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局属各单位:
《苍南县林业局2014年“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苍南县林业局2014年“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
主题词:林业平安林区创建通知
抄送:市林业局,县委办、县府办、县平安办,各乡镇人民政府,蒋献生副县长。
苍南县林业局办公室 2014年5月4日印发
附件:
苍南县林业局2014年 “平安林区”创建活动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县“平安林区”建设,确保2014年林区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严防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及森林案件的发生,有效维护林区的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苍南县委建设“平安苍南”领导小组文件《关于印发<苍南县“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苍平安[2014]3号),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平安苍南”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确保我县林业“创业创新、兴林富民”主题活动顺利进行,制订苍南县林业局2014年“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建设“平安苍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生态安全、求林区稳定、促林业发展”这一大局,按照“抓基层、强基础,抓队伍、强能力,抓责任、强管理,抓宣传、强素质”的总体要求,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林区创安工作,进一步扩大“平安林区”创建工作范围,不断推动“平安林区”建设向基层农村和单位延伸和深化,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防控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以赴确保林区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把2014年度“平安林区”创建活动融入到我县“平安苍南”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扩大创建范围,丰富创建载体和内容,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和成效,不断推动“平安林区”建设向基层农村和单位延伸。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健全服务、严打整治、规范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涉林案(事)件、森林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强化镇(乡)、社区和林区基层单位的创安意识,使林区创安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更加落实,林区社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林区”创建各种保障机制日趋完善。确保2014年全县“平安林区”建设各项指标良性发展,通过省厅的验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明显提升。主要工作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防乱捕滥猎、防乱征滥用林地的工作机制,把“平安林区”创建活动深入到基层,形成全社会重视稳定、齐抓共管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是林区治安形势良好,涉林刑事案件零增长,涉林刑事案件侦破率达到95%以上,涉林行政案件查处率在98%以上。不发生盗滥、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立方米以上或幼树2500株以上,毁林开垦、非法占用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200亩以上的案件。不发生严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
三是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年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每10万公顷20次以内,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以内,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扑救人员伤亡事故。
四是林区社会稳定,群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满意。涉林信访回复率达95%以上,山林纠纷调处率在95%以上,化解山林纠纷积案2/3以上,继续抓好“禁种铲毒”工作,维持我县近几年毒品原植物“零种植”的目标,严防发生进京、进省政府的信访事件,严防涉林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林业生产责任事故。
五是科学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有效遏制林业生物灾害扩散蔓延。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逐步扭转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到2014年年底努力实现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指标考核等次“优秀”以及辖区无发生松材线虫疫情或一旦发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
六是提高资源管护水平。确保凭证采伐率达95%以上,木材加工企业凭证加工率95%以上。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对被发现的违法征占用林地行为或被被上级部门督查的案件查处及时,严禁发生公路“三乱”行为。提高护林队伍建设水平,做到护林组织健全,人员、报酬、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单位内部综治工作。各单位,包括国有林场、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单位要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根据“平安林区”创建目标,抓好贯彻落实,认真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平安林场”创建工作。要不断强化创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立足自身条件,发挥自身职能,妥善解决好单位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问题,防止把矛盾和问题推向社会。
(二)建立健全林区创安制度,切实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着力在“提高五个能力、推进五项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推进我县“平安林区”建设。
1、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兴林富民工程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加大对发展林业的扶持力度,调动广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防乱捕滥猎、防乱征滥用林地的工作机制。要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兴林富民工程建设,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林农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和谐。
2、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推进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基层森林消防组织创建活动,通过农村基层森林消防组织建设,真正把防范措施和责任落实到源头,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具体要做到八个落实:即村级森林消防组织机构落实;村级森林消防领导责任人落实;家庭式群众护林责任制度落实;村级义务森林消防队及人员落实;群众森林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森林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村级森林消防有关制度落实;乡与村、村与村联防护林落实。建立森林火灾防范体系,严格野外火源管理,普及宣传森林消防知识,落实对痴呆傻人员的监管措施。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和特定的野外用火高峰,调整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加强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的监管。要全力抓好森林生物灾害的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以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重点,加大检疫执法和检疫监管力度,以实施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为突破口,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大力推进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
3、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认真排查分析林区犯罪动态、涉林矛盾纠纷等苗头性、预警性的不稳定因素,积极研究解决侵害林农权益、破坏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保障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推行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依法治林力度。
4、提高防范处置能力,推进护林消防队伍建设。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防扑火的物资贮备,每个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乡镇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必须有一支以上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并进行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每个村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护林员,切实担负起森林防火、生态公益林管护、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职能,做到人员、报酬、制度、责任四落实。要积极推行森林消防护林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化解森林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