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有关单位:
2022年度第二批宁波市建设科研计划立项项目经专家评审、我局研究审定,确定81项(见附件1、附件2)立项项目,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三天,从公示次日算起。对公示项目有异议的,请于8月19日前反馈,联系人:施艳,89180585,kjc1606@163.com。
附件:1.2022年度第二批宁波市政府投资建设科研计划立项项目汇总表
2.2022年度第二批宁波市社会投资建设科研计划立项项目汇总表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8月16日
附件1
2022年度第二批宁波市政府投资建设科研计划立项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估算经费 (万元) |
申报 单位 |
采购 方式 |
责任人 | 立项理由 |
是否 立项 |
经费来源 |
1 | 《宁波农村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方案及图集》编制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35.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2022年6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指出,要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鼓励建设近零/超低能耗建筑,要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与能效水平。我国农村住房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了推广宁波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升农村地区人民居住环境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建设方式,编制适用于宁波本地农村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方案及相关节点做法图集具有重要意义。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2 | 《宁波市软土地区桥梁接坡地基处理技术导则》修编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20.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软土地区桥梁接坡段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问题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宁波于2018年组织编制了《宁波市软土地区桥梁接坡地基处理技术导则》(试行)。该导则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待补充、完善之处。本次修编拟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宁波市现有的新技术新经验,制定切合宁波市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及管理措施,使桥梁接坡地基处理标准化、规范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3 | 宁波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归档技术细则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48.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根据《宁波市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探索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推动房屋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提高施工质量。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4 | 宁波市数字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30.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绿色建筑与数字化建筑在绿色和数字化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绿色建筑可通过合理的智能化技术更好地实现“绿色、节能、环保”。根据《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年)》(修编)的要求,在2022~2030年三星级公共建筑建设项目中要落实100万平方米数字化建筑建设目标,为此需要编制相关设计标准指导建设目标精准落地。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5 | 宁波城区承压水腐蚀性分析评价论证 | 科技研发 | 18.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根据《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要求,工程勘察设计时应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省标《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19)规定,当有足够经验或资料时,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试验。本项目通过对宁波市承压水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本地承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论和较为完整的系统性资料,减少勘察设计过程中地下水取样试验,有效地保障宁波市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提升项目设计、施工的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6 | 《宁波市促进绿色建材发展和应用管理办法》编制 | 软科学研究 | 45.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着力点。近年,中央层面陆续出台政策推进绿色建材应用,这些政策文件亟待以地方政府立法的方式得到回应和本地化。本项目通过对本市绿色建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需求、堵点难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提升我市建材行业水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7 | 基于混凝土质量数字化监管平台采集数据对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及配合比的可靠性分析 | 软科学研究 | 48.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混凝土质量追踪及动态监管系统。为进一步推进宁波市混凝土数字化监管平台智能化的应用,对平台采集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技术指标数据和生产配合比进行可靠性分析。旨在建立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智能化分级预警机制,快速找出混凝土数字化监管平台中的问题数据,为进一步提高建材质量源头监管、源头追溯的管理有效性打下更好的数据基础。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8 | 宁波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存储导则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30.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根据《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为了统一基于BIM的审批监管过程中方案审查、规划报批、节能评估、施工图审查、能效测评、竣工验收、工程资料归档等环节提交与存储模型的格式与要求,减少重复建模或数据不一致性,支撑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中的数据资产、数据底座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指导与促进建设项目各方主体BIM技术应用中的数据共享,编制相关技术导则指导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落地。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9 | 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审查应用信息模型(BIM)实施技术细则 | 地方标准研究编制 | 30.00 |
科技和 设计处 |
邀请招标 | 杨林福 | 国办发〔2017〕19号《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住建部建标规〔2020〕8号《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均提出,要“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试点推进BIM报建审批和施工图BIM审图模式,推进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为了推动宁波地区施工图BIM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BIM审查工作,为后续实施建设工程BIM辅助施工、数字化交付,乃至于后续运维中采用BIM技术手段进行项目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助力国家“提高信息互联互通和交互共享”目标的实现,提升增强整个宁波地区勘察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编制适用于宁波本地施工图设计审查应用信息模型的技术细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是 | 工程建设标准及专项研究规划编制经费 |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住建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zhujianwei/20220817/43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