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根据桐政发〔2017〕29号予以废止。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质监局、工商局、经贸局关于《桐乡市皮鞋行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桐乡市皮鞋行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市质监局、工商局、经贸局
(二○一○年八月)
为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皮鞋传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皮鞋块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2010年市政府工作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我市皮鞋行业的基本现状和质量形势
桐乡皮鞋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年多的发展,已成为颇具规模和优势的传统特色块状产业。我市皮鞋行业在经营主体、产销数量、品牌创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现有皮鞋生产加工企业400余家,年产值超13亿元。但在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市皮鞋行业的质量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低下。由于生产皮鞋的技术要求不高,生产投资成本较低,目前我市从事皮鞋生产加工的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个体家庭作坊式生产阶段,甚至还存在无照生产现象,生产条件比较落后,部分企业主的质量意识淡薄,低价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全市皮鞋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致使我市皮鞋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合格率不高,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低下。近几年来,我市皮鞋产品的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徘徊在80%左右,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监督抽查合格率水平。今年二季度,市质监局对我市皮鞋产品质量开展了一次县(市)级专项监督抽查,从检测结果看,整体产品质量形势更是令人担忧。
(二)企业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无形资产和形象的体现,品牌的培育和内涵的提升是全面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市皮鞋产业贴牌生产较多,自主品牌偏少。皮鞋生产企业主大多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缺乏长远的品牌战略眼光,把产品的竞争只停留在资金及价格的比拼上,品牌知名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高。
(三)贴牌生产行为不规范。我市皮鞋行业贴牌生产较为普遍,但皮鞋企业主在接受贴牌生产时法制意识不强,索证不严,有时甚至不索证,为某些中间商刻意造假提供了方便。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假冒知名品牌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现,“假贴牌”现象较为严重。
(四)无标生产现象较为严重。我市皮鞋行业主要生产的皮鞋、皮凉鞋现行执行的产品标准分别为QB/T1002-2005《皮鞋》、GB/T 22756-2008《皮凉鞋》,但很多企业主对这两个产品标准缺乏了解,部分企业甚至采用已经废止的产品标准或将皮凉鞋标注了皮鞋的产品标准,全市皮鞋行业无标生产现象较为严重,标准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对所购鞋底、鞋跟等原辅材料把关不严,缺乏原辅材料检验能力,因所购原辅材料不合格而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情况较为严重。
二、质量提升的工作目标
在我市皮鞋行业实施质量提升,力争实现六大目标。
(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扶持品牌意识强、有一定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鼓励推广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使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块状产业经济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
(二)鼓励企业创建品牌,引导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建立质监、工商与企业双向联络平台,结合皮鞋行业实施品牌战略,进行重点帮扶,开展自主商标注册保护和品牌培育争创,为企业创牌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着力打造行业品牌建设领头羊,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梯级推动的皮鞋行业梯队式品牌建设数据库。
(三)培育争创区域名牌,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强业之路。通过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培育,力争1个皮鞋企业列入桐乡市精品名牌培育计划,争创中国或浙江名牌1个,实现皮鞋省级名牌零的突破;在现有省著名商标3件的基础上,争创省级以上驰(著)名商标2件;继续鼓励和推动产业集体商标注册;推进省、市区域名牌培育争创,努力打造桐乡皮鞋品牌集群,提升传统产业集体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