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8895273B/2017-26594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府办
- 发文字号:
金区政办〔2017〕9号
- 发布日期:
2017-02-2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登记号:
- 有效性:
有效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金东区商贸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金华市金东区商贸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金东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金华市金东区商贸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予以印发,请你们认真贯彻实施。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27日
金华市金东区商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金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深入实施“商贸兴区”战略,商贸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布局基本形成,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地位逐步显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商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地位巩固。201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6%,比全市年均增长率高2.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前列。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0.8亿元,年均增长85.3%;零售业零售额93.5亿元,年均增长12.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亿元,年均增长18%。实现商贸业增加值18.6亿元(不包括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18.3%,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6亿元,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6亿元。目前,全区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商业设施7个,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比“十一五”期末多了3个,增加22.6万平方米。
2.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贸发展迅速。2015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67亿元,其中自营出口66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5%和15.3%。从出口地区分布看,以欧洲、美洲和亚洲为主,拉丁美洲、非洲也有一定的出口市场。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贸企业有22家。
3. 消费引擎作用增强,经济社会贡献明显。商贸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全区实现商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27.2%;限额以上贸易企业93家。商贸业发展解决了部分人员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就业。
4.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连锁经营、网络实体店等现代零售业态发展迅速,业态业种不断丰富。目前,全区拥有两个省级现代商贸示范镇(傅村镇、曹宅镇)、两个农村现代商贸服务示范村(曹宅镇曹宅村、傅村镇向阳村)、“浙江老字号”企业4家、“金华老字号“企业5家。完成孝顺金山大道特色街区和老集镇改造。积道山休闲旅游区、源东农家乐休闲旅游区、孝顺白溪慢生活休闲区、塘雅慢生活休闲区、赤松农家乐休闲旅游区等农家乐休闲旅游区块基本形成。目前,全区已培育省级农家乐集聚村1个、市级农家乐集聚村3个、特色点8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6个)、经营户12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78家。培育了澧浦琐园、曹宅横腊等一批民宿特色村。全区布局加油站(点)47座,其中加油站36座,能基本满足社会对成品油供给需求。
5. 三大商贸产业平台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群初具规模。金东新城区加快提升发展,紫金湾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加快建设。多湖中央商务区围绕打造精品城市标杆区目标,推进浙中总部经济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金华万达广场建成营业,成为金华首家城市商业综合体。金义都市新区围绕打造“田园智城”目标,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集聚,金义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准建设,建设运营电子商务园区10个,成功举办2015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会址永久落户金义都市新区。目前,全区拥有注册市场28家,六大专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实现成交额236亿元,年均增长12.8%。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已开工建设。
表1 六大专业市场发展情况
项 目 | 建筑面积 (万m2) | 2010年 成交额 (亿元) | 2015年 成交额 (亿元) | 市场等级 |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 10 | 36.1 | 75.6 | 全国十大果品批发市场之一。 |
浙中建材市场 | 25 | 33.6 | 48.0 | 浙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品牌最多、客流量最大的专业建材家居市场。 |
金华汽车城 | 16.8 | 42.9 | 45.0 | 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汽车市场。 |
金华汽配城 | 15 | 8.7 | 45.0 | 浙中最大的汽配交易市场。 |
二手车交易市场 | 2.7 | 7.6 | 9.0 | 建成领先的专业二手车交易网,成为区域重要的二手车交易平台。 |
澧浦苗木城 | 2.0 | / | 13.4 | 现有店铺475间,固定摊位350个,临时摊位1000多个,为第十三届中国苗交会举办地。 |
合 计 | 71.5 | 128.9 | 236.0 |
6. 产业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提升。专业市场提升改造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每年成功举办春秋季汽车展销会、中国苗交会,繁荣了汽车市场,促进了苗木产业发展。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相继改造提升七里畈、江东横店、金瓯路、东关、傅村、曹宅和鞋塘等七个农贸市场,已形成19个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完成乡镇连锁超市25家,村级连锁便利店505家(484个村),村级覆盖率98.6%。
表2 “十二五”期间金东区市场等级情况
类别 | 各类市场 | 市场等级 |
一、 专业 市场 | 浙中建材市场 | 省重点培育市场、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 省区域性重点市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
金华汽车城 | 区域性重点市场 | |
金华汽配城 | 市重点市场、二星级文明示范市场 | |
