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化县教育局文件
开教发[2006] 29 号
开化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生中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县属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及北小、华小: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国上下引起了热烈反响。我县各级各类学校也纷纷通过组织师生学习、讨论,深刻领会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的内涵,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为进一步将我县中小学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县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相对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全面建设步伐明显滞后,导致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特别是在部分青少年中出现荣辱倒错的现象。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必然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就是针对现实社会道德发展问题而提出的,概括精辟,内容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总书记在谈话中特别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既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认真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
1、认真组织学习。全县各中小学要把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通过组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要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通过组织学习,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2、创新教育模式。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尽快融入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创新方法和形式,力求教育实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统一起来;要改变把道德教育简化成传递道德理念、管制约束行为的做法,大力开展青少年在当代社会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要改变传统教育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弊端,以当代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创新道德传统,实现青少年在文化传递中的社会功能;要改变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时代性不强的状况,以时代精神统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现代小公民。
3、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整体策划,做好重点宣传,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并通过他们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各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教育资源,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校园网络、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开展让“八荣八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班级、进家庭、进社区的“五进”活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导向,营造浓厚氛围。
三、加强工作结合,着力提高校园文明程度
1、将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创建工作相结合。当前我县正在进行的“六大校园”建设和创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其目的都是为了给青少年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因此,都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侧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将荣辱观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全县各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紧紧围绕“八荣八耻”,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道德实践活动,将“党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青少年书信比赛等纳入荣辱观教育活动系列,在中小学生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少先队雏鹰争章、“手拉手”、“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3、将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广大教师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学生的楷模。通过深入学习“八荣八耻”讲话,切实掌握精神实质,努力把握基本要求,主动规范思想行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培养高尚情操。要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甘于奉献,始终热爱教师职业,竭诚为青少年成长服务,做学生和社会的表率。
4、将荣辱观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我县已经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今年即将实施的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基础教育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需求。全县各校务必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课改工作,对照“八荣八耻”要求,认真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基础教育真正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服务。
四、精心策划活动,努力体现教育实效
在各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集中组织下列活动:
1、开展青少年“美德起舞”阅读竞赛
《美德起舞》青少年系列丛书采用动漫画口袋书形式,内容丰富,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全套共十册(每套59.00元,学生自愿征订),已正式出版发行。根据省关工委联〔2006〕1号文件精神,省委宣传部、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综治办、省文明办、省普法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广电局决定联合开展以《美德起舞》丛书为蓝本,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阅读竞赛活动。各校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的前提下,于
2、寻访“最缺乏公德的行为”和“最值得提倡的新风”活动
在“美德起舞”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尤其是假期、双休日寻访、调查身边“最缺乏公德的行为”和“最值得提倡的新风”,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点评,编写成文字(可以是散文、诗歌、小故事等形式),于
3、“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电视作品大赛
以阅读《美德起舞》系列丛书为切入点,指导青少年学生深入挖掘身边的“八荣八耻”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编写剧本(剧本文字约600—1500),以喜闻乐见的影视、动漫形式,自创、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故事来实践竞赛。剧本于
4、主题歌曲学唱活动
全县各中小学要围绕市纪委推荐的五首“八荣八耻”歌,组织全体师生学唱。要把学唱活动作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人人会唱。同时,应鼓励教师自编自创“八荣八耻”歌,并发送至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教育局将适时对学唱活动组织检查。
5、“共建和谐家园”读书征文活动
各校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本年度读书教育活动用书《我们的节日》基础上,围绕“共建和谐家园”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征文活动(文章篇幅为小学生800字左右,中学生1000字左右)。要求文章紧扣主题,结合学习和生活的亲身体验,叙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的认识与感受。各校于
全县各校要及时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情况上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二ΟΟ六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