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3月29日
永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8年3月29日印发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全面实施“健康永康”战略,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计划生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卫生计生队伍综合素质,大力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高水平打造新时代“永葆安康”金名片。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探索构建紧密型医共体。在优化组合基础上,分别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组建医共体2个,探索推进卫生管理体制重构、服务体系重组、运行机制重建、就医秩序重塑。(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二)加大名医工作室建设力度。针对我市短缺和群众急需的学科,加大省市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在第一批已建的3个名医工作室基础上,再建8-10个名医工作室。(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三)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实行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出台《永康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逐步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四)加强公立医院综合监管。进一步明确医疗费用增长控制目标,通过完善公立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严格将全市医疗费用、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增长分别控制在10%、5%以下。(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五)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落实医疗机构药品分类采购,并逐步延伸覆盖全部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建立抗菌药物、辅助性和营养性用药、中成药、高值耗材等使用长效监管机制,坚决纠正不合理的药品耗材使用行为。(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六)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深入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加快传统就医流程信息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做好全员人口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两大数据库的整合工作,打造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健康信息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建设,加强“健康永康”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推广应用,建成 “掌上医院”平台,实现移动终端便捷就医服务。(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信息中心)
(七)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打造医疗服务品牌,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依法监督,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监管和药品质量监管,指导监督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守法经营,促进民营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责任领导:胡加星、潘中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卫生监督所)
二、进一步拓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八)实施“健康永康”战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 完善“健康永康”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和考核机制,出台《健康永康2030实施纲要》,研究制订健康永康考核办法,开展健康永康建设试评价工作。(责任领导:潘中伟;责任科室:计生督查科)
(九)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进一步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完善项目考核办法,提高重点人群的规范管理率和非传染性慢性病控制率。(责任领导:应新显;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十)深入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以重点人群签约为切入点,继续深入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签约率达3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70%以上。加大分级诊疗工作推进力度,提高基层就诊比例。(责任领导:应新显、胡加星;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医政医管科)
(十一)完善全民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巩固国家慢病综合管理示范区建设成果,开展国家健康促进试点市建设,普及健康生活理念,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和促进,实施健康“细胞”培育工程,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社区、家庭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卫生乡镇和健康城镇建设。(责任领导:舒和强、应新显;责任科室:爱卫办、公共卫生科)
(十二)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加强传染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提升预防接种管理质量,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保障。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把好食品药品检测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进一步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加快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领导:应新显;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三、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十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总量调控、结构优化、有序发展的原则,统筹医疗卫生资源,强化薄弱环节,增强服务可及性,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多元发展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市公立医院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力争新建一批医疗机构,努力改善公立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2018年,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完工,唐先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市三院完成门诊楼改造;城西新区卫生院主体工程结顶并进行装修;市一院完成院内建筑物外墙翻新等改造;花街中心卫生院、西溪中心卫生院、龙山镇卫生院做好迁建前期准备工作。(责任领导:陈德有、胡加星;责任科室:规财科)
(十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服务提升工程,基层医疗机构环境明显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芝英中心卫生院、象珠中心卫生院、龙山镇卫生院开展“浙江省200强中心镇卫生院”创建工作,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创建“浙江省100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应新显;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十五)加强重点学科管理。加强对已公布的第一批22个永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和10个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的动态管理和指导,做好重点学科终期评估工作,开展学科滚动建设。市一院、妇保院、六院、中医院争取在学科建设周期内发表SCI论文和科研立项。(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
(十六)强化医疗质量监管。推进全省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在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应用DRGs医疗质量和绩效评价工作,加强医院运行数据监测。鼓励各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不断强化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水平提高和管理手段创新,切实做好等级医院迎评准备工作。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做好临床用血保障工作。(责任领导:胡加星;责任科室:医政医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