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9日印发
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交通运输
发展“十三五”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1
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评价3
(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3
(二)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5
(三)行业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6
(四)存在问题 8
二、“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与需求11
(一)“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 11
(二)宏观形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12
(三)需求分析 17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20
(一)指导思想 20
(二)基本原则 20
(三)发展目标 21
四、综合交通运输布局24
(一)县域空间结构 24
(二)综合交通运输布局 25
五、“十三五”发展重点和任务34
(一)基础设施 34
(二)运输服务 50
(三)行业管理 52
六、措施和建议56
附表和附图59
附表1:景宁“十三五”交通建设规划重点项目 59
附图1: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路网布局图 59
附图2: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站场布局图 59
附图3:景宁畲族自治县“十三五”交通项目图 59
“十二五”期间,景宁县交通运输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为总目标,在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景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开放、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更好地服务全县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期间景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以国家、省、市和《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充分衔接各类专项规划,特组织编制《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是指导2016年至2020年全县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依据:
1.《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2.《丽水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3.《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
5.《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规划(2008-2020年)》
7.《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目的地规划》
8.《景宁畲族自治县绿道网规划(2013-2020)》
9.景宁畲族自治县统计年鉴及其他相关规划材料
10.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景宁县交通运输局历年工作报告
“十二五”期间,景宁县交通运输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坚持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交通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9.86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11.96%),较“十一五”的17.25亿元,同比增长15.15%,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1、公路
“十二五”期间,公路建设以“大路网”建设为重点,在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的同时,全力推进干线公路建设。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有省道3条84.2公里(含S34高速公路12公里),县道14条386.4公里,乡道16条194.6公里,村道255条1255.7公里。公路网通车总里程1895.6公里,较2010年的1808.2公里有显著的增长,并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公路网平均技术等级由2010年的3.98级提高到3.93级。
(1)高速网路工程:云景高速公路于2013年4月建成投入营运。与温州共同推进景宁至文成段高速公路,并先后完成地震安评、地质灾害评估、矿产压覆调查、水保和选址审批等。
(2)区域干线畅通工程:加快干线公路提升改造,完成52省道岚头岭段公路改建工程,基本完工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汇田大桥至溪口公路改建项目完成90%。
(3)乡村康庄工程:完成涉及21乡(镇、街道)50村169.8公里的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1687.9万元。
(4)养护工程:“十二五”投入2.1亿元,完成省道57.1公里、县道110.4公里、乡道89公里、村道51公里的养护大中修工程,设置钢质护栏133.26公里,危桥改造11座624米,危险边坡处治2.6万平方米,公路绿化5.4万平方米,并在文明公路创建、防灾减灾、应急抢险、强化路政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水路
“十二五”期间,景宁以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与潜力,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特别是库区周边经济社会发展。
(1)设施建设
完成景宁县水上应急救助指挥中心,水上应急救助指挥中心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千峡湖库区航标工程,景宁县汇头港航管理码头,千峡湖库区码头护栏工程,候船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75.14万元。
(2)撤渡建桥建路
完成枫林口、秋炉、桂远、大丘田、雁溪、金坑、沙垟等7个建桥撤渡项目,完成投资1980.95万元。
(3)渡埠建设
完成新绿草、鹤口2座车渡码头,温州寮、后坪2座客运码头建设,完成投资1121万元,进一步完善库区码头布局。
(4)渡船更新改造
完成渡船更新改造5艘,完成投资58万元。新增海事船3艘,完成投资430万元。
(5)农村渡运改革
2015年11月12日,全国首个农村渡运公交有限公司在景宁县正式成立,结束了渡运秩序混乱、渡工队伍不稳、隐患治理相互扯皮、安全责任流于形式、经费保障不到位、服务质量低劣、群众上访不断等问题。渡运改革经验被《新华网》、《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得到了交通运输部领导大力点赞。景宁渡运公交改革列入浙江省交通运输综合改革实施项目,2015年6月26日,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将景宁渡运公交化改革经验向全市推广。
