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永康市人民政府: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该病起病急、传播快、病情严重者可因出血或多器官损害而死亡。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8月份,我省报告一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目前,正值我省大运会即将召开之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一、疫情概况
(一)西太及东南亚地区:菲律宾、越南、印度、老挝、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发病水平高,发病数巨大。
(二)全国疫情:截至8月24日,累计报告1038例,较去年同期(663例)上升57%,无死亡病例;主要分布在云南( 622例) 、广东( 175例) 、浙江( 69例) 、福建( 31例) 、四川( 20例) 等11个省区;云南、广东、安徽及浙江报告有本地传播疫情。
(三)浙江省疫情:截至8月25日,全省共报告4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42%;共有8个地市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杭州市输入病例最多;截至8月26日,杭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0例和1例无症状隐性感染者。
(四)我市疫情:截至8月29日,全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例。
二、卫计系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媒介监测:从4月份开始,每月2次开展了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简称BI)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布雷图指数较高,近几月达到20以上,4-5月份一旦有病例输入存在暴发风险。6月-8月份,有区域流行风险。
(二)加强防控培训:各医疗卫生单位上半年均开展了院内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能力,确保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病媒生物相关传染病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开展风险评估:根据国内外、省内外登革热疫情概况,以及我市每月伊蚊幼虫密度监测(布雷图指数(简称BI)监测)结果,及时开展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给相关单位、部门,以便及时开展相应工作。
(四)及时处置疫情:8月份,我市确诊1例输入性病例,自初诊为疑似病例,及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防蚊隔离治疗、病例疫情上报、蚊媒应急监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收治医院灭蚊、健康宣教等工作,目前,病人治愈出院,未发生二代病例。
三、下步对策建议
(一)组织开展灭蚊专项行动
蚊虫是登革热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灭蚊工作是防控登革热的重要环节。而灭蚊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由市爱卫办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理孳生地为主的灭蚊行动,并在人力、经费上予以支持和保障,确保灭蚊措施落到实处。
(二)明确部门防控工作职责
借鉴广东等地的经验,落实各相关部门职责,齐抓共管,群防群控,共同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具体相关职责如下。
1.市人民政府:明确各部门职责,发动各镇(街道、区)政府实施环境清理,开展灭蚊行动;根据疫情发展,适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要求各部门开展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