金华市二手车交易市场 | 区域性重点市场 | |
金华澧浦苗木城 | 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
二、 农贸 市场 | 七里畈农贸市场 | 省放心农贸市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曹宅农贸市场、鞋塘农贸市场 | 省放心农贸市场 | |
东关农贸市场 | 省文明示范市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
金瓯路农贸市场 | 省文明示范市场、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 |
江东横店农贸市场 | 省文明示范市场 |
7.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已培育一批电商平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网上售后服务和配送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全区实现网购零售额38.6亿元,居全市第六位,登记注册企业7900家,32家规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销售。作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的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金华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日通关量最高达72019票,2015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6517万美元。农村电子商务已起步,建成E邮站(点)43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70个,花木购、日福莱和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快速发展。
(二)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区商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商贸骨干企业缺少。目前,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经营档次、经营理念、经营管理等不高的问题,有影响力的商贸企业品牌缺乏。二是产业集聚性不强。商业网点“小而散”和“商住混合”局面依然普遍,片区性商业中心发育不足,商业街区经营档次偏低,品牌商号少。三是新型业态发展质量不高。上档次的电子商务、连锁店、专卖店以及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数量不多,发展质量不高。专业市场虚拟化经营、农村电子商务还处在初步阶段。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集中在金东新城区和多湖中央商务区,金义都市新区的大体量商贸流通场所还在建设完善中。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亟待完善。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新型城市化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战略机遇期,金东区属服务业强县(市、区)Ⅰ类地区,商贸业发展既有众多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新消费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已进入“新消费时代”,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以商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金东区商贸业较发达,电子商务发展优势明显。“互联网+现代商贸”模式将成为全区商贸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2.金义都市新区加快建设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国家贸易区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义新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金义都市新区可以发挥毗邻义乌的优势,加快金义综合保税区、菜鸟·金义电子商务新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开展内外贸易,为全区商贸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3.新型城市化加快建设带来的机遇。“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城乡一体的先行区。金华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着力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商贸之都。以多湖中央商务区、金义都市新区为核心,加快美丽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全域城镇化,必然会带来一大批优质商业项目,扩大商贸流通业发展空间。
4.“大交通”发展带来 “大流通”的机遇。随着G25长深高速建德至金华段(临金高速)、金华—义乌—东阳横店城际铁路、金华火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浙中公铁水联运港等规划建设以及BRT3号线的开通,金东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商贸业发展提供绝好的交通条件。
(二)主要挑战
一是周边城市商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与义乌、东阳等城市相比,金东商贸业依然存在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传统业态比重大、企业拓展市场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是商贸业发展受到新兴行业的挑战。“十三五”期间,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金东区重点发展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休闲和智能物流等四大百亿产业。商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空间受到多个新兴行业的挑战。
三是商贸业一体化和差异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做大做强商贸业,必须提升规模,加强区域合作,增强内部集聚集约程度,提高对外辐射能力,面临着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如何差异化发展的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商旅兴区”战略,以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为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商贸服务、专业市场、对外贸易为重点,加快内外市场、城乡区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商业中心功能完备、现代商贸领先、市场集群强大、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健全、社区商业服务基本配套、具有金东特色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把金东区打造成为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浙中专业市场群、开放发展的引领区。
——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以多湖中央商务区、金东新城区和金义都市新区为重点,完善商贸配套设施,与市区错位经营,大力发展商业中心、总部经济、特色商业街,积极发展城市综合体、楼宇经济、住宿餐饮等,大力推动“互联网+现代商贸”发展模式,构建三大“核心商圈”,打造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