3、公路客货运输站场
“十二五”期间我县建设交通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农村客货运一体站13个,港湾式停靠站324个。对完善站场布局,提升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和行业形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积极的作用。
(二)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1、运输生产
2015年全县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163万人、0.8亿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量133万吨、1.3亿吨公里。“十二五”期间,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959万人、4.8亿人公里,分别年均下降4.2%,同比下降21%。客运生产总体趋于下行,是受到交通条件的改善,出行方式多元化的影响;完成货物运输量612万吨、6.2亿吨公里,年均增长2.3%,同比增长11.7%,货运生产增长势头良好,得益于电商和快递物流的迅猛发展。
2、运输服务
“十二五”期间,全县公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跨省班线1条,跨市7条,跨线8条,县内39条(康庄小巴)、日发班次151.5+110班次,新增“康庄小巴”11辆,全县253个行政村有203个行政村通客运,通达率为79.92%,比2010年增加12.15%,深入推进交通治堵工作,增加公交车21辆,开通8条公交线路。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1个,(县城16个,大际乡和大均乡5个),投入正常600辆。
3、运输装备
“十二五”期间车辆更新逐步向高效率、低能耗的高档豪华型发展,中高级客车占全部客车比例的83.6%。新增货车285辆,1852吨,客车40辆867座,出租车23辆92座。完成投资1780万元。
(三)行业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通过加强交通依法监管、加强人才教育、全面注重安全保障、深化落实廉政建设,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1、法制建设
全面完成基层执法站所“三基三化”建设和行政执法形象“四统一”,规范路政、港政航政、运政、质监等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完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严格执法,继续保持高压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合法权益。
2、人才教育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扎实推进“人才工程”建设,更加重视“人才强交”战略,结合依靠教育、依靠制度、依靠监督等有效措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交通运输队伍。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和重头戏,紧跟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将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有效结合,书籍学习与影片教育有效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安全保障能力
“十二五”期间,景宁交通始终把安全维稳工作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当前交通行业存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有效促进了全行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全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各个环节。重点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监管、大力整治事故隐患,加强客货运输,尤其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源头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三防”工作应急预案,提高行业“三防”应急能力。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连续8年平安无事故,被市政府考核为优胜单位;春运安全连续9年平安无事故。
4、廉政建设
“十二五”期间,始终把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廉洁自律,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行政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内容,做好各类公开事项及结果登记,有效保证群众对交通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
5、行业建设
2014年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被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全国先进对象推荐到交通运输部;“康庄小巴”为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作出努力,特色农产品与现代物流结合实现助农增收致富;免费渡运公交化,使渡运水上安全得到有效落实。港航管理所省级“三基三化”试点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道路运输管理局被省厅评为优秀基层站所,公路局连续5年在市级考核获得第一名。
(四)存在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实现交通转型发展的角度,从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的战略目标,审视景宁县交通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外通道能力不足,区域运输服务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景宁县处于浙江省路网末端,易被“边缘化”,存在着交通建设上投入大但路网效益差的问题。当前对外通道运输和保障能力不足。目前,G4012高速公路景宁段还是断头路,与沿海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接轨的温武铁路、235和322国道等运输主通道的建设亟待推进。县域横向通道路网有待完善,规划326省道(青景庆公路)、规划216省道需要进一步加快提升等级。运输服务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不同行政区域间交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
(2)城乡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公共运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景宁境内群峰林立,山高坡陡谷深,路网建设历史欠帐多,布局欠合理,尤其是受地形和资金的制约,县乡干线公路的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乡镇间的沟通联系,还制约通景公路、联网公路的建设。由于技术等级普遍偏低,全县14条县道、16条乡道合计560.6公里,四级公路占99%,而且安保设施欠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弱。受客货运站场建设滞后的影响,运输网络化和运输服务水平较低,制约了乡村旅游和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景宁的交通运输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城乡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整体效益有待提升
