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苍南县教育局
关于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的有关精神,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利用5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以“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为原则的教师岗位大练兵,以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人才保证。
二、活动内容
(一) 开展以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坚持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倡导“敬业、爱生、奉献”精神,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使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关爱教师的氛围,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要提供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时空,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场所,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
具体措施:
1. 积极开展暑期师德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培训要突出重点,周密部署,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确保教师参训率100%。
2. 开展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校(园)长和师德楷模的评选活动,制定好评选细则,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工作,并在暑期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报告,树立师德楷模,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3. 强化师德考核和经常性督查制度。要把教师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工作,督查的重点为教师有偿带生和上班时间炒股、玩游戏、看影视片等违规行为。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组织实施,各学区、学校具体落实。
(二) 开展“读好书、促发展,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
在5年的时间里,分批推荐100部教育理论书籍供全县教师选读(参考书目将在苍南教育网公布),营造读书氛围,创造读书条件,养成读书习惯,享受读书快乐。积极倡导教师开展专业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提升教师的思维品位、精神品位、人格品位和文化品位。
基本要求:
省市重点(示范)学校:教师每年阅读教育理论书籍5本,每本理论书籍要求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学校在网络主页或校报、校刊上开设读书专栏;每年举办全校读书心得交流会6次。
城镇学校:教师每年阅读教育理论书籍3本,每本理论书籍要求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有条件的学校在校网络主页或校报、校刊上开设读书专栏;每年举办全校读书心得交流会4次。
农村学校:教师每年阅读教育理论书籍2本,每本理论书籍要求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学校每年组织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会2次。
具体措施:
①县教育局在苍南教育网上设立教师读书专栏,专门发表教师读书随笔和读后感;定期推荐(每学年20本)教育理论书籍供全县教师选读。
②县教育局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校长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形式包括:读书演讲会、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征文、书香之家展示、读书论坛等。
③各学校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落实读书计划,每学期完成2学分读书任务。
④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教师书吧等建设,为教师提供读书活动场所,购置一定数量的书籍供教师阅读。成立读书会或读书俱乐部,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好书推荐演讲、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搭建教师阅读交流的平台。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三)深入开展“教育博客”活动。
鼓励广大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站,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博客,展示个人风采,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学校要为教师的博客建设创造条件,把教师博客建设情况及努力程度作为预测和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基本要求:
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开设个人博客的教师比例2007年需达到30%以上,往后每年增加10%;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10篇。
城镇学校:开设个人博客的教师比例2007年需达到20%以上,往后每年增加10%;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6篇。
农村学校:开设个人博客的教师比例2007年需达到5%以上,往后每年增加10%;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4篇。
具体措施:
①进一步提高“苍南智客网”的办网水平,不断充实和改善“苍南智客网”版面内容,努力使苍南智客网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交流、创作的平台。
②县教育局定期举办教师博客大赛、博客沙龙、博客论坛;推荐优秀教师个人博客参加市级评比活动。各学区、学校要做好推荐和报送工作。
③强化博客管理,每年6月开展教育博客专项检查,统计数据,进行通报。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四)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全县继续以学科中心组为活动载体,继续完善教研员蹲点制度、学科联片教研制度、学科共同体制度等,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并行,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学校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研讨要常规化,采取案例讨论和行为跟进结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在实践反思中提高教师实际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
1、省市示范(重点)学校开展两周一次的教研组备课活动。
2、城镇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人员的教研活动。
3、农村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次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具体措施:
1. 建立与完善适应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民主、开放、有效的校本教研机制,加强校本教研基地建设,创建主体多样的学校发展共同体。
