将带动开发区工业、城镇、新农村“三位一体”综合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推动我县“文化浦江”“实力浦江”建设。

整合提升是加速发展,促进块状经济提升的根本保证。浦江工业经济经过前几年的内生性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水晶、挂锁、绗缝为主,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三大块状特色产业经济。现拥有“中国水晶之都”“中国挂锁特色产业基地”和“绗缝名城”的称号。但三大特色产业同时也存在产业链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为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扩大三大产业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必须抓住这次开发区整合提升的机遇,整合周边要素资源,集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特色产业制造链,从而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增强区域品牌经济效应。

整合提升是加快升级,构建新经济大平台的必然要求。浦江开发区承接义乌国际商贸城,基础设施完善,水电通畅交通便利,且通过了省级开发区生态化建设验收,通过整合提升,能使各功能分区有效利用开发区现有资源,放大开发区优势,同时也能破解开发区要素资源的制约,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产业,推进开发区从单一工业功能区块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和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转型,构建新经济大平台。

二、浦江开发区整合提升区域范围及相关规划情况

()整合提升的区域范围

浦江开发区拟整合提升区域按照产业类型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共十个区块,总面积约109.8平方公里。

A类为核心区块,以开发区目前实际开发区域为主,向北拓展,覆盖仙华街道和岩头镇部分区域,面积约31.8平方公里,该区域土地以低丘缓坡用地和待调整的耕地为主。

B类为特色工业园,由黄宅工业园(B1)、浦南工业园(B2)、郑宅工业园(B3)、白马工业园(B4)和郑家坞工业园(B5)组成,主要以目前现有各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分区为基础,按照各自产业结构特点,侧重于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以培育和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群的集聚,面积约为41.4平方公里。

C类为功能产业区,由文景园区(C1,位于原开发区西北部)、江南市场区(C2,位于原开发区南部)、上山遗址保护区(C3,位于原开发区东南部)和绿谷创意园区(C4,上山遗址保护区和黄宅工业园南部新建中的丰安大道两侧),以发展休闲旅游、商贸住宅、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为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利的配套服务功能,面积约为36.6平方公里。

()规划情况

浦江开发区拟整合提升区域符合浦江县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浦江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符合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规划。由于浦江县没有临接海域,因此整合提升不涉及海域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情况。目前,《浦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根据工业功能区的要求,为合理利用土地,需调整农保地33平方公里。在下步工作中,浦江县将在全县规划控制用地规模的框架内,按照“一次规划,逐步实施,分期安排”的要求,通过造地平衡、规划调整、自我调整、异地代保等途径,逐步解决开发区用地需求。
城乡规划衔接情况。目前,《浦江县县域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浦江县城区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中,已基本确定将黄宅、浦南、郑宅、白马和郑家坞五个工业功能分区及仙华、浦南两个街道和岩头、黄宅两个乡镇部分区域列入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范围。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情况。浦江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涉及少量经济果木林,虽属于林地范畴,但基本上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且与浦江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基本上没有矛盾,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自然生态环保衔接情况。浦江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已委托编制了《浦江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规划方案》和《浦江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及实施方案》,并通过了论证。同时,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还将与省级开发区“811”环境整治相结合,提高入区项目门槛、严格污染企业整治、加大环境绿化投入,并突出做好整合提升区域的规划环评,争取打造生态型开发区。

三、浦江开发区整合提升的目标任务

浦江经济开发区将按照“154”发展框架,即“一核、五园、四区”(一个核心区块、五个特色工业园、四个功能产业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产业优势,整合资源要素、调整结构布局、提升产业品质,通过5-10年的整合提升,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二、三产业协调,并兼具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的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一流节能科技产业园区、长三角南翼高效生态农业基地、金丽衢产业带新的区域增长点和浙中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胜地,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挂锁、绗缝基地,浙中新兴特色城市。具体的目标是:

()规划先行,谋求区域发展。整合提升后,浦江开发区可新增发展空间近10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发展空间(净地)约 50 平方公里,为浦江开发区今后1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争取经过10年的努力,使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引领浦江县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引领浦江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区,成为休闲旅游观光、工业、城镇、新农村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新区。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浦江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pujiangxian/20210606/286985.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