景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基础薄弱,规模小且分散,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衔接上,长期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公路、水路交通是我县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面对多数村庄位于高山偏远地区,村庄分散,道路等级低、抗灾和保障能力弱、共享性差,各类体系尚不完善的局面,如何实现“内联外畅”,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乡城际交通间顺畅衔接,达到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的要求,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是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4)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难点重重,解决资金、土地等要素迫在眉睫
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景宁还处于依靠建设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阶段。但工程造价、土地征迁等成本节节攀升,进一步加剧因金融财政体制改革造成的融资难的局面。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资金效率是重大的挑战。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加大。受各类保护规划、审批政策和法规的影响,不仅对重大项目造成影响,对一般项目也影响深远。另外土地征迁问题日益突出,林地分级保护、粮食功能区、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的划定与保护等影响项目土地指标的落实问题。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确立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尽管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平稳增长的“新常态”,但未来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普遍规律看,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网络衔接、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从浙江省情看,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时期,也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浙江交通“5411”的交通发展战略,并第一次把交通作为重要内容,上升为省委发展战略,要求各级政府把交通放在极其突出的地位。
从丽水市看,以“立体互联”为目标,推动丽水由目前陆路交通为主,逐步向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多种交通方式互补发展、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时代迈进,打造综合交通升级版,加快实现交通运输方式从平面向立体化、由单一向多样化的历史性转变,构建开放发展、美丽城乡、黄金水域“三大交通通道”,全面承接全省“四大交通走廊”,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和能力,力争实现“城乡1小时”等发展目标,努力打造“生态环境美、文明风尚美、平安和谐美”的“美丽交通”,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畅通、便捷、绿色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十三五”期间,景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发展水平提升推动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又有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现代化的内在动力,还有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政策扶持的外部支撑,更有空间、环境等支撑现代化发展的承载条件,未来一段时期是景宁加快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景宁将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强化行业治理能力,为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二)宏观形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景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改革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方式、政策保障等方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继续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在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尽管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国家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方向和力度不会变,“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浙江交通 “5411”发展战略,在新的起点上高水平深入推进现代交通“五大建设”, 高标准构建引领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 打造“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和“全省1小时交通圈”。都对我县继续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三五”期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加快通用机场、温武铁路、G4012溧宁高速、G235溪口至澄照、G322景宁外舍至文成下垟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基础保障和先行引导作用,支撑景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
2、融入海西经济区,要求加强对外交通通道建设
景宁县地处浙江南部,与福建接壤,在空间上,景宁属闽浙赣互动发展区,毗邻温州沿海发展区和环三都澳发展区,受温州—丽水—衢州—上饶发展轴的辐射带动,在“海西”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景宁将抓住机遇,以串联金衢丽和温台产业带为突破口,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发展向产业集聚转变。
