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2013年苍南县公共卫生工作要点
根据医改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和“健康浙江”发展战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结合省市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公共卫生工作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及全科医师签约服务等,进一步巩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确保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目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合格率≥90%;
2.电子档案管理与老年人:规范化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巩固在85%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70%;
3.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常住人口≥95%、流动人口≥85%;
4.高血压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发现率≥10%;按要求开展分级管理,规范管理率≥60%,服药率≥60%,血压控制率≥60%;
5.糖尿病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发现率≥2.5%;按要求开展分级管理,规范管理率≥60%,服药率≥60%,血糖控制率≥60%;
6.重性精神病病例管理:重性精神疾病发现率≥3‰;规范管理率≥60%;网络输入率≥70%;
7.肺结核管理: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治愈率≥85%;
8.儿童保健: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新生儿访视率≥95%;体弱儿管理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
9.孕产妇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高危孕产妇管理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10/10万;婚前检查率≥90%;
10.全科医师签约:启动全科医师签约服务,要求50%以上的卫生院开展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工作;
11.知晓率与满意率: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88%;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90%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方案和绩效考核制度。县财政局、卫生局联合修订《苍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对“重点项目量化考核”与“整体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下拨公共卫生经费,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制定《苍南县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项目量化及经费补助标准》,实现项目资金与绩效量化考核真正挂钩。各卫生院要制定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及量化考核方案,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使用。
2.全面开展责任医生组团式服务。制定《苍南县社区责任医生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责任医生队伍,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2013年开始,责任医生聘用工作采取“谁聘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聘用工作由10家中心卫生院负责。各中心卫生院按照《苍南县社区责任医生管理办法》规定,经严格审核,按统一格式发文确定片区各卫生院聘用的责任医生名单,并于4月上旬将聘用文件抄送县卫生局计财科和疾控监督科。
3.逐步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制定出台《苍南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各卫生院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逐步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特别是要做好针对居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到2013年底实现本县50%以上卫生院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到2015年逐步覆盖至全体居民。
4.充分发挥指导团队作用。根据《关于成立苍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通知》(苍卫发〔2012〕206号)要求,强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协同县妇幼保健院完善业务指导团队相关工作制度,发挥指导团队作用,使业务指导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5.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根据市、县提出的卫生信息“云计划”项目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管理的通知》,开展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回头看”,全面梳理电子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指导责任医生对居民电子档案进行补充、完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建设。录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将作为“量化考核”及“绩效考核”的主要参考依据。
6.继续做好培训工作。继续落实业务培训和基层督导考核。加大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行分层培训指导。继续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基层复合型公共卫生骨干培训班和城乡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训班;组织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岗位培训、妇幼保健知识和社区责任医生培训等工作。
(二)巩固卫生应急创建成果
1.开展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进一步巩固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开展全县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对能力评估内容逐一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努力改进提高。巩固应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2.加大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演练。结合卫生部《2011-2015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内容,制定出台《卫生应急大比武大练兵工作计划方案》。举办1-2期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举行1-2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水平。各单位要继续开展1次针对性强的应急演练,培训和检验应急队伍,提高实战能力。做好演练评估工作,着力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物质、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完善应急监测、预警、沟通机制,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及时处置。认真做好节假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和救灾防病工作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确保一旦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三)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开展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培训,接种岗位持证上岗达100%。全面推进规范化门诊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各接种门诊基本完成规范化接种门诊(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