2.各学校要大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修订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研组活动计划和规划。
3. 发挥示范性校本教研基地的辐射作用,定期举行主题性校本教研联谊会活动,丰富教研载体。
4. 通过定期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督导评估(每两年一次),优化教研形式,提高常态化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
5.教研员联系一个校本教研基地,深入一个教研组,在加强研究与指导力度的基础上,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五)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
通过师德、教育政策法规、新课程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优化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基本要求:
1、教师校本培训每年至少应取得24学分,而且每校每年必须有90%以上的教师完成校本培训24学分。
2、已具备校本培训资格的学校要切实组织好校本培训,科学制定校本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并按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学论文发表、获奖,教学技能竞赛,课题研究,课堂实践,课题研讨等方面核定继续教育学分。
3、未具备校本培训资格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资格认定,规范校本培训活动。
4、县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校本培训检查、考核工作,做好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核实学分等工作。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六)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教师、学校领导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特别是要加强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新教师等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措施:
1、制定《苍南县“十一五”教师教育规划》,对全县“十一五”期间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教师培训做出科学的规划。
2、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培训。举办好校长研修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级领导后备干部培训班和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
3、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举办各学科高级研修班和骨干教师研修班,每学年培养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实施名师教育硕士工程。与东北师大联合举办教育硕士班,切实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速度。
5、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每位班主任必须经过30学时的培训。举办班主任高级研修班、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班主任任职培训班,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的班主任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6、加强新课程培训。举办新课程培训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7、加强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每年新教师必须接受300学时的试用期培训。举办新教师论坛、新教师才艺表演、新教师教学技能比武等,试用期培训结束进行教坛新苗评选。
8、实施幼儿教师学历提升工程。由苍南电大举办幼儿教师学历提高班,加强幼儿教师的学历进修,提高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同时,定期举办幼儿园长研修班,切实提高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水平。
9、切实加强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培训。把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师资水平。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学生科、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
(七)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
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未满3年的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内容为三字(粉笔字、钢笔字、电脑文字录入,其中体育教师为钢笔字、口令队形队列广播体操、耐力素质,音乐教师为钢笔字、声乐、键盘;美术教师为钢笔字、写生、毛笔字)、三课(备课、说课、上课)、三项(课件、命题、写教学反思,其中体育教师为课件、写评价方案、写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课件、写活动开题报告、写教学反思),引导新教师站稳讲台,尽快达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省市重点(示范)学校:每年所有的新教师达标。
城镇学校:每年有超过1/2的新教师达标。
农村学校:每年有超过1/3的新教师达标。
具体措施:
1. 加强专项培训。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结合新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开展三字、三课、三项的专题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通过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形式组织三课、命题和写教学反思的专题培训。
2. 积极自我研修。每位对象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三字”、“三课”、“三项”的自我研修。
3. 严格组织考核。每年的5月~6月,由县教育局组织三字、三课、三项的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10%以内)、合格和不合格三档。5月份考核“三课”和写教学反思,6月份考核课件制作、学科期末命题和“三字”。课件制作要求现场制作,命题考核要求出一份所教学科年级期末试卷,“三字”要求现场各书写一份指定内容的作品。新教师基本功达标者发给达标证书。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教研室、信息中心、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八) 开展中老年教师(40周岁以上)基本功升级活动。
用5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县中老年教师(1967年7月31日以前出生)基本功进行升级考核,考核内容为公开课、课件制作、评课、写教学论文或案例四项。同时,还要完成以下十项中的五项:⑴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⑵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研训活动,出勤率达90%以上;⑶每学年听课20节以上;⑷每年撰写教后感或教后反思10篇共2千字以上或经验总结1篇1千字以上;⑸校级以上讲座或经验介绍;⑹与年青教师结对或指导年轻教师执教公开课;⑺校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评比获奖;⑻课题成果获奖;⑼辅导学生在学区级以上获奖;⑽评上校级以上先进或年度考核优职。通过基本功考核,引导中老年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每年有超过1/5的中老年教师达标。
