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根据《桐乡市关于深化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现将河山镇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对照方案,认真贯彻落实。
河山镇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7日
关于深化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根据嘉兴市安委办和桐乡市安委办有关部署要求,为加强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标本兼治,有效构建全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桐乡市安委会《关于深化推进安全风险管控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放施意见》(桐安委〔2018〕3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大意义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的主要环节,是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通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想。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前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这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推进本质安全,保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前提,以隐患排查治理闭环为关键,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原故的坚强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企业层面
推进以辨识管控安全风险为重点、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为核心的 “七个一”建设,即一个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以及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风险公告栏、一个覆盖厂级车间班组三级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构、一个每个车间都设置的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栏、一份正式发布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一个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套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台帐资料、一套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
1.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是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依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程序和方法,以及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通过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相应的风险方法,分别确定风险的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形成清单、汇总造册,建立档案,并定期更新。二是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要实施“一风险一措施”,逐一制定风险点安全管理操作规程。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三是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和警示标识,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2.全面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是企业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清单,将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关键场所、关键部位、关键环节作为排查的重点内容,明确排查隐患的事项、内容、频次、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二是企业要推动全员自主参与排查隐患。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盯紧较高安全风险等级的场所、部位、环节和岗位,明确企业、车间和班组的检查周期,按期开展隐患排查。三是企业要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对排查的隐患,要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进行整改。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每个车间应设置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栏,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全过程实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