在“十二五”期间,云景高速、52省道岚头岭段等项目的建成,使景宁的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显著的改善。根据交通量统计:除235国道(52省道)由于云景高速2013年4月通车出行流量大幅下降外,其他公路均实现增长。S34云景高速公路2013年通行量为3360辆/日,现已增加到今年的4702辆/日,年均增长达11.85%;322国道(56省道)交通量实现年均10.97%的增长;其他通往县内主要景区的交通量增长也都在5%以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间人流的迅速增长,要求景宁加快溧阳至宁德高速景宁至泰顺段、G235景宁溪口至澄照段、G322景宁段、S326(青景庆)景宁大均至庆元交溪口段等重要通道建设,在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的同时,主动接受“海西”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景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畲乡,要求完善城乡交通体系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势必会调整和改变区域间、城际间和城乡间经济交通联系,将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区域间、城际间和城乡间的经济交通联系更加密切,交通运输需求将日益旺盛。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景宁县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以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为目标,紧密结合自身的城市化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在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家地至庆元上店、大漈至雁溪、千峡湖库北公路等重要县道、农村公路及农村运输站点的建设,增强城乡交通联系,完善城乡路网布局,提升服务水平,从而优化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提高城乡交通公共服务的网络化程度和资源配置,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全县“一心三片”空间格局基础上,优化形成“两轴三圈”的空间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景宁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4、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进一步推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
景宁地处浙南山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环境承载力非常有限,交通发展受土地、能源等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日趋突出。公路、水路等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建设与发展,容易产生土地分割、枢纽设施不兼顾、运输方式不衔接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社会建设成本。交通作为资源密集型行业,必须推动由单一运输方式各自发展向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转变,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发挥综合运输组合优势,实现相互衔接、畅通成网,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凸显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
“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干线公路、通景公路的建设,充分发挥公路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配合,争取温州至武夷山铁路的早日建设,发挥其在中长途客运和大批量物资运输方面的优势,满足景宁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需要。做好基础研究,争取通用机场、天然气管道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景宁交通运输现代化作出努力。做好水上公交基本出行保障及支持水上旅游的开发,是今后水路交通发展的重点。
5、发展民族生态旅游,要求构建特色旅游交通体系
景宁境内生态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景宁的畲族风情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十二五”期间,我县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从2010年的175.5万人、7.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92万人、30.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1.6%、33%。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支撑旅游业得以转型升级的基本保障,景区的可达性直接决定了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对景宁而言,相对薄弱的发展基础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会构成未来旅游发展与竞争的瓶颈。
因此,继续推进通景公路建设,尤其是重要旅游资源,如大漈等景区的通道研究和项目建设。借助“民族”和“生态”两大特色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把零散分布的“珍珠”串成“项链”,逐步使景宁县域成为一个由充满畲族风情的县城、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以及串点成线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山水田园等要素构成的旅游发展有机整体。
(三)需求分析1、需求特征
表2-1 景宁“十二五”客货运量汇总表
年份 |
客运量 (万人) |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
货运量 (万吨) |
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
2011 |
210 |
10283 |
115 |
12440 |
2012 |
210 |
10327 |
117 |
12832 |
2013 |
208 |
9017 |
118 |
12923 |
2014 |
165 |
9117 |
129 |
12885 |
2015 |
163 |
8953 |
133 |
12925 |
2、需求分析
(1)线性模型
模 型:Y=A+B*X
式 中:Y — 客运量/货运量;
X — GDP;
A、B — 待定参数。
由基础数据获得:A=3337.6/2476.3;B=4.3807/3.6779
特征年预测值:
表2-2 线性模型客货量预测
年份 |
2015年 |
2020年 |
客运量(万人) |
163 |
285 |
货运量(万吨) |
133 |
214 |
(2)对数模型
模 型:Y=A+B*㏑(X)
式 中:Y — 客运量/货运量;
X — GDP;
A、B — 待定参数。
