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关于印发《桐乡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电力
便利化接入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桐乡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电力便利化接入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有限公司
2019年6月25日
桐乡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电力便利化接入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桐乡市委、市政府“七大行动”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桐乡市电力接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桐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针对电力接入环节存在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通过进一步压缩时限、降低成本,减少环节、简化审批,切实提高电力接入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我市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二、工作目标
围绕用户申请电力接入需求,实行一口受理,整体推动供电业务和审批手续的全程代办。围绕“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减材料”的要求,压缩用户申请电力接入时限,提高办电效率,降低接电成本,电力接入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高压客户用电报装精简至常态化环节3个;供电企业办理高压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用时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争取在年底压减至35个工作日以内(不包含外线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时长以及客户内部工程施工时长)。
---低压客户用电报装环节精简至2个。电力接入平均总时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中无外线工程的用户接入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企业客户用电报装申请材料减少至2项,试点“零证办电”。
---外线工程行政审批总时长控制在8个工作日内,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为当场即办,指导督促工程实施单位开展行政审批全程代办业务。
---低压非居民用户以表箱为分界点,分界点电源侧供电设施(包括表箱)由供电公司投资,用户接电成本大幅降低。条件具备时,逐步实现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成本”。
三、实施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申请新装、增容等业扩服务的高压(10/20千伏)、低压(0.4千伏及以下)非居民用户电力接入工程。为解决用户接入受限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电网建设工程参照执行。
四、改革举措
1.建立协调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是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单位和协调部门。责任单位加快自身工作流程,对于符合条件的外线工程,要确保审批手续的按期办理。协调部门及时进行督促协调。二是精简流程、限时办理。精简审批受理材料,优化各部门的内部工作流程,为用户电力接入建立绿色通道。精简合并办电业务环节,高压客户合并现场勘查与供电方案答复、外部工程施工与竣工检验、合同签订与装表接电环节,取消普通用户设计审查、中间检查环节,大幅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间,并明确时限对外告知服务承诺。三是强化用电报装信息化建设。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开通电力网上营业厅服务板块,加强掌上电力(2019版)推广应用,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投资项目信息政企共享和外线工程网上并联审批。借助“一证通”数据共享平台,构建数据共融共通,缔造网上业务大交通网,实现个人客户“一证通办”、企业客户“两证办理”。四是强化政企合作。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相关开发平台、供电公司要加强协同,统筹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合理布局、提前预留电力管资源;统筹区域用电需求,共享通道资源,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
2.开拓改革创新思路,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建立完善全程代办机制。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督促落实工程实施单位全程代办相关手续,最大程度减少用户和项目单位负担。二是推行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在项目筹划阶段,将供电企业纳入投资项目VIP组团服务团队联合上门,提前介入。在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实行规划设计方案与路径方案并行审查,通过提前介入协助用电企业加快项目报建进度。三是深化“电长制”服务模式。供电公司领导担任“电长”,负责相应供电区域客户服务的管理与协调,把项目建设现场当做办公点,定期走访、协调解决用电业务、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强力推进重点项目早接电、早投产。四是创新“能源贷”、“能源租”等服务举措。结合“三服务”走访工作,收集客户实际用电需求,牵头制定实施方案,有效减少一次性购置和临时性投资所带来的融资压力,并实时跟踪项目进度,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3.压降成本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一是延伸供电投资界面。针对10(20)千伏园区高压客户,除临时用电项目外,供电公司采取延伸投资界面的方式供电到客户红线。免费提供高压客户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公布典型造价咨询手册,方便客户自行查询参考,通过市场化机制降低客户工程造价。针对低压客户,将原由客户出资的接户线、表箱改由供电公司投资,基本实现低压客户用电报装“零成本”。二是创新现代服务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信用管理措施,为建立透明高效的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
五、主要工作
供电公司参加重大项目规划方案审查,依托“电长制”服务模式,就项目的用电性质、技术规范、配置布局等,提供技术咨询,提前获取项目用电需求,建立重点项目进度表,适时启动电网配套工程建设,同步安排电源布点,及时响应客户用电需求。将高压用户报装接入优化为3个阶段(申请受理、行政审批与施工、竣工验收装表接电)。将低压用户报装接入优化为2个环节(申请受理、装表通电)。
(一)申请受理阶段
1.用电申请一口受理。用户向供电公司提交申请后,供电公司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受理。一是开展利用掌上电力等“互联网+”途径,开展线上办理和预约上门服务,实现低压用户办电全程“一次都不跑”,高压用户“最多跑一次”。二是精简用户申请资料,通过“刷脸”技术,试点推行用户“零证办电”。建立完善政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实现电力业务企业客户“两证办理”(由供电公司通过共享平台获取“两证”)、个人客户“一证通办” (由供电公司通过共享平台获取身份信息)。三是简化办电前置条件,取消对用电报装项目的能评、环评前置条件,加强项目立项阶段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和信用机制约束。
2.供电方案答复。供电公司在受理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完成高压客户供电方案答复。一是推行办电“管家式”服务,实现项目自申请至接电的全过程协调服务,主动开展项目节能策划,为客户提供节能套餐,“臻享+”服务。二是推行流程“串改并”,实现供电公司内部跨专业部门联合作业,并行推进。三是尽可能优化电源路径,推出“能源贷”、“能源租”融资租赁和临时性租赁服务,实现时间、成本双节约。
(二)行政审批与施工阶段
1.推进工程设计实施优化。在工程设计时,供电公司结合当地电网承载能力,优化线路接入容量标准,优先采取公用线路供电方式。公布本地区可开放容量等电网资源信息,实行客户先到先得、就近接入。免费提供10(20)千伏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和35千伏及以上受电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指导客户合理确定用电申请容量、科学选择标准化的设备和设施。对低压小微企业客户,合理确定低压接入容量标准,原则上100千瓦及以下客户采取低压方式接入电网,小微园区内用电设备容量在160千瓦及以下用户采取低压方式接入电网。编制受电工程典型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参考手册,免费提供客户查询。供电公司督促和配合设计单位,统筹优化选线方案,配合设计单位开展沿线水、气、通信等各管线单位的意见征询,分别在15个工作日和3个工作日完成高压、低压客户选线和工程设计。
2.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根据《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推进企业用电报装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一般工程实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复杂工程实行联合审批制,联合审批由相关部门牵头,实行统一受理、联合审批、限时办结。
(1)一般工程实行告知承诺制
政府定标准。涉及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道路开挖,需办理规划、绿化移植、掘路和占路等12个行政审批事项,按照供电管线工程施工要求和监管重点,各自制定审批事项的监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