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分块 | 序号 | 主要工作 | 责任线办 |
主 要 指 标 | 1 | 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 经济发展办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 经济发展办 | |
3 | 农民人均收入增8.5%以上,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经济发展办 | |
4 | 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 | 经济发展办 | |
5 | 外贸进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经济发展办 | |
6 | 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 ||
坚 持 产 业 立 镇 夯 实 经 济 发 展 基 础 | 7 | 全力开展“精准招商攻坚行动”,完善“领导带动、上下联动、全员推动”大招商机制,组建班子领导“一对一”服务专班,确保引进的6只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辟新上项目“绿色通道”,坚持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和全程服务,营造高效的招商服务环境。 | 经济发展办 便民服务中心 |
8 | 精准产业定位,借助闲置厂房、余缺厂房激活行动,全面盘活存量资源,以优质杭迁企业、高科技创新企业和智能制造行业为招商主攻方向,加大融杭招商力度。建立招商信息库,力争引进工业项目8只以上,服务业项目2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只以上。 | 经济发展办 | |
9 | 高度重视诸商宝贵资源,实施乡贤回归计划,倡导乡贤“反哺”家乡。 | 经济发展办 驻村指导中心 | |
10 | 吸引在外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培育青农创客助力乡村发展。 | 经济发展办 农业农村办 | |
11 | 做好鞋业产业园区用地规划,引进一家意向牵头建设单位或确定政府有关平台作为项目建设单位 | 经济发展办 | |
12 | 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智能化,力争完成2家传统机床、机械企业“数字化”车间改造,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变。 | 经济发展办 | |
13 | 全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育”计划,按照“高精尖缺”“急需紧缺”“本土实用”导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广纳英才,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以上。 | 党建办 经济发展办 | |
14 | 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开启精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中高端农业发展新模式,打造姚江南域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 农业农村办 | |
坚 持 镇 村 统 筹 构 建 全 域 美 丽 格 局 | 15 | 加快构建和完善集镇区域,全面规划生态城镇建设。依托“十个一”标准,围绕“六美”目标,完成“美丽城镇”达标乡镇创建。着力完善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商贸综合体建设,全面打造一站式消费平台。 | 村镇建设办 |
16 | 谋划实施汪王工业园区、下四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职工宿舍公寓联建工程,实施经营强村消薄举措。 | 农业农村办 村镇建设办 | |
17 | 建立健全集镇管理制度,依托“四个平台”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深化开展“五乱”整治,持之以恒实施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 | 综合信息指挥室 综合行政执法办 | |
18 | 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优化污水管网布局,提升控源、截污、治废能力,重点加大对雁宿湖、直埠南渠等集镇水域的管理力度。 | 村镇建设办 农业农村办 | |
19 | 扎实做好防汛工作,投资3000万元开展重点渠道加固提升、山后湖陈潘电排站重建、红坞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防洪排涝项目。 | 农业农村办 | |
20 | 抓好“无废城市”创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落实“土地双保”任务,巩固平原绿化成果;持之以恒“治危拆违”,全面推进赵源村连片危房整治。 | 村镇建设办 | |
21 | 以“五星达标、3A争创”为引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力争“美丽乡村”全域化,创建3A级景区村1个。 | 党建办 社会事务服务 管理办 | |
22 | 依托村村联盟、村企联盟新模式,优化资产、资源、资金配置,打好村级“消薄清零”攻坚战,力争引进落地村级农业项目3只。加快培育现代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200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 | 农业农村办 | |
坚 持 民 生 保 障 共 建 共 享 幸 福 姚 江 | 23 | 大力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投资1220万元实施叶晓北路、三姚线大中修及农村联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切实完善地质灾害点位治理,确保群众日常出行安全便捷。 | 村镇建设办 |
24 | 着力推进乡村星级农贸市场建设,投资270万元实施姚公埠、墨城坞菜场提升工程。 | 驻村指导中心 | |
25 | 优化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3个。充分发挥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服务综合体作用。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健全村级“关爱互助基金”管理使用制度。扎实开展“最美姚江人”评选,营造“学最美、争最美、做最美”的文明风尚。 | 宣传线 | |
26 |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推进武装工作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完成年度征兵任务。 | 武装线 | |
27 | 加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及“一证通办”,切实完善“就近能办”保障机制。 | 便民服务中心 | |
坚 持 民 生 保 障 共 建 共 享 幸 福 姚 江 | 28 | 构建医养结合养老体系,推广应用5G远程会诊新模式;投资160万元优化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发动乡贤、社会贤达等捐资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学在姚江”教育品牌。 | 社会事务服务 管理办 |
29 | 规范社会救助,持续加大对辖区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做到应救尽救、精准救助。 | 民政线 | |
39 | 优化宅基地配置,投资2000万元实施巨堂村、祝谢村、直埠社区、新桌山村、汪王村、赵源村保障房建设三年工程。农村保障住房建设三年工程。 | 村镇建设办 | |
31 | 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与排查整治工作,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确保全镇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 应急管理办 | |
32 |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平安姚江”建设水平。 | 社会治理办 | |
33 | 推广应用“5+X”社会组织标准化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姚江特色的先锋预备队。依托“渔橹山”平安护航队和“朱公湖”公益服务队,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服务联动、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服务创新体系。 | 党建办 社会治理办 | |
34 | 切实抓好初信初访工作,积极寻求信访积案化解路径,健全“大调解”体系,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 | 社会治理办 | |
35 | 着力提高乡镇应急管控水平,完成应急管理站和综合消防应急救援站建设,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应急救援圈。 | 社会治理办 消防站 | |
36 | 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 经济发展办 | |
37 |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 社会治理办 | |
迸 发 新 活 力 构 建 党 建 大 格 局 | 38 | 全面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依托政治表现清单,强化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努力打造“规矩型干部、先锋型党员”。 | 党建办 |
39 |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传播姚江“好声音”。 | 宣传线 | |
40 |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政协工作,发挥工青团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全面发展。 | 人大,政协, 妇联,团委 | |
41 | 提炼深化“1+N”大党建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党委委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农村党员“五带头”深化日常表现量化管理制度,有力开展“五星双强”、后进村整转等工作。 | 党建办 | |
42 | 切实用好在外乡贤、返乡干部等资源,以“德高望重的本土精英+功成名就的外出精英”为主体,加强农村基层“四大员”建设,协同助力村级中心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 党建办 | |
迸 发 新 活 力 构 建 党 建 大 格 局 | 43 | 提质党员干部服务中心工作能力,提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储备素质,重点培育主职干部“一肩挑”人选。 | 党建办 |
44 | 完善各类考核培训,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工作机制,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线办团队式作战、驻村团队化运作、年轻干部素质工程培训等效能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并心合力”。 | 党建办 | |
45 |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正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四风”老问题、剑指“四风”新动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 纪检线 | |
46 | 巩固农村作风巡察成果,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推动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靶向治疗农村“小微腐败”,标准打造“清廉姚江”。 | 纪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