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群众“有水喝、喝好水”,根据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落实饮用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着力开展石壁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从水源地实际和短板出发,提出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一定前瞻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切实增强目标的可实现性和水源保护的实际效果。
2.建管并重、防治结合。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污染治理控制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点源治理与面源综合治理相结合,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
3.凝聚合力、统筹协调。健全有效的部门联动及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分工合作,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做到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与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做好水源地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石壁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总体目标,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供水水质稳定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对水源地实施全方位监控和规范化管理。
二、建设任务
(一)加强水量调用体系建设,确保水量安全可靠
1.优化水量调度方案。按照现状用水需求、预测可供水量以及实际来水条件,结合陈蔡水库、石壁水库“一源一备、互为备用”的供水优势,做好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期间石壁水库作为主水源的应急调度方案以及开化江应急备用取水保障工作。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完工后,研究编制陈蔡水库、石壁水库饮水保供联合调度方案,确保城南、城北、东白湖水厂的原水供应安全。
2.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城乡供水管网改造,降低原水输水损失率和制成水供水管网漏损率,确保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实施开化江备用泵站自动化改造工程,在正式启用备用泵房前完成自控系统加装工作。
3.排查水源地互通管线沿线风险源。进一步完善陈蔡水库、石壁水库主管网互通运行后管线沿线风险源排查制度,落实专人做好风险源排查工作,加强管线维修养护,全面保障输水管线安全。
(二)加强水质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水质安全达标
4.开展保护区围网建设。根据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要求,启动石壁水库一级保护区周边物理隔离围网建设,其中左岸建设约4.41千米、右岸建设约3.58千米。
5.加大点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污水收集主管网建设和岭北镇截污纳管工程;提标改造现有处理终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进一步加强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采取化肥使用定额管理、推广生态施肥技术、加大施用有机肥补贴、加强宣传培训等综合措施,全面减少保护区内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
6.整治保护区内污染型企业。进一步排查整治保护区内重点污染源,关闭或转改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型企业;加强对二级保护区内采矿企业的监管,对其生产作业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论证。
7.完善保护区公路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补充完善保护区临水临崖防护栏和急弯陡坡路段交通标识牌;对石壁水库左岸311县道、右岸S22省道旁侧的导流沟实施定期巡查和堵塞段清理工作并设置环境事故截污池;在新石东交通线上建设导流沟和环境事故截污池;加强水库伴行公路危化品管控及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水源监控体系建设,确保水源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