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16〕231号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常山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
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县农信联社制定的《常山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19日
常山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
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
县农信联社
为巩固和深化我县普惠金融工程(2013-2015年)的实施成果,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137号)精神,结合常山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两美”浙江的战略部署,“两富”现代化常山建设,传承发展农信普惠金融理念、精神和文化,以更高一层、更广一点、更快一步,发挥先行、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总要求,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深耕农村、实体和数字金融三个领域,突出智慧、绿色、精准、共享四个目标,构建农村渠道、服务、产品、生态和平台五个体系,更加突出“农”字特色,更加精准聚焦“三农”和小微企业,更加注重县域及以下金融服务渗透,全面提高农村普惠金融质量,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深耕三个领域
(一)农村领域。重点面向偏远农村、农村新型经济主体、低收入群体聚焦区等,通过渠道铺设、网络链接、人员交互、科技支撑和产品承载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地发展村级和社区金融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的渗透率。一是通过 “整村授信、整村批发”的信用工程创建服务模式,推进农户建档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二是通过牢牢把握扶农、助农、富农的新理念、新思路,利用“农信小贷”、“两山农林贷”、“光伏贷”等拳头产品,破解农户、种养殖户、低收入农户等农民的融资难题。三是通过“三位一体”改革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的金融职能,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授信扶持力度,主动融入信用合作、生产合作、供销合作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努力实现农信社金融业务全覆盖,力争2020年末全县城乡居民贷款覆盖面达到30%以上。
(二)实体领域。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坚定本土化、小微化和一体化普惠方向。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趋势,推动农村产权结构改革、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通过打造常山“三宝”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打通实体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积极对接三大支柱行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及龙头企业,探索与之配套的“链条式”服务。二是通过对列入中心镇发展试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以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公共财政扶持计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妥有序地推进“三权”等农村各类产权抵押工作。三是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平台的有利时机,与常山“两山”联合社合作,解决转贷资金融资难的问题,切实降低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成本压力。四是对小微企业做到不压贷,不搞单方面的收贷等信贷退出行为,努力维护小微企业资金链安全,不抬价,不加费,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尽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计划2016年至2020年分别让利客户1000万元、12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和1300万,五年累计让利6000万元。
(三)数字金融领域。加快推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依托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在农村区域大力推广数字金融,打造具有浙江农信特色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网络,提升客户体验。一是通过利用浙江农信现有的大信贷平台、ECIF、CRM等系统的数据集结优势,对数字金融的重点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做到精准普惠。二是通过利用浙江农信丰收购和丰收家两大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实现“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打响“常山三宝”品牌,做到服务普惠。三是通过利用移动Pad、手机端、助农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让农户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存取款、小额贷款、转帐、水电费、电视电话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计划到2020年末,基础金融入村率达到90%以上。
三、实现四个目标
(一)智慧普惠。以常山农信邻居卡为载体,实施“互联网+”战略,大力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微社区等应用,不断提高普惠金融的智能化和可得性。一是打造智慧交通,持续推进ETC式粘合,方便居民的便利出行,计划2020年末 ETC高速不停车收费普及车辆达到2万辆以上。二是打造智慧医疗,利用常山农信邻居卡、社保卡“一卡通”的功能优势,实现医疗资金实时结算,方便百姓就医。三是打造智慧校园,积极开展银校间多层次合作,服务和培养新生代客户群体。计划到2020年末,完成全县初高中学校全覆盖和80%以上小学智能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四是打造智慧菜场,推进“互联网+”思维,以“成熟一家、合作一家”的方式实现智慧菜篮子工程的落地建设,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计划到2020年末,完成常山县农贸城、柚香城菜场、大东门菜场和芳村、球川等集镇的智慧菜场打造。到2020年末,丰收互联客户超过15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超过85%。
(二)绿色普惠。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引导农业产业转型,促进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作为客户分类、信贷支持、利率定价的重要标准。一是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常山“三宝”项目。大力引导以常山三宝为主的农业产业转型,对山林培育、种粮大户、生态养殖等主体进行重点扶持,通过粮食订单贷款、“两山农林贷” 和乡村旅游联盟等绿色产品项目的持续推广突出我县“大健康”产业和农村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要性。二是扶持环保金融。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养殖、光伏等环保产业的扶持倾斜力度。三是转变评级标准。增大绿色信贷权重,全面实施绿色信贷评审机制,推进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山青、水绿、村美、民富。到2020年末,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