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教综〔2013〕2号
常山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12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常山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总结2012年工作,更好地推动2013年全县教育工作的开展。
常山县教育局
抄送:市教育局,县委办,县府办,县委宣传部。
常山县教育局办公室
常山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常山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突破之年。这一年,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学发展为要求,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走特色发展内涵提升之路,有力促进了我县教育的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办学机制,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学前教育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实行优质资源扩张。加强等级幼儿园创建力度,积极进行创建指导,完成了19所申报省三级幼儿园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2所幼儿园通过省一级幼儿园评估公示,实现我县省一级幼儿园数量零的突破。二是积极规范办园行为。结合一年一度的年检活动,引导各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提升队伍、提高档次,对整体办学水平较低幼儿园要求限期整改。同时统一同一区域内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禁止跨区招生,遏制民办幼儿园之间的恶性竞争。三是强化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广泛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以及教育论文与教学案例撰写评选等活动,以竞赛促发展;并通过外聘专家开展集中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形式,依托课堂教研,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确保今年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创建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创建步伐,在去年创建4所省标准化学校的基础上,完成常山二中等10所学校的申报工作,目前已通过市局验收正在等待省厅复核,一旦复核完成,我县省标准化学校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比例将达到35%。二是稳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工作,召开了小班化教学试点工作现场会,通过合理控制班级学生人数,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比例达80%以上。三是继续推进联合办学新模式。充分发挥品牌学校引领辐射作用,继续深化城关中学和狮子口初中联合办学,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推动三衢中学和常山三中开展联合办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教学联盟共同体建设也得到有序推进,以“合资”经营教研、合做科研项目、合力培训师资为内容的区域教学联盟规模不断扩展,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村学校“联片研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首次荣获省政府四年一次的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3.高中段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深化普高教学改革。做好普通高中学校“选课走班走年级走学校教学模式,以及完全学分制度和弹性学时制度”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于秋季开学与全省同步实施。指导常山一中、紫港中学、三衢中学做好省特色示范高中创建规划的拟定与上报工作。二是明确高中段提质量举措。做好今年高考情况的分析、总结工作,进一步明确抓质量提升工作的思路与举措。重点抓常山一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建立县教育局领导挂联常山一中制度,通过局领导轮流蹲点,帮助常山一中抓好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以中意合作汽修专业建设为重点,完成汽修专业实训场地建设。广泛开展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比赛和创业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校安工程全面完成。三年来总共完成151个项目,完成改造面积124364㎡,累计完成投资11373.8万元,有效保障了学校校舍安全。二是校舍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大。结合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全面启动龙绕小学、球川小学、宋畈小学等3所学校的综合楼新建工程,为2013年创建8所省标准化学校打下基础。三是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投入310万元,完成4所学校(天马一小、天马二小、辉埠小学、阁底小学)的塑胶跑道建设。投入1128.04万元,启动10所学校的校园网络改造工程,为4所学校配备机器人设备,完成320套多媒体配备,实现班级多媒体班套比1:1的目标,新建2个小学科学实验室和1个科技馆,完成704台计算机以及教学仪器等的配备,30所中小学校实现图书馆(室)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展县第一小学数字化校园试点工作,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教育布局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高中:进一步做好新普通高中的选址工作;实现浙西计算机学校的撤并,职业高中由3所减至2所。初中:城区已形成“三公两民”的格局,“三公”即城南中学、城关中学、城东中学(待2013年撤并大桥头初中入狮子口初中后,将狮子口初中改名为城东中学)。小学:常山县第一小学全面建成,并着手开展天马一小迁建的谋划工作。幼儿园:完成教工幼儿园迁建的前期工作,该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完成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创建任务,我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进度进一步加快。
3.学生资助工作有力实施。一是做好学生营养餐和教育券的发放工作。全县享受营养餐12619人次,资助金额346万元;获教育券资助719人次,资助金额为65.8万元。二是做好“彩虹计划”助学工作,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共资助我县学生497人次,资助金额11.6万元。三是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全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1533人,资助金额99.5万元。四是做好大学生新生资助工作,对29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进行资助,资助金14.5万元。确保了我县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三、注重教师发展,打造优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1.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一是倡师德。以“师德师风提升”、“教育常规落实”、“行政效能优化”为抓手,以学习“最美爷爷、最美教师”为主题,广泛开展“做最美教育人——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通过培训学习、主题征文等活动大力弘扬师德新风,使师德教育得到内化和深化。二是树典型。积极开展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先工作,评选出市级先进40人、县级先进144人,在教师节上予以表彰,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三是重奖惩。修订并下发《常山县教育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发放奖励资金156.4万元,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与成就感。同时,开展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一手抓规范疏导,一手抓严厉打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大教师违规处理力度,对4名作风不良、群众反响大的教师进行调查与教育,对4名违法违纪的党员教师进行立案查处,着力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
2.队伍建设成效逐步凸显。一是丰富教工文化生活。举行全县教职工运动会,并组队参加县“信用联社杯——丹心向阳?放飞梦想”排舞大赛以及县“四通杯”篮球锦标赛,均获金奖,以此来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二是做好人事调配工作。完成76名新教师的招聘工作、38名进城教师的选调工作以及布局调整后学校师资的重新调配工作,引进2名县外优秀学校管理人才,提拔10名副职校级领导为校长、书记,5名学校中层为校级领导,优化学校队伍结构。三是实施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市、县级名校长10名,市、县级学科带头人30名,市、县级优秀班主任100名;组织参加省市县级校长、教师培训500人次,开展名、优师下乡送教50人次,逐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四是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组织全县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教育大讲坛”,开展机关干部学习周、教研员暑期读书会、校长暑期培训班等活动,同时建立校长定期座谈制度,分学段定期组织校长围绕学校管理主题进行座谈,搭建校长工作交流平台,提高全县学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