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正文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苍南县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05-30 苍南县 收藏
朗读

苍政办〔2008〕94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8年苍南县重点产品质量

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2008年苍南县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四月十九日

2008年苍南县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8年温州市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温政办〔2008〕5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2007年我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内容、扩大范围、突出重点、巩固成果,2008年继续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品牌强县”战略,进一步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通过对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全面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监管网络和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县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苍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任务和工作目标

  坚持“堵疏结合”、“打扶并举”、“宽严相济”和“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严格监管与引导自律相结合,深入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一)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要持续加强监管,不断巩固去年以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对通过整治已经解决的全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的婴幼儿奶粉、大米、小麦粉、酱油、食醋、灭菌乳、巴士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无证生产问题,要防止其反弹;对已经通过整治或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的产品(行业),不出现明显的质量水平回落;企业生产条件基本保持稳定,质量体系运转持续有效,其中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能力要基本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在全县确定食品、再加工纤维、人民币伪钞鉴别仪3个重点产品行业,持续开展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监管目标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核心是要不断改进传统的质量监管手段,并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施质量监管的新机制、新举措,真正形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二个链条、二个体系和一个网络”(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二)集中开展国家“十类重点产品”和省、市级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对我县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汽车配件、絮用纤维制品、人造板、装饰材料、洗涤用品等十类产品开展重点整治;同时按照省质监局《关于开展部分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浙质稽发〔2008〕79号)要求,对我县的桶装饮用水、“两豆”(豆制品、豆芽)、干制海产品、茶叶、米面制品等五类食品以及挂牌督办的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开展整治;此外对复混肥料、眼镜、建筑外窗、小型断路器、瓷质砖等属于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产品也要集中开展质量专项整治。

  通过整治,各乡镇辖区内,凡属国家质监总局明确的“十类重点整治产品”、省质监局和市政府明确的重点产品,其监督抽查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相应产品的无证生产问题,不得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到今年年底,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必须要100%摸清底数,100%建立质量档案;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提高,其中省挂牌督办的再加工纤维及其制品,其监督抽查合格率水平要明显提高;属于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管理的企业应100%取证;已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考核要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其它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要符合专项整治考核规定的要求;备案的企业标准应100%进行复审;新获证产品应确保100%监督抽查1次;取缔产品制假制劣窝点,关停无证生产加工企业;切实解决家具等五类产品中甲醛、苯、重金属、有害芳香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

  省质监局确定的5类重点整治食品还要达到5个100%:即生产加工企业必须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无证生产企业必须100%查处;持证企业和列入监管范围的小作坊必须100%建立并执行原辅料进货索证索票、使用添加剂备案等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必须100%摸清底数并建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列入监管范围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建档率、目录监管率及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率必须达到100%。

  (三)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严格按照《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基本要求》进行生产销售;引导食品小作坊经营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落实分片负责制,加强巡查、抽查等日常监管,探索建立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长效监管机制。

  通过整治,促使食品小作坊做到:证照齐全,生产环境整洁卫生,“五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和不合格品处理销毁制度)上墙,“三帐”(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台帐、不合格品处理销毁台帐和产品销售台帐)规范,“一盒”(法律、法规、标准、产品和原辅材料检验报告等)齐备,食品生产加工操作人员均持有健康证等。同时“食品小作坊”质量安全整治还要严格按照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进行,并达到其规定的预期工作目标。

  (四)继续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工作。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确定的重点专项整治产品目录基础上,按照《2008年温州市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列入市重点产品目录的人民币伪钞鉴别仪行业集中开展整治。

  通过整治,要彻底摸清人民币伪钞鉴别仪行业生产企业底数,并建立相应质量档案;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生产企业100%取证;已取证企业的生产条件要基本符合发证的规定要求;已售出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召回(或进行技术处理);行业性的、主观故意的偷工减料生产行为基本得到有效遏止。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方案制定阶段(4月25日前)

  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整治办)要及时制定重点产品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整治目标任务和整治重点。对列入2008年温州市区域性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重点产品目录的产品行业(再生纤维、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干制海产品),县整治办还必须制定单一产品的整治实施分方案;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情况,也要制定辖区内单一产品的整治方案或质量整治工作推进计划并于4月23日前上报县整治办(联系人:李忠波,联系电话:64837916,传真64837999)。

  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引导,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支持并共同参与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实施、集中整治阶段(4月26日至11月30日)

  各乡镇要积极开展并主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属国家质监总局明确的“十类重点整治产品”、省质监局和市政府明确的重点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及食品小作坊进行普查建档,并按要求对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类,实施分类监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各项整治。其中,国家质监总局明确的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在9月初基本完成,10月上旬前全部结束。此外,根据省质监局的统一部署要求,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清新居室”、“平安六一”、“健康穿着”、“放心饰品”和“呵护民生”等专项执法行动。

  (三)自查总结、考核验收阶段(9月上旬至12月15日)

  各乡镇要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自查总结,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整改提高;在整治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国家质监总局第一批五类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自查总结材料和全年整治工作的自查总结材料,要分别于9月5日、12月1日前报县整治办,县整治办将适时组织检查和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周密部署。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县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工作到位,严格按照省市关于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工作机构,制定整治方案或整治工作推进计划,将整治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位,确保整治措施切实可行,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二)重拳出击,务求实效。继续坚持2007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采取的“抓协调,促平衡”、“抓基层,促落实”、“抓督查,促进度”、“抓难点,促突破”和“抓宣传,促氛围”等方法。在整治中,要统一行动,重拳出击,依法取缔制假制劣窝点,铲除不安全产品的生产加工源头。对发现的有证有照企业造假的,有关部门予以吊销相关证照;对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移交卫生、工商部门处理。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加大查处案件力度,落实“四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产品质量不达标不放过、处罚教育不到位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四个一律”(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关闭,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查实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一律严惩、曝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倒查)。符合移送条件的案件,坚决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此外还要建立名优企业联系制度,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机制,加强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保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坚决遏止制假违法行为。

  (三)堵疏结合,规范提高。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要和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充分结合,一边抓专项整治,一边抓提升、培育。不断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手段,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实施科学监管;积极引导行业发展,帮助行业制定发展规划,争创区域名牌。

  (四)强化宣传,加强信息报送。要注重宣传工作的计划性、整体性,既要加大对伪劣产品和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又要大力宣传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产品安全意识。切实做好专项整治行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各乡(镇)要指定专人,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在每月24日前将专项整治相关统计报表及工作进展情况的文字材料报县整治办,并及时报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重大信息。

  (五)督查推进,确保落实。对属国家质监总局明确的“十类重点整治产品”、省质监局和市政府明确的重点产品的部分产品乡镇(行业),县整治办将抽调有关人员组成整治工作督查组,按季度对重点乡镇、重点行业整治进展情况进行督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各地改进工作。各乡(镇)也应根据当地实际,定期对本辖区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自查分析,寻找差距,改进提高,确保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主题词:经济管理  质量  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4月19日印发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angnanxian/20210530/139350.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