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开政办发〔2008〕31号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开化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县政府有关部门:
《开化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日
开化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开化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现状,编制本方案。
一、我县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之一。2001年,在地质灾害野外工作调查中,共发现地质灾害点267处;2002—2007年新增21个地质灾害点。在各乡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有32个地质灾害点得到了治理,目前全县还有灾害点256个,分布在18个乡镇。
二、2008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
主要集中在主汛期内(4月—8月)。台汛对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相对较小。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
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泥石流少量。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
主要集中在遭受特大暴雨的乡(镇)村,并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如建设工程、康庄公路内外边坡、农村劈山建房和采矿等。劈山建房容易发生滑坡,工程建设和采矿活动容易发生崩塌。
(四)地质灾害易发的乡镇
根据野外调查,主要分布在城关、林山、苏庄、华埠、池淮、塘坞等乡镇。
(五)重点防范期及重点防范对象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4月中旬—8月底。
重点防范对象:农村私人建房削坡处的山体滑坡和康庄工程等公路建设项目边坡的滑坡和崩塌。
三、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
(一)编制和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乡镇要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当地实际,编制乡镇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宣传。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平安开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乡(镇)政府要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村及村民小组,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三)加强动态监测,开展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
按照防灾巡查制度,各乡镇要在防范期内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3次现场检查,对各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方案,落实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要把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演练结合起来。
县国土局要组织力量对全县8个重点监测点进行巡回检查,并协助所在乡镇编制防治方案。同时要对各乡镇执行县级防治方案的情况进行检查。
县国土局要会同县气象局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逐步完善预警预报方法、体系,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四)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
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县国土局要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保持全天不间断通信联系,及时了解重点灾害点监测动态;重点灾害点所在乡镇要建立快速小分队,一旦出现险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严格按灾情速报制度要求,立即将灾情速报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
(五)建立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卡。
县国土局要对全县已存在的地质灾害点建立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卡,由所在乡镇送达所在村,涉及农户和居民的点送交到每一户(人)。
(六)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做危险性评估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新农村建设中,要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确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集中居民点、重要工程设施建设的,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严格执行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防范农村私人建房引发地质灾害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农村私人建房的选址工作。要加大农村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结合下山脱贫,优先安排资金、土地等,进行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
(七)继续做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县国土局要做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项目,根据野外调查验收的成果,科学编制出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成果,对调查评价中发现的隐患小流域要纳入地质灾害防治范围。
积极开展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第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到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增多,地质环境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及时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修编。
四、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部门责任
国土部门:建立和完善防灾网络,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认真落实年度防治方案编制制度,及时开展汛期值班,坚持灾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灾情发生后,认真配合当地政府核查冲毁、淤积的耕地情况,帮助灾民落实重新建房用地;同时对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规模,造成的危害及今后发展趋势,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意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
水利部门:明确地质灾害防灾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对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的水利工程,要有防灾措施。汛期之前,对病险山塘水库、盘山水渠渗漏引起的滑坡等进行认真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灾情发生后,迅速查明水利工程损毁情况,制定受毁工程修复方案,发动群众抢修受毁水利工程。
交通部门: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修建公路引起的地质灾害,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新建公路未治理好潜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能投入正常使用。对因公路建设而引发的地质灾害负有治理责任。汛期之前必须进行灾情巡查。
规划建设部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农村集镇建房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
农业、林业部门: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对不宜耕种的山地,要坚决退耕还林,灾害隐患点、滑坡体上的水田,要改为旱地,滑坡体上不能种植高大树种。灾情发生后,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洗苗追肥,加强田间管理。
气象部门: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做好地质灾害易发期间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通报,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提供救灾现场气象服务。
(二)实行分级管理
今年继续实行市、县、乡(镇)、村对地质灾害点的分级管理。全县256个地质灾害点,市级重点管理2个,县级重点管理8个,乡镇重点管理50个,其余的地质灾害点由所在村管理。其中下一级管理的点包括上一级管理的点在内。各级重点管理的地质灾害点如下:
1、市级2个:苏庄镇方坡村、大溪边乡月岭村点。
2、县级8个:苏庄镇方坡村点、大溪边乡月岭村点、杨林镇何家边自然村点、张湾乡夏家村点、城关镇颇田村点、苏庄镇高坑叶家自然村点、池淮镇庄埠村中塘水库点
3、各乡镇51个:
林山乡4个:梅岭村滑坡、下江村陈坑滑坡、姜坞村滑坡、夏川村崩塌
齐溪镇2个:官台村滑坡、大龙村崩塌
杨林镇2个:何家边自然村滑坡、友好村琪琅坑滑坡
苏庄镇3个:方坡村东源自然村滑坡、高坑村叶家自然村滑坡、大坂湾村滑坡
桐村镇2个:方家村滑坡、建平村滑坡
张湾乡3个:夏家自然村滑坡、油溪口村外玉坞滑坡、小波浪自然村滑坡
池淮镇4个:石门村滑坡、池淮村滑坡、庄埠村中塘水库滑坡、来吉村滑坡
城关镇2个:颇田自然村滑坡、下茨口村滑坡
金村乡2个:朴岭村滑坡、朴岭村崩塌
村头镇4个:杠爬岭村滑坡、大黄山村滑坡、上礼田村滑坡、芳林村滑坡
华埠镇6个:华民村渔坑滑坡、界首村滑坡、大郡村滑坡、旭日村滑坡、八一村崩塌、民主村滑坡
马金镇2个:湖头村滑坡、九里坑村滑坡
塘坞乡2个:富川村滑坡、矿山村滑坡
大溪边乡4个:月岭村滑坡、阳坑村滑坡、叶川村滑坡、大桥头滑坡
长虹乡2个:道沃源老屋崩塌、道沃源老屋滑坡
中村乡2个:道源村崩塌、曹门村滑坡
何田乡2个:皂底村滑坡、高升村大智头滑坡
音坑乡3个:后畈村塌陷、汶川村滑坡、底本上园村滑坡
主题词:地质灾害 防治 通知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4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