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科技局 > 正文

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宁波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的通知

朗读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现将《宁波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1日

宁波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我市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持系统布局、前瞻引领、重点突破、融合应用,统筹考虑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百姓生活,系统分析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前沿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引领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系统布局。聚焦能源与产业体系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凝练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整体布局科技创新工作。

2. 坚持重点突破。以能源生产和消费为重点,强化创新集成效应,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制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能源、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迭代更新。

3. 坚持示范引领。充分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高新区等平台载体,针对高能耗、高排放重点企业实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转化应用,引领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4.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导向和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技术进步与绿色低碳发展相融合,推进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力。

5. 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交流合作与高端人才培养,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参与长三角减污降碳协同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高我市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水平,在高效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氢能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绿色工业高效流程和节能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瞄准世界前沿,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应用成本大幅下降。

——高能级平台体系基本建成。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负碳技术研究方向,建设市级各类创新载体5家以上,争创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初步建成区域特色的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

——企业创新主体加速培育。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绿色技术中试基地、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新增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

——创新人才团队竞相汇聚。引进培育绿色低碳相关领域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名以上、市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30名以上,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建设以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2家,绿色低碳高新区1-2家。支持企业承担各类绿色低碳科技项目,鼓励科研设施、数据、检测平台等资源开放共享。

到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高效光伏与风能、先进储能、大功率燃料电池、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基础前沿技术突破行动

1. 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引领。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绿色农业及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一代太阳能、风能与地热能、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CO2膜分离、CO2生物转化、生态碳汇等方向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到2025年,力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2.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创新。聚焦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创新需求,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交叉融合,重点推进能源互联、规模化储能、低碳工业原料替代、效率提升、CO2捕集利用及非CO2温室气体环境协同治理等研究。到2025年,力争突破2项以上原创性成果。

(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3. 推动零碳电力技术创新。围绕可再生能源高效转换和能源高效利用,重点突破太阳能、大功率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氢储能等储能技术,先进电力装备、高效输变电能源转换、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与稳定控制等输配电技术,支持“风光倍增”工程计划实施,推动“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智慧能源微网关键技术一体化电力系统。到2025年实现度电CO2排放下降5%,实现百MW级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

4. 推动零碳非电能源技术发展。围绕非电能源绿色发展重大需求,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氢燃料电池、氢电耦合等关键技术,实现氢能技术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构建绿色氢能循环系统,促进形成氢能产业链,推动非电用能氢能替代。到2025年,实现热效率超过43%、耐久性达20万公里氢能发动机应用,实现百kW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长期运行。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宁波市政策 > 宁波市科技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ningboshikejiju_shizhishichanquanju_/20211223/430696.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打开微信扫一扫左边的二维码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政策",关注我们,将不定期推送相关宁波政策信息。

站点关键词

         
  • 宁波政策 宁波政策企业服务平台 宁波政策平台 宁波政策服务平台 宁波房贷政策 社保新政策 二胎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养老保险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养老金新政策 形势与政策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宁波补贴政策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购房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 宁波限售政策 宁波人才政策 宁波公积金政策 宁波贷款政策 宁波限购政策2017 宁波企业政策 宁波医保政策 宁波二套房政策 宁波买房政策 宁波拆迁政策 宁波创业政策 宁波上牌政策 宁波养老政策 宁波房产政策 宁波退休政策 宁波限贷政策 宁波中考加分政策 宁波税收优惠政策 宁波购车政策 宁波公积金贷款政策 宁波高考政策 宁波买车政策 宁波退税政策 宁波光伏政策 宁波市限购政策 宁波电商政策 宁波人才引进政策 宁波招商政策 宁波租赁政策 宁波象山政策 宁波会展政策 宁波民宿政策 宁波楼市政策 宁波市落户政 宁波楼盘政策 宁波梅山税收优惠政策 退伍军人补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