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杭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我街道体育事业发展,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实现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目标,决定开展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创建活动,根据《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评定办法》,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落脚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体活动,努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我街道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创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活动,实现群众体育普及、组织网络健全、体育设施完备、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达到《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标准》的要求。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健全组织,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健全街道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地区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群体工作制度,对晨、晚炼点和其他群体性锻炼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各社区以及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事业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兴建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构建多元化的群众服务体系等工作,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搞好群众身边的活动,深入开展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先进社区创建,促进全街道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要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广《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街道建立国民体质检测站,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街道举办湖滨地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各社区、辖区单位以及各体育协会、老年体育协会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本单位职工总数的60%;居民中离退休人员,参加锻炼人数不少于60%,使全民健身工作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群众身边。
(三)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加强街道和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健全体育设施管理制度;辖区内的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要建设相应的健身设施;100%的社区要有健身点和固定的晨、晚练指导站;发挥共建优势,整合地区体育场地资源,与60%以上的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体育设施共享的协议书。
(四)发挥体育骨干作用,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充分发挥辖区单位体育骨干队伍的积极作用,吸收体育教师、工会体育干部、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感到与管理工作,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不断扩大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有计划地选送体育骨干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举行基层体育骨干培训班和体育技能培训班。
(五)落实经费,保障体育工作资金投入到位。为了保障体育经费的投入,街道体育活动经费要采取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或企业各出一点的方式筹集,为社区的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工作安排
根据“创建杭州市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的总体要求和任务,我街道创建杭州市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的具体工作计划分以下四个阶
(一)准备阶段(2009年5月)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建工作班子,落实创建工作经费,工作人员抽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