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
现将《桐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质量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桐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4月11日
桐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高质量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人社办发〔2018〕56号)、《高质量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嘉人社〔2018〕214号)、《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桐委发〔2018〕10号)精神,积极发挥人力社保部门护航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就业惠农、创业富农、技能优农、人才兴农、社保安农、和谐亲农、服务助农、政策支农八大行动,鼓励高学历、高素质技能人才回农村创业,完善配套管理服务制度。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开展“三服务”活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打造长三角惠农福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二、 主要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人社护航”计划,即:培育表彰20名大学生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典型,培育“乡贤回归”创业企业200家,引聚各类“三农”人才2000人,每年开展农村就业创业等培训1000人次以上,每年带动乡村就业人数1500人以上。至2022年,全面提升人力社保工作高质量护航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打响“水墨乌镇,风雅桐乡”品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增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进一步加强“三农”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实施人才最优政策,增强人才对乡村的“归属感”;进一步夯实“平安桐乡”、“桐乡无欠薪”工作,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增强乡村居民的“安全感”;进一步打造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增强乡村居民的“信赖感”。
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
(一)就业惠农行动
1.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创业体系。积极贯彻落实《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嘉政发〔2018〕29号)精神,结合桐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认真落实就业服务、创业扶持、人才激励、教育培训、金融支持、社会保险等五项就业举措,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对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用人单位,或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电商、民宿经济、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
2.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结合农村区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就业促进”行动,鼓励现代农业企业和旅游、养老、家政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更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补贴和岗位补贴等资金补贴。积极组织开展人力资源余缺调剂、春风行动、专场招聘等公益性专项服务,每年举办乡村振兴专场公益性招聘会不少于2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企业用工服务和政府部门组织的人才招聘、对口劳务协作、劳动力余缺调剂等专项服务活动,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关补贴。
3.实施“精准扶贫”帮扶计划。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帮扶工作,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千校活动,为有就读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技工教育,开辟招生绿色通道,在入学、专业选择、安排订单定向培养班(企业冠名班)、落实助学、实习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对接岗位需求信息,面向有培训需求的贫困(低收入农户家庭)劳动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有意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要力争做到“应培尽培”。培训结束后,对通过鉴定的人员按规定发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以考促学、学以致用。认真落实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工作方案和各项措施,确保每年完成省下达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任务。
(二)创业富农行动
4.加强农村创业平台建设。依托创业小镇,健全农村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重点推动“一园三库”(创业孵化园、创业项目库、农业农村创业人才库、农业农村创业导师库)建设,打造一批适合农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创业基地,征集一批农村创业项目,选拔一批农村创业典型,认定一批创业导师,并按政策规定落实相关补助补贴。适时开展乡村振兴创业大赛,不断优化农村创业氛围。
5.实施“乡贤”创业扶持计划。强化对农民创业的帮扶,深入开展“乡贤”创业扶持计划,鼓励农村能人、“农创客”、“农二代”、科研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加大创业贷款对乡村振兴创业项目的倾斜,对符合条件创业者落实创业贷款贴息,在当地普惠金融项目下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中优先支出。至2022年,培育20名“乡贤创业先锋”,扶持“乡贤回归”创业企业200家,并按政策规定落实场租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和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6.扶持农村电商企业发展。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强化农村电商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农村电商精准服务活动,提供导师问诊、专业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对参加农村电商培训并取得证书的人员按规定给予资金补助。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按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大学生、退役军人、低收入群体和残疾人实现创业,促进增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电商基本技能、操作技能和岗位技能提升以及创业培训。每年完成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800人次,带动乡村就业1200人以上。举办农村电商职业技能竞赛,发挥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对获奖选手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三)技能优农行动
7.开展技能精准培训行动。优化培训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进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培训。充分发挥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支持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劳务输出机构等建立联合体,开展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不断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考核程序,加强对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和证书发放的监督检查。
8.深化农村专技人才能力提升。强化农村专技人才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嘉兴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组织我市农业专技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引导主管部门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类培训课程,加强农村专技人才专业培训,切实推动农村专技人才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人才兴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