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根据浙江省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评选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各区县(市)“消薄”办、市级相关部门推荐,宁波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省“消薄”办初审,我市有9个突出集体和18个突出个人通过省级初审。现予以公示。
一、突出集体名单和主要事迹
1.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2017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落实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检查督查等工作,积极探索村极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消薄”工作全面落实。二是拓展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强村富民”。三是强化扶持服务,保障“消薄”顺利推进。四是注重创新引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2018年完成了省定59个经济薄弱村的“消薄”任务。2019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提前完成市定586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消薄”任务。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5.5亿元,经营性收入38.5亿元,村均分别达到303万元、136万元。
2. 宁波市财政局。该局一直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消薄”顺利推进。一是制定出台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扶持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二是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对人口规模 1500 人以上村每年不少于 30 万元、其他村每年不少于 20 万元,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 20 万元;对列入四明山区域的村庄每年再给予10万元补助。三是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稳定增长机制。出台《宁波市市对区县(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整合原财力相对薄弱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原经济薄弱乡镇基本财力补助资金和新增预算安排资金,采用因素法、特殊及困难补助和激励性奖励形式分配资金。
3. 宁波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消薄工作,坚持真抓实干,大力开展消薄攻坚行动。强化组织担当,把优秀干部派到消薄“主战场”,重点选优配强镇乡(街道)党政正职、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三类干部,3年来调整经济薄弱村书记21名。发挥组织优势,让优秀人才担纲消薄“生力军”,深入开展政策咨询、创业帮扶、技术支持“三下乡”活动,为消薄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全面开展乡土人才“四个一”培育工程,选派167名行政机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中的技术能手、经营骨干到薄弱村担任创业导师、科技指导员。盘活组织资源,使优秀企业成为消薄“助推器”。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助力振兴”专项行动,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印发实施方案,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推动102家企业和市内102个经济薄弱村。同时,根据省统一部署,组织推动60家企业与丽水市60个经济薄弱村结对,确定产业合作项目66个,到位资金4.7亿元,辐射带动周边206个经济薄弱村、3.6万人增收。严格组织监督,用问责问效架起消薄“高压线”。把消薄工作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3年来,组织处理消薄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11名。
4.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的根本保障,走出了一条具有象山特色的新路子。2019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8.87%,490个行政村总收入均超过30万元,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1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177个县定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领导重视,健全了组织体系,出台了政策制度,强化了责任考核。二是举措有力,实施“一村一策”精准扶持,创新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改革,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能,拓展了村集体增收渠道和空间。三是管理规范,全面落实了监管保障,提升了村民说事决策制度,强化了农村金融支撑服务。
5. 宁海县农业农村局。三年来,该局围绕目标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全县427个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5.4%,村(社)平均收入达106万元。一是精准对象。摸清家底,精准制定了“一村一策”工作方案。二是精准扶持。政策倾斜,结合实际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20亩用地指标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三是精准项目。以项目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已实施完成20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涉及32个村,下拨市县两级补助资金4246万元。
6.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人民政府。横街镇探索创新了“强村公司”方式,有力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发展。2018年横街镇组建两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镇资产经营公司和8个经济薄弱村共同持股。以资产租赁形式,使每个村增收10万余元,同时激活了农村村闲置房屋,提高村级经营收入。开发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有7个村增收11.2万元。
7. 宁波市奉化区松岙镇人民政府。近年来,松岙镇通过光伏项目、柑橘种植出租等项目,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促进了强村富民。至2019年,全镇12个村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一是开展光伏发电。淡溪村光伏发电项目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7年的1.1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7万元。上汪村等6个村已于2020年5月30日并网发电,每个村一年能增加17万元收入。二是培植农业产业。西岙村、街横村开发贡川早桔、猕猴桃等农业产业,村每年可增收8万元。
8. 余姚市人民政府梨洲街道办事处。2017年以来,梨洲街道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找准措施,抓好落实,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数从8个增长到19个。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923万元,较2017年增加1041万元,增长36.1%,年均增幅16.7%,村均达到196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1947万元,较2017年增加768万元,增长65.1%,年均增幅28.5%,村均达到97万元。
9. 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2018年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助力振兴”专项行动,广泛宣传动员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参与村企结对,重点结对帮扶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市“村企结对”工作以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抓手和载体,因地制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至目前,全市实际共有109家企业结对116村,所有结对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到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际到位资金达4087.215万元。此外,市工商业联合会还组织发动企业与丽水市60个经济薄弱村结对,累计到位资金8.36亿元,资金到位率99.5%,结对村基本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消薄目标。
二、突出个人名单和主要事迹
1. 象山县丹西街道北门村党支部书记王增良。该同志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坚持村庄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环境为先,带领北门村做好“可持续发展”大文章,实现“村富民富”目标,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县先进行列。村集体经济连续15年递增,至2019年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达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北门村先后获得省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省级文化示范村、市平安创建示范村、市文明村、县改革先进村等荣誉。他本人也被评为县发展集体经济领头人和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当选为市党代表和连续三届人大代表。
2.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锦溪村党支部书记金忠芳。该同志带领锦溪村以建设香榧产业园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做深做强香榧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经济薄弱村自强脱贫的乡村振兴之路。全村已种植8年生嫁接香榧2200多亩,其中香榧基地1800亩(含村集体400亩),成为宁波市内最大的香榧连片种植基地。锦溪村香榧产业园从2017年开始产生效益,当年共产鲜果6000余斤,至2019年鲜果产量达到了2万余斤,村集体收入从10余万元提高到了30多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林下用地,积极种植黄精等药材,发展林下经济,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水土流失。
3. 宁海县岔路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森强。该同志2017年以来全程参与“消薄”工作 ,倾心用力指导和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针对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的“三无”经济薄弱村,深挖集体经济薄弱根源,始终以规范为准则确保帮扶项目、资金、人力到位。目前已落实11亩用地指标,一期近1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开工建设,建成后13个村每年每村可增加经营性收入10万元。柴家村老校舍改建、大岩小区街面房、岔路(上畈村)菜市场改造等项目收益颇丰。2019年,全镇2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64.37万元,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有10个。相比2017年,全镇各村经营性总收入提高了65%。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weinongban_shinongban_/20200917/2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