由基础数据获得:A=-5436.7/-7040.1;B=2330.1/2262.9
特征年预测值:
表2-3 对数模型客货量预测
年份 |
2015年 |
2020年 |
客运量(万人) |
163 |
286 |
货运量(万吨) |
133 |
215 |
(3)弹性系数模型
模 型:㏑(Y)=A+B*㏑(X)
式 中:Y — 客运量/货运量;
X — GDP;
A — 待定参数;
B — 弹性系数
由基础数据获得:A=6.2599/5.4816;B=0.4302/0.5058。
特征年预测值:
表2-4 弹性系数模型客货量预测
年份 |
2013年 |
2020年 |
客运量(万人) |
163 |
401 |
货运量(万吨) |
133 |
293 |
(4) 综合取值
根据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弹性系数模型预测结果,综合比较,预计2020年全社会客、货运量分别达到324万人、241万吨。
表2-5综合客货运量预测结果
年 份 |
2015 |
2020 |
|
线性模型 |
客运量 |
163 |
285 |
货运量 |
133 |
214 |
|
对数模型 |
客运量 |
163 |
286 |
货运量 |
133 |
215 |
|
弹性系数模型 |
客运量 |
163 |
401 |
货运量 |
133 |
293 |
|
推荐取值 |
客运量 |
-- |
324 |
货运量 |
-- |
241 |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实施“八八战略”、“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融入全省交通“5411”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化名县”三县并举发展战略,以转型升级、补短板为主线,构建安全、高效、畅通、便捷、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
景宁交通发展需着眼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注重前瞻性,远近结合,既要突出近期发展重点,又要谋划远景发展战略,同时充分结合景宁发展实际,注重可行性,实现交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
2、坚持统筹全局、协调发展的原则
景宁综合交通发展既要服从国家、省、市各级制定的发展战略部署,也要与景宁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充分衔接,从国家及区域路网全局进行统筹规划。同时注重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充分挖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潜力,促进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构建衔接充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原则
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增强交通转型升级的动力,努力推进行业管理创新发展,推进交通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公路水路网结构、运力结构和产业经营结构,切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动交通物流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4、坚持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的原则
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导向,优化路网结构,充分挖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建成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交通系统。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中国畲乡、小县名城”为立足点,惠及广大城乡群众安全便捷满意出行为出发点,按照“一铁一高二纵一横一连四通道”的路网布局,强化铁路、高速、国省道公路的主通道建设,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成网,支撑构建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的交通走廊;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布局,打通“断头”路,推进通景公路、联网公路的建设,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增强运输站场的布局与建设,加强综合运输衔接,强化综合集疏运网络建设,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全面构建接轨长三角、融入海西经济区、串联闽浙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为打造全域旅游县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2、具体目标
(1)基础设施
——全县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1950公里以上。充分发挥国省道公路的支撑作用,加快技术等级提升;全面完善农村公路和运输站场建设,支持产业发展。
强化主通道:配合温武铁路前期研究;争取G4012(龙丽温高速)景文段高速早日开工;建成G235溪口至澄照段工程,开工G322景宁段改建工程,开展S326景宁段提升改造前期研究,适时推进;实施溪口大桥改建工程。
完善农村路: 重视通景公路建设,建成张山岙至张村公路、大漈小佐至雁溪公路建设,争取建设白鹤至大漈公路改建,适时推进大都至炉西峡公路;打通断头路、建设联网公路,争取家地至庆元上店公路、金钟大桥及环库公路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做好共建交通基础设施,开展东坑至石门洞公路基础研究。
增强站场点: 做好通用机场选址研究;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完善农村客货运站场点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增进公交班线通达与营运深度;加大水上公交的投入与保障力度,支持水上旅游开发;争取推进天然气站点布局与输气管线的同步建设。
——等级客运站达到19个,等级货运站达到19个,二级以上客运站比例达到11.76%。
——内河航运:修建田埠车渡码头1个,海事监督站1个,撤渡建桥4座。
(2)运输服务
——公路旅客和货物运输量进一步增长,全社会年旅客运输量达到324万人,货物运输量达到241万吨。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提高班车、公交线路营运深度,提升公共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投放力度。
——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建设水上应急救助指挥中心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二期)。安全监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基本覆盖县内主要干线公路、码头及其进出港航道和库区。
(3)行业监管
