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3年开化县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培肥地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实施秸杆还田,改善地力,对促进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施好开化县2013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12年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小结
1、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
根据浙农计发[2012]41号文件精神,我县被确定为2012年农业部有机质提升项目建设县,从去年七月开始申报至今,历时近1年,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的主要环节如秸杆腐熟剂发放、技术宣传培训、油菜秸杆上使用等已经基本完成,我县共投入150万元用于秸杆腐熟剂物资采购,通过努力,到2013年4月底已将277.78吨秸杆腐熟剂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广大农户也陆续在油菜秸杆中使用,目前我县正在抓好宣传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秸杆腐熟剂应用试验示范。主要做法是:
1)发放机制改变。改原来由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组织发放为由农资公司经营网络组织发放。2012年度我们建议厂家与农资公司合作,利用县农资公司遍布每一个村级的农资网点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及时把物资发放到每一个农户手中,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传递技术信息,做好秸杆腐熟剂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部门与农资部门分工明确,即农业部门负责全县农户发放清册编制、技术宣传培训和试验示范等工作,农资公司负责所有物资的发放工作,确保物资发放准确、及时到位,发放清册按要求及时收缴并送达县农业部门。2012年全县共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面积138890亩,覆盖了全县19个乡镇(含工业园区)的绝大多数行政村,主要是将油菜、水稻秸杆还田或腐熟还田,其中油菜还田面积83012亩,水稻55878亩。
2)开展试验示范。我县在水稻种植区建立了2个县级100亩中心示范畈;5个分片100亩示范区;并落实了2个田间试验。
3)做好县、乡镇、村三级有机质提升技术培训工作。去年9-10月份进行了全县的乡镇技术人员、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为主的技术培训工作,县农资总公司也进行农资网点人员发放工作要求培训。各乡镇也陆续组织村级农科员、专业户、合作社社长进行了技术培训。去年全县共进行培训38期次。
4)技术资料发放及媒体宣传。从2012年九月以来,我县在开展各级技术培训时,印发了技术资料3.5万份,同时,在县级广播、电视上宣传有机质提升项目意义及应用技术,已制作完成2期“三农直通车”,9次广播宣传节目;在《今日开化》、《开化农业信息》等报刊上登载了技术文章及工作措施4篇;《开化农技110信息网》上登载技术文章4篇。
2、存在问题 2012年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在增进农户培育地力、科学配方施肥以及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传统习惯不易改变。多年来,习惯大量使用化肥,轻视有机肥或干脆不施有机肥,耕种粗放管理模式下,虽然全方位进行了宣传、培训、示范以及补贴等形式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但各地效果不一,比如在稻板油菜区,焚烧秸杆现象仍时有发生,少数田畈全部焚烧也偶有发生,农户仍然对秸杆还田轻视,部分农户家中的秸杆腐熟剂一直未用,主要原因为看不到作物秸杆还田后的土壤生产能力效果提高,看不到土壤肥力提高后作物品质的提高。
2)秸杆腐熟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难度。尽管通过各级技术人员跑田头、进农户、抓培训、搞示范等不懈努力,但农户因为对秸杆腐熟剂的应用及有机质提升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被动接受技术,常会造成生产中使用问题,如施用时水份、时间、覆盖、产品性能等因素出现错误,影响了秸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及农户对秸杆还田技术的接受。
3)项目实施过程的试验示范不足。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确定了秸杆腐熟剂效果试验、大区连片100亩示范2个,但对于农作物播种面积46.3万亩,且实施138990亩秸杆腐熟剂施用进行秸杆还田的项目县来说依然缺少影响力,但增加示范区域及增加试验内容则缺乏相应的经费,纯粹发放腐熟剂大区示范农户较难接受。
4)因地制宜的秸杆还田技术不够成熟。我县的基本种植模式是水稻——油菜连作,秸杆还田中秸杆的主要来源水稻秸杆及油菜秸杆。而在连作过程中的两个时间点:稻后种植油菜及油菜后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时,油菜秸杆还田较易掌握,也便于农事操作,使用秸杆腐熟剂就易于接受;相反,种植油菜时由于改旱作,秸杆还田不利于土地平整及整畦播种或移栽,而且还田会增加部分农事用工,进而影响了农事操作,因此出现了部分以焚烧代替秸杆还田的现象。
3、改进措施。
1)进一步强化领导,全方位的对项目进行管理,务使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千家万户中起作用,一方面是强化政策宣传、技术研究与推广、物资供应网点覆盖以及经验总结与改进;另一方面是及时对各个环节进行反馈与监督,及时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之办法,不断完善项目建设。
2)加强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我县实施秸杆还田项目时间短,新的技术有许多地方需与当地生产习惯相结合才能使农户易于接受,故需加强研究与推广适用于我县种植模式及生产实际需要的秸杆还田技术,增加水、旱种植还田技术多样性探讨与研究;不同作物秸杆还田用途技术性探讨;秸杆还田逐渐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技术探讨,提高该项目实施的生产效果与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增加示范区域、扩大示范面积。要求在2013年项目建设中县、乡(镇)、村均有示范畈,不同区域、种植模式有不同的示范畈,努力普及秸杆还田技术到千家万户。
4)加大宣传培训、建立考核机制。要将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作为新农村建设促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落实考核机制,加大实施力度,尽量杜绝秸杆焚烧,大力推广还田技术。
二、2013年有机质提升实施目标和具体内容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以财政补贴项目实施为载体,通过技术物资补贴方式,强化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采秸杆还田、种植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肥料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2、目标任务
全县共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面积为10万亩,主要是将油菜、水稻秸杆直接或腐熟后进行还田,其中油菜秸杆还田6万亩,稻草腐熟还田4万亩,项目区内减少化肥施用量达10%以上。
3、实施范围及规模
实施范围:项目主要分布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围内,实施区域涵盖全县19个乡镇(含工业园区)。
实施规模:全县共实施面积100000亩。具体各乡镇实施面积见下表:开化县2012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面积一览表乡镇名称 实施面积(亩) 乡镇名称 实施面积(亩)全县合计 100000 中村乡 5000 华埠镇 9000 金村乡 2000 桐村镇 5200 林山乡 4000 杨林镇 7000 村头镇 7000 池淮镇 9000 大溪边乡 3500 长虹乡 4800 马金镇 10000 张湾乡 4400 塘坞乡 1700 苏庄镇 4000 何田乡 4400 城关镇 7000 齐溪镇 1000 音坑乡 10000 工业园区 1000
4、技术模式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