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张湾乡爱国村低收入农户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县对低收入农户调查工作的部署,按照乡党委、政府对低收入农户调查的统一安排,2008年元月16日,村里召开了两委会,建立了爱国村“低收入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吴启桥担任,村主任李建华担任副组长,汪冬根、管礼军、曾春姣两委其他人员任成员。会议根据爱国村实际,研究讨论了该村低收入农户调查实施方案,低收入农户初步名单,今后扶贫帮困方向。元月17日,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倒排的方式,对全村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名单进行了讨论,采取公议公推的方式,排出了全村1500元以下的农户19户59人,1500元至2500元农户153户630人。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村里分成三个调查组,调查组组长分别由乡政府干部担任,利用十天时间,已全面调查完成。
一、基本情况
爱国村是全乡中等大小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村民小组6个,208户,765人。党员29人,其中女党员4人,外出党员7人。村耕地面积543亩,山林面积17000亩,水田465亩,毛竹630亩。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4797元,主要经济收入是外出务工。
二、低收入农户调查情况:爱国村1560元以下的农户19户59人,其中五保护1户1人,低保户2户8人。1500元至2560元农户153户630人。
三、贫困原因:因缺少生产资金25户,因子女上学57户,因大病或慢性病21户,因缺少劳动力16户,因灾害1户,因其他2户。
四、低收入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爱国村低收入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为:
1、地处偏远山区,缺少生产资金。在爱国村低收入农户中,因缺少生产资金致贫25户,占43.6%,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低收入农户想发展但缺少生产资金,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2、因子女上学致贫。在爱国村低收入农户中,因子女上学致贫的为57户,占33.13%,全村低收入农户中,在校学生数78人,其中高中以上18人,高中以上的学生学习费用,生活费用在5000元以上,基本上用去了低收入户的年纯收入。因上学致贫也是一种贫困原因。调查显示,家庭越贫困,这种现象存在的概率就越高。现在,一个中学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一千多元。有2个孩子的农村家庭比较普遍,如果有2个孩子同时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一年要花一万多元,一个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学,只好贷款、借债,有的甚至借高利贷,这些家庭因此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3、健康状况差,就医难,因病因残致贫。在爱国村低收入农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为21户,占12.20%。低收入农户家庭状况比一般家庭差,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也需要就医治疗,有的虽不再花钱救治,却也失去了劳动能力( 有的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的甚至瘫痪在床,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还需要人照顾,即使家庭其他成员想外出打工也不可能了。目前农民看病就医保障体系才刚刚起步,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大部分还是由自己支付,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贫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
4、缺少劳动力,且户主受教育程度低。因缺少劳动力或无劳动力造成爱国村低收入户贫困的又一原因。劳动力是生产第一要素,缺少劳动力或无劳动力,导致低收入户收入来源少或无收入来源。根据调查结果,文化知识的贫乏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爱国村低收入农户中,劳动力总数为458人,户均2.2人,文化程度是文盲138人,小学228人,两项合计36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0%,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了劳动力务农缺技术,务工缺技能,造成了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偏低。许多村民对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他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视农为本,宁愿守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冒险做生意。许多村民仍习惯于把希望寄予“老天爷”风调雨顺,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也依然存在。
五、对策与建议
(一)、因户制宜,合理采用增收措施。
我村的低收入户,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造血型”,另一类是“需输血型”。 “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劳动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劳动脱贫。对这类低收入户,主要考虑从就业、创业方面进行帮扶。帮助就业有两种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种养大户,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加他们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就业帮扶的积极性,让低收入农户中的劳动力能从当地得到稳定收入。这样即帮助了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能促使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为有条件的低收入户的创业积累经验。2、对外劳务输出,对低收入户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径的劳动力,把他们组织起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统一管理、安排就业。“需输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这类低收入户多为“五保户”,还包括部分因“病残”、“因小孩上学”致贫的低收入户,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无生存的本领,无经济来源。对这类低收入户的帮扶,着重从政策方面进行帮扶。第一、政府的民政部门要向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并不断提高最低标准。第二、政府还要通过财政预算、向社会募捐等方式,为他们建立各类生存保障基金,不断提高这部分低收入户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二)、积极引导,大力提倡自主创业。
从长眼看,低收入户的脱贫应以自主创业为主。根据目前现状,帮助低收入户自主创业的最佳办法是“政府投入、农户承包、公司销售”。对一些能够自主创业的低收户家庭,政府要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便利的条件,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政府应采用优惠的政策,依托本地区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种植、养殖小区,将本地区的低收入户集中起来,共同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销售等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三)、广泛动员,全面开拓帮扶途径。
对低收入户实施增收帮扶,是我村现阶段的中心工作,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特别是广大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
1、鼓励民营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林科技部门到农村去投资、开发、承包当地的“庄园”、“旅游”、“特色”农业,带动当地的低收入户创业、就业。
2、继续推行“双带”工作,鼓励本地区的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头致富,主动帮扶低收入户脱贫。
3、组织发动全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对低收入户增收帮扶工作中去,开展“党员干部帮群众”的竞赛活动。
4、村委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在村组建更多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当地的低收入户全部吸纳为成员,为低收入户脱贫提供保障。
5、乡党委、政府要根据要求,对本村每个低收入户家庭,有计划、有重点地落实增收帮扶措施。
张湾乡爱国村低收入调查组
二00八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