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委、办事处,各相关单位:
现将《桐乡市“城警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桐乡市公安局
桐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0年5月12日
桐乡市“城警联动”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有效破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难题,强化城市管理机制,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联动协作机制,结合桐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第十四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的要求,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管用、长效”的“城警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管理资源,实现对城市秩序管理领域问题一体化整治、联动化管理和常态化管控,有效提升我市城市秩序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城警联动”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市“城警联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宣传部(文明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主要领导
副组长:宣传部(文明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分管领导
成员:教育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桐城委(桐城集团)、各镇(街道)分管领导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行政执法局,由综合行政执法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宣传部(文明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城警联动”工作的机制制定、督查和组织实施。
各镇(街道)要参照市级层面做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推动各自“城警联动”工作实施。
三、实施区域
(一)首批实施区域
第一阶段:市区庆丰路、中山路、校场路三条主要道路。
第二阶段:市区文华路、复兴路、世纪大道、环城东路、振兴路、逾桥路、环城北路七条主要道路。
(二)全面实施区域
各镇(街道)建成区重点管理区域。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按照“规范设置,设施完善”原则,加强公共空间资源利用,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共享单车”车位,取消不规范设置(私设)的车位,做好模糊车位的更新和停车位同向停车标识的设置,完善相应停车指示标志,并建立相应台账。(责任部门:公安局<交警大队>、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道>)
2.充分利用城市空地、口袋公园、征迁未用区块等空间资源,加强停车场(位)和临时停车场(位)的建设。加强道路沿线硬隔离设施建设。(责任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桐城委<桐城集团>、各镇<街道>)
3.加强道路沿线违停抓拍设施布点,完善禁停标志等交通标识的设置。(责任部门:公安局<交警大队>、财政局、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桐城委<桐城集团>、各镇<街道>)
4.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整合“数字城管、数智警务、智慧交通(交管)”等资源,强化道路视频监控、管理数据库综合运用,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动和开放共享。(责任部门:公安局<交警大队>、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道>)。
(二)组建执勤联动力量
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公安局(交警大队)先行抽调人员组建梧桐街道区域城警联勤中队,实行集中式办公,承担桐乡市区“城警联动”机制的日常实体化运作。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分局(中队)、交警中队、派出所各明确一名中层干部根据“城警联动”机制,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和运作。(责任部门:公安局<交警大队>、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道>)
(三)明确常态管理职责
制定“城警联动”工作职责清单,重点加强“城警联动”实施区域内“五乱两扰”等不文明现象的日常治理,即常态化加强对乱停车(含不同向停车、校园周边堵点)、乱运输(含超载运输、违规渣土运输、超限运输)、乱占道(含私占车位、“僵尸车”、妨碍使用充电桩)、乱穿马路(含过马路玩手机)、乱遛犬和噪声扰民、餐饮油烟扰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管控。(责任部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建立长效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