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32035436M/-00000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13-11-2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做好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金东教基〔2013〕17号
关于做好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中小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相关文件精神,以及金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金市教基〔2013〕13号)精神,为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免试就近入学。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的常住地,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现状,相对就近安排入学,公办学校确保按学区招生,不招收择校生。
2.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符合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3.规范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收费行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取或变相收取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借读费、课本费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不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费用,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民办中小学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
三、公办中小学招生
(一)招生对象
1.小学招生对象:金东区户籍和符合招生条件的金东区域内居住的金华市区户籍及务工人员子女,必须年满6周岁(2007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学龄儿童(包括残疾儿童)。
2.初中招生对象:2013年毕业的具有金东区户籍和符合招生条件的金东区域内居住的金华市区户籍的小学生及务工人员子女。
(二)学区划分
今年学区保持相对稳定,部分学校设立教学服务区(暂定3年)。
1.镇乡学区
镇乡的分片学区由各镇乡根据学校布局情况和相对就近入学原则自行确定。江东镇2013年初中入学按照金东教基〔2008〕18号文件进行安置,即江东镇行政区域内现就读江东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下学期到多湖初中就读,现就读江东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下学期到实验中学就读。
2.街道学区
(1)多湖街道:
小学学区:以环城东路为界,环城东路以东(11个行政村和7个小区)为曙光小学学区。环城东路以西(27个行政村和1个小区)为多湖小学和东湄小学学区。多湖小学和东湄小学的学区由两所学校具体协商确定。
多湖初中学区:多湖街道区域(其中东华家园、东方明珠、广润翰城等三个小区与实验中学学区交叉)和江东镇实验小学片区。
(2)东孝街道:
小学学区:以二环线为界,二环线以西为实验小学学区。二环线以东(11个行政村)为东孝小学学区。
初中学区:东孝街道、多湖街道的东华家园、东方明珠、广润翰城等三个小区(与多湖初中学区交叉)和江东镇中心小学片区。
在金东新城区范围的东华家园、东方明珠、广润翰城社区的小学毕业生可自主选择在多湖初中或实验中学就读。
3.教学服务区
实验中学教学服务区扩展至塘雅镇;多湖初中教学服务区扩展至岭下镇;澧浦初中教学服务区扩展至塘雅镇、岭下镇。
含香初中、塘雅初中学区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选择本学区的初中就读,也可选择实验中学或澧浦初中就读;岭下初中学区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选择本学区的初中就读,也可选择多湖初中或澧浦初中就读。
(三)报名条件
1.学区内学生报名
(1)城市儿童、少年入学
具有金华市区非农业户籍(以公安部门核发的户口本为准)的适龄儿童、少年,其户口与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居住房产一致,并在入学当年的5月31日前取得。报名时携带户口本、及其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明〔房产证或无房证明(附租房合同)〕到学区学校报名。
(2)农村儿童、少年入学
具有金东区农业户籍,长期生活在户口所在乡镇的入学新生,持户口本到各镇乡确定的学区学校报名。
(3)政策安排人群子女入学
当年转业到金华市区的军人、驻金部队现役军人、港澳台胞、归侨华侨、重大项目投资者、高层次人才子女等,在我区尚未确定学区的,其入学按国家、省、市、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报名时携带户口本、监护人居住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教育科报名,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2.务工人员子女报名
第一类:具有金东区、婺城区(含开发区)户籍的务工人员子女。
报名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到城区或各镇乡务工就业,且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2.户籍所在镇乡学校同意外出就读;3.在金华城区及所在镇乡务工一年以上(由所在企业证明并提供体现务工关系的一年以上工资表、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个体户提供2012年6月底前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营运证、税务登记证等);4.参加社会保险,在金华市区参加社会保险满一年以上(2012年6月底前办理,且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连续缴费);5.监护人有固定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无房证明、租房合同,或企业安排的宿舍居住证明)。
