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基层单位:
为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和群众环境权益,根据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制定的《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试行)》(浙环执法发[2012]10号)(以下简称为《报告制度》)、《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试行)》2013年修订内容及市局《关于切实加强2014年度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工作的通知》(温环监察〔2014〕1号)的要求,结合我县环境安全工作实际,现就加强我县2014年度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排查对象
《报告制度》中所指的环境安全隐患包括环境风险源和环境安全次生风险。
(一)生产、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产生危险废物或者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环境风险源:
1、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准保护区范围内的;
2、位于饮用水取水口上游,与取水口之间有连接水体,可能对取水口水质产生影响的;
3、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附近的;
4、位于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附近的;
5、卫生防护距离或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
6、列入省级以上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名单的;
7、列入省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
8、安监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
9、其他可能对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
上述1—4条规定的区域为环境敏感区域。
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尾矿库也作为环境风险源。
(二)在前3年度曾经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应作为环境风险源。
(三)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后,有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为环境安全次生风险。
二、排查内容及频次
县大队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全县范围内的环境安全隐患专项稽查行动;各中队在2014年1月22日前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专项检查,并向县局上报本辖区的《2014年环境风险源名录》;对辖区范围内环境风险源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定期巡查。对定期巡查中收集的建设项目等相关信息,要有针对性的对环境安全敏感区域进行抽检,确定新增的环境风险源,对环境风险源的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填写《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附表1)和《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附表2),完善并形成环境风险源台账及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现场下达《现场监察意见书》,要求环境风险源单位限期整改,在整改完成时进行复查,填写《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
各地要开展边界区域互查。相邻行政区域的环境监察机构对交界地区的环境敏感区域进行排查,确定环境风险源的分布。对于边界区域互查中发现的环境风险源,排查单位应立即上报大队,由大队通知有管辖权的环境监察机构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环境安全状况核查。属于新增风险源的,核实填写《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属于已有风险源的,填写《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形成环境风险源档案。有管辖权的环境监察机构不配合检查的,报共同的上级环境监察机构进行调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由有管辖权的环境监察机构以书面形式提出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并进行复查,并将整改情况通报相邻行政区域的环境监察机构。市支队及县大队每年至少开展1次边界区域互查,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不定期开展边界区域互查。
环境风险源企业在2014年1月份完成自查后,向当地环境监察中队上报《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自查完成后应进行书面记录,形成环境安全风险源管理台账。各环境监察中队要督促本辖区范围内的环境风险源企业定期对企业的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自查。
三、报告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各基层单位必须建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环境风险源名录;2.所有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其中大队需对辖区范围内所有环境风险源进行书面存档,对所辖范围内的所有环境风险源进行电子存档;3.所有环境风险源企业的定期巡查记录;4.专项检查、专项稽查工作方案、工作总结。
(二)有关附表填写中需注意
1、关于《环境风险源名录》(附表3)的填写
(1)风险源名录的填写可根据《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附表1)、《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附表2)上的内容,尽可能将企业基本情况、安全敏感区情况、应急体系建设情况以及环境污染危险源情况填写详细。
(2)各中队环境风险源的数量是根据上报的《环境风险源名录》中企业的家数进行统计,环境隐患数是针对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及环境污染危险源的整改要求的数量进行统计的。各地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整改要求的条数,督促企业尽快完成相应整改。
(3)注意停产企业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停产企业存在着恢复生产的可能性,所以应对企业做好摸底工作。关停企业应填写关停时间。
2.关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季报表》(附表5)的填写
(1)在“本季排查情况”一栏中,“大队定期巡查数”是指对所在地所有风险源检查的轮数,一般大队定期巡查次数”<“检查企业家次”。
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数”、“完成整改数”应与下表中“本季度环境安全隐患新增情况”及“本季度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完成情况”栏中的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环境安全隐患数量一一对应。隐患数的统计方法同《环境风险源名录》。
(2)“本季度环境安全隐患新增情况”一栏中,仅填写本季度新增隐患的情况;“本季度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完成情况”一栏中,仅填写本季度完成隐患整改的情况及其他有变化的情况。在年初的《环境风险源名录》及前几个季度季报表中已报的环境安全隐患不能作为本季度新增环境安全隐患,不可重复上报;在前几个季度季报表中已上报完成整改的隐患亦不可在本季度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完成情况”中重复上报。
(3)“新增环境风险源季报表”中的新增企业,为该季度发现的、在年初《环境风险源名录》中未上报的企业,企业情况应根据“环境风险源名录”的要求进行详细填写。
四、报告时间
各地本辖区的《2014年环境风险源名录》于2014年1月22日上午11:30前上报县大队。
2014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季报统计前一季度末月23日至本季度末月23日期间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信息。各中队于本季度末月23日上午11:30前报送,暨2014年3月23日、6月23日、9月23日、12月23日上报季报。各中队汇总本辖区内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分别以电子和纸质文本形式发至县大队。
