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正文

关于修订《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2021-05-28 温州市 收藏
朗读

各县(市、区)科技局,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浙南科技城科技局,在温高校、科研院所,局属各单位:

根据《浙江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办法》(省政府令第335号)和《关于修订〈浙江省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浙江省科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通知》(浙科发政〔2019〕117号)要求,我局修订了《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修订)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4月14日    





附件


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修订)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浙江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办法》(省政府令第335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市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科技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性质、社会危害等因素,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合法合理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的权限。

第四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遵循处罚合法、合理、公正、公开、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权,对于违法主体、性质、情节相同或相似的案件,适用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应当相同或相近。

第六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权时,应当按照《浙江省科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合理确定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经立案调查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二)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超过法定追究时效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三)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执法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十条 案件承办人员在案件调查终结后,应当对案件实施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提出建议,并说明实施裁量权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第十一条 对当事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必须收集和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十三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时,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十四条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并处处罚的,可以选择是否适用并罚,但对轻微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应当选择单罚。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应当并处处罚的,应当实行并罚。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一)情节复杂或者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

(二)对当事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

(三)在不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的情况下,变通适用裁量基准的;

(四)其他案情重大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

第十六条 集体研究决定的案件要实行登记制度,对案件的具体情节、研究过程和处理决定均应详细记录在案,归入执法案卷。

第十七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将案情及案件查办情况的有关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 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应当通过行政执法检查、信访、案件投诉、重大案件备案等形式加强对本级及下级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权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对作出下列行政处罚的,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要求听证,并严格按照听证相关规定执行。同时下述行政处罚应当作为重大行政处罚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一)对公民处以二万元以上、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五万元以上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达到上述金额的;

(二)吊销证照的。

第二十条 市级科技行政部门审理与行政处罚裁量权相关的行政复议案件时,应当将本办法和《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作为审理行政处罚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

与裁量权相关的行政处罚案件被复议到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的,复议被申请人应当将本办法和《温州市科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连同复议案件的证据材料一并报送本级政府法制机构。

第二十一条 对于重责轻罚、轻责重罚、不按程序行使处罚裁量权等滥用处罚裁量权的行为,要按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发生变化而不一致的,从其规定。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gedizhengce/zhejiangsheng/wenzhoushi/2021/0528/92527.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