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温教研〔2013〕97号)精神,深化我县教科研专题月活动,深入开展以推进“学本课堂”建设为主题的观课议课、团队研课、主题论坛、课题研究、教研联盟等系列活动,全面践行“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实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领会“学本课堂”的本质内涵
1.“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打造“学本课堂”是“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愿景与目标。推进“学本课堂”建设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2.通过开展以推进“学本课堂”建设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让广大教师明白: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情研究,要引导教师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努力体现“设计好学习、组织好学习、引导好学习、帮助好学习、导评好学习”的思想。
二、牢固树立“学本课堂”的新型教学观
1.转变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观。要努力变当前“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满堂播放”的课堂为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课堂;变单一、单向、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堂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堂;变“教为中心,以教定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观为“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2.确立“学本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课堂评价为导向,促进学生学习的整体优化,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努力实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变革目标。
3.落实“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观。根据“学本课堂”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要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训练等环节中,逐步渗透“学为中心”的思想,努力体现“关注学情,研究学习,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改变一点点,一点点的改变”的思想。如,改变备课方式、编写校本化作业本、开展有效辅导与训练活动等。
三、明确构建“学本课堂”的基本要求
1.在组织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等环节前,教师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1)关于“为什么学”:在教学时,教师应思考“为什么学习这一课题(或课文)?”就这一课题而言,教师要明白“本课题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题在知识和技能以及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是什么”,要清楚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2)关于“学什么”:从本课题的一般学习内容及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去考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关键点是什么以及学习的难点、疑点在哪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要懂得取舍。(3)关于“怎样学”:这是一个思考教学策略问题。总体来说,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先考虑学的程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有效引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整合课外的扩容学习方式。(4)关于“学得怎么样”: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如对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疑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适当破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是否有所长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学生学完本课题后,能否较好地回顾其重点知识和技能,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 上一篇:关于发布雨雪冰冻天气预警的通知
- 下一篇:关于加强中小学转学管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