具体措施:
1. 加强专项培训。每年的9月-12月,县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一次课件制作、上课、评课、教学论文(案例)撰写专题培训和研修活动。
2.定期举办针对中老年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举办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举办各学科中老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组织优秀中老年教师送教下乡,开展面向中老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各类专项评比,开展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比活动。
3. 开展校本研修。各中小学要组织开展专项的中老年教师基本功升级相关的校本研修活动。
4. 严格组织考核。每年的5月~6月组织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学校负责,考核结果分优秀(10%以内)、合格和不合格三档,考核结果由学区、直属学校于每年7月10日前报县教育局备案。公开课考核内容为“二个一”:备一节课、上一节公开课,课件制作考核内容为现场制作一节课的课件,评课考核内容为听一节课并写出书面评课材料,教学论文(案例)考核内容为交一篇当年撰写的教学论文或案例。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各学校具体落实。
(九) 开展中小学“教学规范达标”活动。
主要内容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评价、研修活动”五项,利用3年时间分阶段进行达标验收。
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并落实市关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评价”的基本规范标准。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备课、上课、命题专项培训,开展农村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命题等专项评比。
2、各学校、学区、县教研室要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各学校、学区、县教研室要根据学校类别、教师年龄段区别对待,每年组织一次赛课活动,新教师参加“合格——达标课”评比,青年教师参加“升格——优质课”评比,中老年教师参加“风格——特色课”评比,骨干教师、三坛、名师参加“无格——创新课”评比。赛课活动可以在教学设计评比或说课评比的基础上进行,还可以延伸到课后反思或教后感。
3、建立相应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学规范”,并对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学规范达标具体验收办法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另行制定。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并组织实施。
(十) 全方位搭建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示范平台。
整合盘活全县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引领、名师示范作用。
具体措施:
1、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苍南县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管理办法》,定期开展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和学科骨干教师评选活动。
2、定期举办苍南教育大讲坛活动。活动内容为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展示、互动研讨等。
3、定期举办名师名校长论坛、校长专题学习会。每年组织一次校长专题学习会和校长论坛,开展一次校长论文评比。
4、建立名师工作室。以市县名师、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对象为领衔,三坛、学科骨干教师为助手,分学科建立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设立一至二个项目,逐层培养学科骨干教师。2007年,建好3个工作室;2008年,建好10个工作室;至2010年,建好30个工作室。
5、开放“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课堂。省市县三坛教师每学期定一周为开放课堂周,打开校际大门,让全县教师跟进“三坛”课堂。
6、组织学科骨干和教坛新苗送教下乡。组织市县学科骨干教师和县教坛新苗,每学期一次到薄弱学校送教下乡活动,帮助薄弱学校学科组建设。
7、发挥中学高级教师示范辐射作用。中学高级教师5年内至少培养2-3名青年教师,每年至少上1节示范课或开1次高质量的专题讲座。
本项内容由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
(一) 明确职责
教师素质年活动实行县校联动方式进行。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素质年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实施,县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制订相关活动方案,并负责协调、研究、指导、评估工作。学区负责所辖学校素质年活动的组织管理。
学校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阵地,全县中小学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实施,各校都要有切合学校实际的素质提升活动具体方案,并分别报学区、县教育局备案。学校要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要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组织好教师开展岗位大练兵,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 加强领导
县教育局成立教师素质年领导小组,加强教师素质教育年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组长:梁峰,副组长:陈显阳、缪仁谷、曾迎玲、陈先葵、林维彬、杨道想,成员:章锦钻、陈长河、沈世全、金李胜、应良勇、洪中林、陈元然、吴连生、陈元松、章显人、陈敬畅、陈君辉、曾瑞青、章小强、沈小玲、杨立先。同时,教育局将建立专家指导组,加强对教师素质年的指导。各学区、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
(三) 强化考核
1. 分级考核。要建立教师素质考核评价验收制度。县教育局负责对学区、直属学校进行考核,学区负责对乡镇中小学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规范化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负责对每位教师的考核。
2. 评估验收。县教育局每年对实施素质年活动的学校进行督查、评估,评选表彰教师素质年活动先进学校和个人,并向市教育局推荐上报先进学校及个人。
3. 结果使用。考核结果列入教师学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从2008年开始,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报晋升职称,不能评先评优。
4、落实经费。县教育局将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教师素质年活动专项经费。
二○○七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教师 素质年 实施意见
县政府、县政协办公室,县人事局、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