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永康市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
待遇结算“简易工伤ETC”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浙委办发〔2019〕23号)精神,市委改革办、市人力社保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卫健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永康市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结算“简易工伤ETC”改革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永康市委改革办(市跑办) 永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永康市行政服务中心 永康市人民法院
永康市公安局 永康市医疗保障局
永康市卫生健康局 永康市应急管理局
永康市总工会
2019年6月28日
永康市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结算
“简易工伤ETC”改革工作方案
为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理念,整合工伤“一件事”关联事项,推进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结算支付等关联业务全流程一体化联网办理,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结算“简易工伤ETC”改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工伤一件事“简易工伤ETC”改革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整合经办资源,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间,提高网上办比例,破解工伤业务专业要求高、鉴定及待遇支付耗时长等造成的办理繁琐问题,7月份先行开展简易工伤“一件事”工作,8月底前在全市全面推广,推动我市工伤关联业务全流程一体化办理效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大幅减少申报材料和经办流程。2019年7月份“工伤ETC掌上办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上线,实现全市数据共享无障碍。7月底前,全市简易工伤关联业务涉及申报材料由17项压减至1项,经办流程由18个减至6个。
——全面压缩办理时间。2019年7月底前,全市简易工伤案件、一般案件、疑难案件涉及的关联业务由原法定时限(承诺时限)180日分别压缩至5日、15日、30日。
——全面推进掌上办。2019年底前,全市工伤关联业务网上办理率提升50%以上,办件量达3000件以上。
二、工作举措
(一)创新便利化服务方法,构建零距离一站式服务通道。工伤申报多渠道受理,改变单一的工伤经办机构受理模式,增加在受伤职工就医医院端开通申报服务和用人单位端开通网上申报服务两个渠道,同时缩减申报环节,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申请业务三合一,用人单位和群众不用再跑工伤认定机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多次申请,推进工伤关联业务零跑快办。
(二)打造“浙政钉掌上办平台”,形成信息归集经办体系。打造集网上申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及伤残待遇支付、工伤预防和预警一体化等业务经办的“浙政钉掌上办平台”,联通用人单位和职工医院治疗、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环节,上一环节完成后,依据不同结论进入下一环节,各环节无缝对接,申报材料、法律文书和结论等信息通过平台实时交换或送达,实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全流程一体化集成办理。
(三)再造工伤待遇结算机制,推进工伤医疗待遇实时结算、伤残待遇免申请直享。与医院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订立三方服务协议模式,用人单位无需先行支付工伤职工医疗费用,经确认为工伤的,由医院与社保经办机构直接结算,减轻用人单位垫资压力,经确认为非工伤的,由医院与医疗保障局、用人单位(职工)结算。伤残待遇依据工伤认定决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生效结论联网直接结算并发放,减少人工环节,有效防范基金支付风险并大幅提高结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