符合以上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可持有效证件到户籍所在镇乡学校填写《金华市学区内学生报名表》和《金华市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申请表》,户籍所在学校审核同意后,持《金华市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申请表》、有效证件和相关材料到实际居住地学校申请入学。
第二类:户籍不属于金东区、婺城区(含开发区)的务工人员子女。
报名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法定监护人持有我市公安机关签发一年以上的居住证;2.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到城区或各镇乡务工就业,且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3.户籍所在地街道(镇乡)、教育局同意外出就读;4.在金华城区务工一年以上(由所在企业证明并提供体现务工关系的一年以上工资表、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个体户提供2012年6月底前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营运证、税务登记证等);5.参加社会保险,在金华市区参加社会保险满一年以上(2012年6月底前办理,且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连续缴费);6.监护人有固定住处(提供房产证,或无房证明、租房合同,或企业安排的宿舍居住证明)。
符合以上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可持有效证件到务工所在镇乡学校领取《金华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申请表》,经户籍所在镇乡政府、户籍所在地教育局同意盖章后,持《金华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申请表》有效证件和相关材料,到实际居住地学校申请入学。
(四)招生顺序和时间安排
1.招生顺序
学校按照先学区内(含服务区)适龄儿童少年,后务工人员子女的顺序进行招生。
(1)学区内学生招生
确保符合报名条件的学区内学生全部入学。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将符合义务教育条件的儿童、少年拒之门外。要教育、动员“三残”儿童、少年的父母(法定监护人)送其子女到相应的学校入学。适龄的视障儿童到省盲人学校报名入学(电话:0571-63461643,13868161355),适龄的听障儿童到金华启圣学校报名入学(电话:82666143,82668077),适龄的智障儿童到金华市启明学校报名入学(电话:89139502,89139501)。属轻度残疾的儿童、少年可到学区学校随班就读,有关学校应予以接收,不得拒收,适龄的重度残障儿童、少年由所在学区学校送教上门。
(2)务工人员子女招生
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的要求,做好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各校在满足本学区就读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后,根据空余学额情况,可考虑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全部入学需求,则首先考虑购买住房年限情况,其次考虑按规定缴满基本养老保险年限情况,再次考虑住房租赁合同的年限情况。
对于符合入学条件而未能进入申请学校的务工人员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额的学校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未完全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到居住地学校申请入学;学校在有空额的情况下,可予以安排。
务工人员子女,包括统筹安排的其他学生在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中享受本学区待遇。
2.时间安排
7月2日—3日,学区内(服务区)学生报名,服务区内学生需到原学区学校登记后选择一所学校报名。
7月4日,符合务工人员条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固定居住房产的务工人员子女报名。
7月6日,符合务工人员条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无固定居住房产的务工人员子女报名。
7月10日,学校进行招生情况公示。
7月18日,学校上报招生情况;
7月20日,学校发放入学通知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由学校印制),学校张榜公布新生名单。
四、民办学校招生
(一)金华外国语学校金东初中(筹)招生
1.招生范围:金东新城区。江南区块为常住金东新城“义乌江以南、环城南路以北、二环东路以西、环城东路以东”以及其他曙光小学学区的应届毕业生;江北区块为常住“二环东路以西、义乌江以北”的实验小学学区的应届毕业生。广润翰城小区与金外原有协议和补充协议,该小区的招生办法按补充协议执行。
2.报名条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金东新城区招生范围内有房产证;(2)2013年5月31日前入住金东新城区(户籍不在金华市区的需提供居住证或暂住证)。
3.录取时间:中考结束后。
(二)金华东方外国语学校招生
1.招生范围:按照(浙教基〔2013〕16号)省民办学校招生政策执行,到各县(市区)招生需经当地教育局同意。
2.录取时间:中考结束后。
五、招生工作要求
1.推行“阳光招生”。各校在招生前,要把报名条件、报名时间和地点、报名办法、招生录取办法、咨询电话等信息在学校公示栏张榜公布,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任何学校不得发布虚假招生信息,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须提交教育局审查备案。
- 上一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 下一篇:关于公布2013年中小学校招生计划的通知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