——浙中专业市场群。发挥区位条件优越和专业市场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完善专业市场配套设施,与义乌、永康等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浙中建材市场、澧浦苗木城、金华汽车城、金华汽配城、二手车市场等专业市场,推进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融合发展,打造浙中城市群重要的专业市场群。
——开放发展的引领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主动对接义新欧国际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重大经贸展会,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对内对外合作交流,力争进出口总额有较大增长,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浙中地区重要的开放发展引领区。
(二)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突出特色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流通供给侧改革,促进流通领域要素高效整合。鼓励商贸企业的业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引导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培育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加快树立区域商业品牌,构筑商贸流通领域集约发展平台。
协调发展、网络优化原则。加快商贸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若干极化效应强、带动作用大的商贸业集聚区。按照宜居城乡建设要求,促进社区和农村便民商业发展,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
开放发展、融合互通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和周边区域的合作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提高商贸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流通与关联产业跨界发展,促进“工商互动、商旅互动、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形成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
绿色发展、节约高效原则。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之路,推行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培育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市场等商贸主体。加强区域商贸流通合作,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共享发展、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作为商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推进商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建设,健全商务诚信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失信惩罚、守信激励的信誉监督机制,让全区居民共享美好生活服务,拥有更多获得感,切实改善民生。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商贸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金华现代商贸副中心、浙中专业市场群、开放发展的引领区。
2. 具体目标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批发业零售额30亿元、零售业零售额150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350亿元,年均增长8%;进出口总额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自营出口达到106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2)综合贡献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全区商贸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8.5%,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2.7%和12%。
(3)优化区域商贸业布局。推进形成“两核引领、两带拓展、多方互动”商贸业空间布局。重点建设多湖中央商务区、金东新城区和金义都市新区三大商贸流通集聚区。建成万达广场金街、光南路商贸街、保集外滩婚庆街和金山大道金融商业街等4条特色商业街。社区商贸服务业服务网络健全。
(4)提升发展商品交易市场。重点提升发展区域性专业市场。到2020年,年成交超十亿专业市场达到7个。积极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到“十三五”期末,农贸市场达到22个。同时,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农超对接民生工程”建设。
(5)提高现代流通水平。电子商务普及率得到明显提高, “虚实结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力争到2020年,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过120亿元。
(6)培育壮大企业实力。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引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内外贸相结合的商贸企业,推进优势企业规模化经营,品牌流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62家,新培育区级以上重点商贸企业3家。三星级及以上酒店数达到3家。
(7)明显改善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形成有特色的流通标准体系、诚信体系和监管体系。经ISO9000、ISO14001、HACCP等认证的产品比重明显提高;商业信用体系不断健全,诚信营商氛围进一步浓厚;监管体系逐步完备。
表3 金东区商贸业“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指 标 名 称 | 2015年 | 2020年 目 标 | 年均增长 (%) |
一、 产业 规模 |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18.3 | 190 | >10 |
其中:批发业零售额(亿元) | 20.8 | 30 | >6 | |
零售业零售额(亿元) | 93.5 | 150 | >10 | |
餐饮业零售额(亿元) | 4.0 | 10 | >20 | |
2.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亿元) | 236.0 | 350.0 | 8 | |
3.进出口总额(亿元) | 67 | 108 | >10 | |
其中自营出口总额(亿元) | 66 | 106 | >10 | |
4.网络零售额(亿元) | 38.6 | 120 | 25 | |
二、 产业 贡献 | 5.商贸业增加值(亿元) | 18.6 | 28 | 8.5 |
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1.8 | 12 | ||
7.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68.4 | 123.5 | >12 | |
三、 企业 培育 和竞 争力 提升 | 8.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家) | 93 | 155 | [62] |
9. 千万美元外贸企业(家) | 22 | >30 | [>8] | |
10.区级以上重点商贸企业(家) | 12 | 15 | [3] | |
11.专业市场(个) | 6 | 7 | [1] | |
12.年成交额超十亿元专业市场(个) | 5 | 7 | [2] | |
13.农贸市场(个) | 19 | 22 | [3] | |
14.三星级及以上酒店个数 | 1 | 3 | [2] |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常见问题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