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常安监〔2014〕13号
常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2014年常山县非煤矿山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安监站,非煤矿山企业:
为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我局制订了《2014年常山县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常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4年4月23日
抄 送:市安监局。
常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4年4月23日印发
2014年常山县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省、市安监局2014年非煤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结合我县非煤矿山的特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全面排查、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以排查治理作业环境、采矿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重点,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认真开展反“三违”活动,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的全面改善。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有效控制矿山事故的发生,实现杜绝较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的目的。
(二)县安监局、乡镇安监站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98%以上,重大安全隐患全部得到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地下矿山顶板、通风方面的隐患得到较好治理,力争杜绝中毒窒息、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全面取缔空场法采矿(无底柱采矿法)采场内人工装运作业。
(四)露天矿山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分层分台阶开采的比例达到100%;高陡边坡全部采取安全监测监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
(一)露天矿山
1、台阶式开采不规范的。主要有:台阶高度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或超过设计规定;工作平台宽度小于设计规定。
2、小型露天采石场分层开采不规范的。主要有:分层开采的总高度超过60米或分层高度超过20米;凿岩平台宽度不符合安全要求;工作边坡角不符合设计要求。
3、最终边坡没有按设计要求留设,高陡危险边坡没有落实安全监测监控措施,危及下部作业人员安全的。
4、道路坡度过陡,临崖、临水高落差地段没有防护挡墙,长下坡路段没有紧急避险设施的。
5、破碎系统设备设施存在隐患的。主要有:设备转动部分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破碎机喂料口无车挡;“一破龙口”没有安装栅条式防护罩;登高作业平台没有设置防护栏杆。
(二)地下矿山
6、运输行人巷道、人工作业采场通过破碎软弱地带没有采取支护措施的。
7、运输行人巷道、人工作业采场的高度、宽度超过设计规定,难以进行“敲帮问顶”检查或不能保持顶板稳定的。
8、浅孔留矿法采场宽度超过5米,或矿体、围岩不稳固,但人员需进入采场内作业,无法保障顶板安全的;空场法采矿(无底柱采矿法)采场内人工装运作业的。
9、大面积采空区(主要指不能长期保持稳定的采空区)没有按照规定处理,危及作业场所、地表居民、地表重要设施安全的。
10、独头巷道(采场)超过6米,没有采取有效机械通风的。
11、存在水患的。主要有:采矿影响范围内存在老空水、岩溶水,但赋存不清楚或没有采取探放水措施的;地表大型水体、河流与矿井存在明显水力联系的。
12、立井提升系统防坠、防过卷装置没有定期进行有效性试验和检验的。
13、矿井提升机、罐笼、通风机等属于安监总管一〔2013〕101号文件要求淘汰范围的。
(四)安全管理方面
15、无章可遵的。重点是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维修、安装、清理、排险等辅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
16、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即“三违”)。
17、没有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重点是没有进行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和组织施工前没有进行作业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学习培训的。
18、没有绘制能反映矿山生产安全现状图纸的(备注矿山应具备的图纸主要有:地下矿山井上井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或纵投影)图、通风系统图、井下避灾线路图等;露天矿山采剥工程平面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矿山企业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