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芹阳办事处关于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居)党支部、站所办: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摸清底数、前移关口,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势头,根据省、市、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在办事处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线索和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整治活动(统称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本次排查目的是针对各区块、各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开展常态化的全面体检,并采取措施及时化解,达到“排查全覆盖、处置硬措施、风险软着陆”的工作目标。
二、排查重点
(一)重点主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借贷、私募机构、电子商务平台、民间投融资中介、房地产、交易场所、融资租赁企业、各类涉农合作组织、养老服务、影视文化、批发零售等行业企业及关联企业,以及打着上述企业或业务旗号,发布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实施募集资金行为的主体。
(二)重点地域。近年来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案件高发频发的区块,特别是商业繁华的城区中心以及人员密集的城郊结合部等地段。
(三)重点场所。商业中心、商务楼宇等商业聚集区;商场、社区、城镇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员密集区;车站、公交车、电梯间等常见的户外广告投放区;展会、论坛等商业活动现场。
三、排查要点
(一)看证照。对未按规定进行企业注册、备案、许可,无办公场所、无办公人员或与注册登记不符,擅自变更经营范围或超范围经营,以及注册地与经营地不一、频繁变更注册地址和高管信息、短期内大量铺设分支机构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名称或经营范围中使用“金融”“投资”“理财”“资产管理”“基金”等相关字样的主体。
对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传单、户外广告等媒介发布的各类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宣传中含有或涉及“投资理财”“消费返利”“资金互助”“虚拟资产”“加盟积分”“金融创新”“金融科技”“消费积分”“金融互助”“虚拟货币”“爱心慈善”“养老扶贫”“炒期货外汇”“一带一路”“共享经济”“物联网”等内容,以及高收益、高回报,明示或暗示保本、有担保、无风险等内容的主体。重点关注利用专家、知名人士、专业机构、“受益者”等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说明的虚假违法广告。
(二)看人员。一是看从业人员,对其相关资质、职业经历、是否因集资行为受到相关处罚等情况进行排查。二是看投资人员,重点关注有群众举报、舆情指向的主体,高度警惕经营场所内外有投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贫困人员等群体聚集的主体。
(三)看业务。结合企业经营合同等资料,掌握其实际经营情况、业务类型及流程环节,重点关注有募集资金性质的业务活动。
(四)看资金。依法对高风险企业可疑资金异动情况进行各排查。依托反洗钱资金交易监测等工作机制,加大对风险高发领域的监测预警力度。
(五)看纳税。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规模与其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的情况,对具有不相符合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六)看投诉举报。对群众投诉举报反映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线索,进行梳理调查。
排查重点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各村居、站所办要结合实际,将辖内非法集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地域、行为等纳入重点排查整治范畴。
四、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