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淳安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淳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淳安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
为深入实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杭州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6—2020年)》,加快推进我县特殊教育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持证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9%,持证残疾幼儿学前入园和持证残疾青少年高中段入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实施全纳教育,让每个残障儿童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构建以特殊学校为龙头,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障儿童少年教育模式,探索“卫星班”的有效实施,形成布局合理、医教结合、学段衔接、普特融通的特殊教育生态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服务体系。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和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构建以培智学校为龙头,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办好特殊义务教育学校,并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和送教上门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资源教室建设,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提高残障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就业水平。
(二)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水平。根据国家有关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要求,开展我县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保障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所需经费;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实现特殊学校学生15年免费教育;建立由教育、发改、残联、卫计、人力社保、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议事机制。
(三)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开展医教结合实践研究;完善特殊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纳入杭州市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特殊教育数字资源应用平台,扩大我县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范围。
(四)构建普特融通教育生态。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融合,做到轻度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幼儿园)随班就读零拒绝;积极推进普通学校(幼儿园)资源教室建设,全县创建杭州市合格资源教室10个,市示范性资源教室2个;积极探索“特殊学校+卫星班”融合教育新模式,开展卫星班试点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
1.加强特殊学校建设。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及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保障特殊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类别,在招收智障儿童的同时,增加自闭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招生类别。
2.探索特殊教育安置新形式。积极探索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学校“卫星班”的“一校多点”方式,到2020年,县培智学校附设1个“卫星班”,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
3.完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机制。以资源教室建设为抓手,扩大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完善资源教室布局,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对区域内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建立由教育、残联、民政三家协同落实的送教上门工作机制。
4.积极落实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落实轻度残疾幼儿随园就读。将中重度残疾幼儿送培智学校或相关机构进行学前教育康复。到2020年,实现培智学校开展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培智学校设立高中段职业教育部,对智障少年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残联、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建立残疾青年支持性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毕业生融入社会创设平台和提供支持。
(二)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1.加大特殊教育政府扶持力度。根据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56-2011)做好培智学校异地新建工作,满足特殊学校发展的个性需求;加大对“资源教室”、“卫星班”建设及“送教上门”工作的支持,切实做好全县特殊教育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