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在2010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董庆华
(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这满载希望、收获成果的季节,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第26个教师节。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为苍南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苍南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教师节别有意义。一是县委、县政府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一年来,我县教师享受到了不低于公务员工资平均水平的待遇,在经济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们毕生致力的教育工作点亮了照耀远方的灯塔,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三是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尾年,“十二五”的规划年,在这新旧更替的年份,我们更能规划好心中的教育理想,更容易找到倾泻自己教育激情的一方天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伟大事业。当前,苍南的发展正处在后发崛起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社会转型进步、提升城市文明,都对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步伐,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苍南教育取得的可喜成绩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教育发展紧紧围绕黄寿龙书记提出的“393计划,不断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障碍和难题,使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政府对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决心始终不变,每年教育经费均占财政可用经费的35%左右。今年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安排教育预算8.3亿元,比上年增加10.5%。二是素质教育有了实质性推进。近年来,我县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教育信息化工作、新教育实验活动、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在全省都有较高声誉。特别是高考成绩不断上升,今年高考一、二、三批上线7681人,上线率近80%,比上年提高4.83%。创建省市教育强乡强镇22个,人口覆盖率达77.2%;创建省、市级示范学校,省、市级重点中学,国家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省重点综合高中等48所;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31所,建园率达86.1%。三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进校网布局、校安工程、食宿改造、标准化学校和教育信息化等五大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按“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或重点集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稳步推进布局调整。渎浦小学、民族中学、龙港高中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班主任全员培训。推行校长任期制、任职资格制、后备力量选拔制,推进校长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开展骨干教师菜单培训,举办名师、骨干校长、心理健康教育持证上岗、信息技术、网络管理、教科研知识、班主任专业等培训班。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特级教师等名师数量进一步增加。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拼搏的结果。长期以来,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借此机会,我再次代表县四套班子和全县人民,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重大作用。关于教育发展,中央强调。第一,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未来,超前部署,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第二,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靠教育。第三,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政府的职责。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四,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必将有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苍南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一把手”责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1.突出质量抓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再到普及高中段十五年教育,县委县政府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以非常的勇气、非常的速度,推动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学校间投入的不平衡等因素,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瓶颈”,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们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做好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章。一要夯实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发展教育的基础,如何抓好小学至初中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抓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改进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益。二要创新特色教育。要把握好时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载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根据温州市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结合我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产业调整、升级的要求,重新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我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让所有的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三要扶持民办教育。按照“民办教育”上规模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制和社会力量投资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特别要提倡民办学前教育,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引导民办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要进一步理清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