——建成交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该中心是行业常态和应急状态下进行公告服务、舆情监察、行业运行监测和指挥调度的工作平台,实现交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景宁要把城市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契机,紧密结合自身的城市化特点和要求,着力打造以景宁大城区为重点的现代化城市功能集聚高地,实施多圈层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引导城市功能由城区的核心圈向周边的拓展圈以及外围的延伸圈辐射,并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在“十二五”时期全县“一心三片”空间格局基础上,优化形成“两轴三圈”的空间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景宁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图4-1 “两轴三圈”空间格局
1、积极推进两轴串联开发
景宁已形成“两轴”雏形。一条是沿瓯江小溪和千峡湖两侧,东起九龙乡西至英川镇,东西延伸100多公里的百里千峡生态经济轴;二是沿52省道两侧,北起红星街道南至东坑镇的南北延伸的人居产业集聚轴。这两条发展轴,串联起景宁县域绝大部分乡镇的镇区建设区域,集聚了景宁80%的常住人口、90%的工业企业、95%以上GDP和财政收入。
2、推动县域梯度三圈层布局
――核心圈:即由“一新一老一副一环一湖”组成的核心区,涵盖红星街道、鹤溪街道、澄照乡、大均乡。吸引各种要素资源向核心圈集聚,增强核心圈辐射效应,承担大集聚和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是“新城区”建设主阵地。
――拓展圈:以核心圈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沿县道X802、X804、X801 发展,囊括东坑镇、梧桐乡、标溪乡、大地乡、雁溪乡、景南乡等一系列乡镇而形成的拓展圈。承担拓展圈产业和服务中心的功能,按“新山区、新景区”建设要求,带动周边乡镇发展。
――延伸圈:以拓展圈为中心继续向外辐射,形成囊括沙湾、渤海、英川等乡镇的县域整体发展延伸圈。分别承担县域东部、西部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次中心功能,辐射周边乡镇,引领农民下山、产业上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山区”建设的主阵地。
(二)综合交通运输布局根据景宁县城市空间结构及沿线产业发展布局,注重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带和国家、省、市、县有关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衔接,建立一个内联外畅的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着力构建区域对外干线交通网络,完善农村公路、水路交通网络和运输站场的布局,以交通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接轨长三角,串联金衢丽产业带和温台产业带,全面融入海西经济区和统筹城乡发展、支持乡镇组团发展,巩固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1、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景宁交通骨干网络是由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机场、天然气管网等共同组成,与周边区域和全国运输网络充分衔接,主要承担过境和出入县域的快速、大容量客货运输,是景宁沟通周边区域的主要交通依托。
(1)交通骨干网
根据国家、浙江省有关路网规划:S228云和至寿宁公路提升为G235新沂至海丰公路组成部分;S330瑞安至东坑公路提升为G322瑞安至友谊关公路组成部分;重要县道青景庆公路(X201、X802)提升为S326洞头至庆元公路组成部分;X009大顺至大港头公路提升为S216临安至苍南公路组成部分。
一铁:温州至武夷山铁路;
一高: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G4012);
二纵:235国道(S228)、322国道(S330);
一横:326省道(青景庆公路)
一连:标溪~雁溪~东坑公路(X804、X801、X808);
四通道:大顺至莲都大港头(S216)、交见圩至英川至龙泉叶村(X802、X305、X803)、家地至庆元上店(X801)、东塘至寿宁石门洞(X806)。
图4-2 景宁“十三五”路网布局
(2)通用机场
根据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景宁通用机场规划为二类通用机场。主要是为景宁工农业生产、旅游资源开发、航空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飞行活动提供加油和起降保障。景宁要抓住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措施落实和通用机场建设审批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结合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加快通用机场建设。
(3)管道布局
气源安排及供气方式
根据《浙江省天然气管专项网规划》,景宁县的管输气源来自规划远期建设的文成、泰顺支线,西起云和站,向东南经景宁分别至文成站、泰顺站。管输气主要供应中心城区,其他五个主要集镇采用非管输液化天然气的形式供气;城市过渡和应急气源采用液化天然气;储气调峰由上游高压管道解决。
天然气输配系统布局
景宁县近期中心城区和澄照农民创业园建设LNG过渡气源站供气,城市管输气源来自省网规划远期建设的省网支线,规划在中心城区设分输站及城市门站接收管输气,远期在其他主要乡镇适时建设LNG瓶组站供气。
2、强化交通枢纽建设
在做好客运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力争实现在19个乡镇建设客、货运输场站。扶持物流业的发展,支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3、完善运输服务保障体系
—— 继续完善城乡公共客运系统。努力构建各县城通达各镇、重要产业园区以及相邻各镇间互通的公交系统;以客运网络多层次、城乡公交网络化、班线密度合理化、换乘衔接便捷化为目标,形成由常规公交、特色旅游公交和出租车等组成的城乡公共客运系统;统一城乡公交客运财税政策;实现城乡公交集约化经营。
—— 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鼓励运输企业采用高效、安全、环保、低耗的运输装备,推动运输装备技术升级。引导城际快速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加快推广城乡客运经济适用车型;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发展适合短途集散用小型货运汽车;引导运输船型标准化、大型化。
—— 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继续完善建设交通电子政务系统;推动区域联网售票服务覆盖乡镇客运站;加快交通信息指挥中心的建设。交通信息指挥中心是行业监管工作迈向现代化、信息化,实现智慧交通的载体和平台,是景宁综合交通运输补齐发展短板,实现“提质增效”的体现。
—— 加强安全应急保障系统建设。以交通运行监控系统为基础,以车载GPS、预案管理、突发应急事件反应机制和管理系统为重点,加强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以水上交通安全通信监管系统、搜救应急指挥系统、巡航救助系统为重点,推进主要通航水域的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助体系建设。
(三)绿色交通
1、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循环低碳要求。
(1)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畅通成网、无缝衔接。继续按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要求,补齐发展短板,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相互衔接、畅通成网,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凸显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其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增强绿色出行吸引力。
