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永康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永委办发〔2014〕11号)精神,根据我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环境质量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永康市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和市委“二次出发,创新驱动,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决策部署,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积极创新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充分发挥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质量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国家及省要求得到削减;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年均值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创建生态示范市、创立一批示范城镇和示范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全省领先。
三、任务措施和责任分解
1.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1一2020年)和《永康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制订环境质量年度行动计划。(俞跃军)
2. 结合全国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将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并与各镇(街道、区)和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牵头科室、单位要强力推进落实,确保完成牵头负责的创建工作任务;各科室、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具体工作。(俞跃军)
3.建立完善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制度。开展全市流域主要污染因子研判工作。对全市8条主要河流、20条黑臭河流、44条大小支流开展监测调查工作;严格执行镇(街道、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每月监测通报制度,定期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分析报告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定期向社会发布分析结果。(王利军)
4.加强质量舆论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普及环境质量知识,举办“6·5”世界环境日、“6·30”浙江生态日等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新环保法的宣教工作,增强全民环境质量意识,促进社会各界自觉参与质量强市工作。(贾雄飞)
5.健全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将企业环保责任信息纳入企业信用和社会信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加大企业环境失信惩戒力度,定期公布严重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强企业环保信用档案建设和分级管理;实行环境质量不良记录与企业资质认定、星级评定、评奖评优、市场准入挂钩制度。(厉加鸿)
6.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协同相关部门加强节能减排标准实施,加快形成满足新空气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能力。(厉加鸿)
7.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环保、低碳、节能、节约资源认证;积极在环境领域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和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协同推广企业清洁生产。(厉加鸿)
8.加强质量环境建设。充分运用各类媒体的阵地作用,开辟专刊、专栏、专题,广泛开展宣传,积极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贾雄飞)
9.强化执法监督,实行环境问题“零容忍”。强化部门联动,增强上下协作,开展“雷霆治污二号”行动,持续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构建最严监管区域。(贾雄飞)
10.深入实施“158碧水蓝天工程”。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推进“生态永康”、“美丽永康”建设。(王利军)
11.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检查及沿江沿河化工企业污染隐患排查,加强环境敏感区域环境问题的排查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合格规范化饮用水源地创建工程,确保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贾雄飞)
12.开展清洁空气行动。实施中心城区禁燃区建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行无绿色环保标志区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