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2005年8月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以来,各中心按照当地实际,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了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体检出来的患病对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加强了跟踪服务,达到了“无病早预防、小病早发现、大病早治疗”的初衷,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根据《2010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精神,为继续全面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规范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强健康体检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体检项目和经费标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提高体检率和体检质量,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项目在参照第二轮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一般人群体检增加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检测,取消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特殊人群体检项目不变。经费标准维持不变。
二、进一步加强对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管理
(一)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医疗资源。各中心要在总结前二轮农民健康体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完善体检方案,加强与镇、村干部的协调沟通,按照“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合理安排体检时间和体检人数,确保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规范有序开展。要认真落实《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直属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行动为契机,借助市直医院的人才和设备优势等,指导帮助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要加强资源整合,规范体检中心建设。
(二)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体检质量。各中心要加强对体检人员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岗前培训,对心电图、B超、检验等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强化培训或到县级以上医院学习进修,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尤其主检医师必须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要积极发挥现有医疗质控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各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和质控检查,确保体检质量。各体检中心要重视体检结论,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帮助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检查治疗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三)创新工作方法,方便农民体检。在新一轮体检工作中,要继续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要把农民健康体检与妇女病普查、计划生育检查和群众平时就医相结合,把定点体检与下村体检、集中体检与分散巡回体检相结合,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外出流动情况,按年度确定的体检任务,按月分解体检人数,合理安排体检计划,并根据月完成情况作好动态调整,确保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加强健康档案管理,做好体检后续服务。各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健康体检的后续管理和对重点人群的跟踪服务,按照全人全程健康管理的要求,为农民建立规范的动态健康档案。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行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社区责任医生要做好体检情况的记录和健康体检结果的整理、分类与反馈工作,并针对性地进行上门随访,开展健康指导和不良行为干预,及时将随访管理情况记录到健康档案,实现长效动态的健康管理。同时,各中心要加强对农民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利用,掌握本地农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社区地理环境情况、社区产业经济现状等形成社区健康诊断,为政府宏观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加强体检资金管理
各中心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强化目标职责,进一步落实农民健康体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发挥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村“两委”、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作用,组织协调好当地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继续实行月报表制度,各中心要及时按月上报体检工作报表。市卫生局、财政局将进一步加大日常督查考核力度,防止发生弄虚作假、套取体检专项资金事件。
四、深入开展宣传,增强农民参检积极性
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要求达60%,2010年体检率达35%以上。各中心要拓宽宣传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向社会宣传前二轮农民健康体检取得的成效,宣传新一轮农民健康体检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做法。要利用社区责任医生和村联络员的上门服务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发动,让参合农民充分了解健康体检的好处和意义,切实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率和参检积极性,增强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达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小病早治疗”的目的。
二○一○年四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