(2)加强能源节约利用。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节约能源资源要求贯彻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全过程。在项目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及验收各阶段,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要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中,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养护装备、材料及施工工艺工法。积极扩大绿色照明技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技术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中的应用。
(3)加强土地、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优化设计,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耕地占用,避让基本农田保护区。加强综合交通用地的综合立体开发。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节约集约利用交通通道线位资源,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回收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材建设和运营工艺,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大力开展养护等废旧材料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并做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交通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和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制度。提倡生态环保设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表土收集和利用、取弃土场和便道等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达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处理和噪声防治。
2、加快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应用。
(1)优化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提高交通运输装备、机械设备能效和碳排放标准,严格实施运输装备、机械设备能源消耗量准入制度。积极推广应用高能效、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装备、机械设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交通运输装备、机械设备,提高交通运输装备生产效率和整体能效水平。推动建立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鼓励购置能效等级高的交通运输装备。
(2)加快推广节能与清洁能源装备。积极争取,加快天然气管线建设,以推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的应用,加强加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在交通运输装备中的应用。推广应用混合动力交通运输装备,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在用能装备和系统中的应用,采用租赁代购模式推进电池动力的交通运输装备应用。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维修设备及工艺。
(3)加强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控制。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装备废气净化、噪声消减、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装置的安装要求,有效控制排放和污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标准和检测维护制度,加快淘汰超标排放交通运输装备。鼓励选用高品质燃料。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统筹配置与管理使用。
3、加快集约高效交通运输组织体系建设。
(1)优化运输结构。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铁路、公路、水路和城市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高效组织和顺畅衔接,加快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大力推进多式联运,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2)优化客运组织。推进客运企业之间运输组织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引导客运企业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强运输线路、班次、舱位等资源共享,推进接驳运输、滚动发班等先进客运组织方式。推广联程售票、网络订票、电话预订等方便快捷的售票方式及信息服务,提高客运实载率。
(3)加快发展绿色货运和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专业化运输和第三方物流,积极引导货物运输向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优化货运组织,提高货运实载率。加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立零担货物调配、大宗货物集散等中心,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率。
(4)优化城市交通组织。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科学组织调度,逐步提高站点覆盖率、车辆准点率和乘客换乘效率,改善公共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增强公交吸引力。
(5)引导公众绿色出行。积极倡导公众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合理布局公共自行车配置站点,方便公众使用,减少公众机动化出行。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
(四)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抓手,交通管理信息指挥中心是“十三五”期间景宁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迈向现代化、信息化,实现智慧交通的载体和平台。信息指挥中心是县域各类交通信息资源和相关信息进行大数据汇聚、整合、分析与共享的中枢机构,是景宁交通运输系统常态及应急状态下进行公告服务、舆情监察、行业运行监测和指挥调度的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