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奋力赶超、科学跨越”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县农办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县一带” 战略发展布局和县委、县政府绘就的“全景常山”发展蓝图,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为标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田蓬、长风、徐村、黄塘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东案乡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
一、农村“双治”由被动治理转向机制建设。一是农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2016年112个治理任务村按时序全部建成,并顺利接受省检查组迎检,检查组对污水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均给予高度评价。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污水治理村292个,建成污水终端510个,受益农户5万户。落实“五位一体”运维管体系,建好污水运维长效管理机制。成立第三方运维招标工作小组,以服务外包的形式,确定第三方运维主体,验收移交工作正逐步开展。积极开展“百村千塘”整治工作,清理村塘310个,380个污水终端建成景观。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初步成型。 全面建成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处理”机制实现全覆盖。全年新增垃圾电力堆肥处理站8个、阳光房处理站7个,建成达标村126个,其中示范村72个。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二分+”模式为基础,不断探索和深化垃圾处理模式,根据垃圾处理区域的不同情况创新出以电力垃圾堆肥站处置为主的“新昌模式”,以制沼消纳为主的 “大桥头模式”,以垃圾综合处理为主的“同弓模式”。三是墙院整治再上新台阶。开展以“两路两侧”为重点的赤膊墙整治专项行动,整治“赤膊墙”310户9万余㎡,其中高速沿线赤膊墙完成率100%。开展“百村万户美丽庭院”创建,进一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目前郭塘、黄塘、弄坞等一批先行村“示范区块”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