五、高度重视,及时督察
各地要充分认识实施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始终将隐患排查作为环境应急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大对隐患整改的后督察力度,重点检查企业的整改效果,防止隐患反弹。对未能及时开展隐患整改的企业,尤其是2013年已排查出隐患的企业,要采取更加严厉措施,督促企业尽快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联系人:李 耀电话:18066261507、64760471(传真)
邮箱:289453180@QQ.com
附件:1、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
2、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
3、环境风险源名录
4、新增环境风险源季报表
5、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季报表
6、2013年底未完成整改的重点安全隐患表
苍南县环境保护局
二O一四年一月十五日
附表一: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表
企业情况 | 企业名称 | 所属县市 | ||||||
地址 | 经纬度 | |||||||
生产情况 | □生产正常□停产 最主要的三种产品:(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产量为上一年度年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 | |||||||
危险化学品 | 储量最大的三种危险化学品:(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危险化学品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危险化学品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危险化学品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 |||||||
应急物资 | 储量最大的三种应急物资: 应急物资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应急物资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应急物资名称:日常最大储量: | |||||||
污染物 | 废水 | 污染因子为(填写最主要的三种): □纳管,纳入污水处理厂,□未纳管,受纳水体为 | ||||||
废气 | 污染因子为(填写最主要的三种): | |||||||
固废 | 危险废物(填写最主要的三种): □危险废物去向 | |||||||
环境风险源种类(可多选)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是:(名称) □否 | ||||||
饮用水取水口附近 | □是:(取水口名称、距离) □否 | |||||||
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 | □是:(名称、距离) □否 | |||||||
人口集聚区 | □是:(名称、人口数、距离) □否 | |||||||
卫生或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单位 | □是□否 | |||||||
省级以上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 | □是□否 | |||||||
省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 | □是□否 | |||||||
重大危险源 | □是□否 | |||||||
曾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 □是:(发生事故年月) □否 | |||||||
其他 | ||||||||
环境风险 防控制度 | 应急预案 | □有 编制情况:□规范□不规范,备案情况:□是□否 □无 | ||||||
应急预案演练 (统计前12个月) | □有开展 时间为:年月,总结情况:□有□无 □没有开展 | |||||||
应急物资管理 | □规范 □不规范 | |||||||
应急救援力量 | □专职队伍□兼职队伍□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无 | |||||||
环境安全培训 (统计前12个月) | □有开展 时间为:年月,总结情况:□有□无 □没有开展 | |||||||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 □有机制,台账情况:□健全□不健全 □没有机制 | |||||||
整改要求及完成 期限 | (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
环境污染危险源防治措施 | 污染治理措施 | 雨污分流 □是□否 | ||||||
生产废水总排口监视装置 □有□无 生产废水总排口切断装置□有□无 | ||||||||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不正常 废水日常排放情况: | ||||||||
有毒气体□有 □无 有毒气体泄漏预警和切换装置□有 □无 | ||||||||
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不正常 废气日常排放情况: | ||||||||
危废存储□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处置单位□有资质□没有资质 | ||||||||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有,□可□不可接入废水处理设施 □无 | |||||||
事故废水应急池□有,个数为个,总容量m3, 应急池容量和现场管理是否满足应急要求:□是□否 □无 | ||||||||
危化品罐区切换阀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 ||||||||
厂区雨水口、冷却水口应急阀门 □有,□规范□不规范 □无 | ||||||||
危化品罐区围堰□有 □规范□不规范 □无 | ||||||||
散装危化品专用仓库□有,□规范□不规范 □无 | ||||||||
整改要求及完成期限 | (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调查日期:企业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
附表二:
环境风险源检查情况表
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事由:
企业档案 | 企业名称 | |||||
所属县区 | 法人代表 | |||||
地址 | ||||||
环保管理人 | 联系电话 | 经纬度 | ||||
生产情况 | □生产正常□停产 | |||||
环境风险防控制度 |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有 编制情况:□规范□不规范,备案情况:□是□否 □无 应急预案演练:□有开展 时间为:年月,总结情况:□有□无 □没有开展 应急物资管理:□规范□不规范; 应急救援力量:□专职救援队伍□兼职救援队伍□专职救援人员□兼职救援人员 □无; 环境安全培训:□有开展 时间为:年月,总结情况:□有□无 □没有开展;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有机制,台账情况:□健全□不健全 □没有机制 | |||||
整改要求及完成期限:(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
环境污染危险源防治措施 | 存在环境安全隐患: 雨污分流□是 □否 生产废水总排监视装置□有 □无 生产废水总排切断装置 □有 □无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 □不正常 废水日常排放情况: 有毒气体□有 □无,毒气体泄漏预警和切换装置□有 □无 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不正常 废气日常排放情况: 危废存储□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危废去向处置单位□有资质□没有资质 初期雨水收集系统 □有,□可□不可接入废水处理设施 □无 事故废水应急池□有,个数为个,总容量 m3, 应急池容量和现场管理是否满足应急要求:□是□否 □无 危化品罐区切换阀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厂区雨水口、冷却水口应急阀门 □有,□规范□不规范 □无 危化品罐区围堰□有 □规范□不规范 □无 散装危化品专用仓库□有,□规范□不规范 □无 | |||||
整改要求及完成期限:(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
历史隐患整改完成情况 | (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
检查小结 | 本次检查新发现环境安全隐患处,企业完成历史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处; 其他事项:(注:如不够请另填一表附后) |
企业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