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各高中、初中: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学精神,发扬我市“两子”文化优胜,挖掘孔子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根据衢市教基[2008]53号文件通知要求,现将衢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初、高中段学校开展“儒学校园剧”创作、汇演活动的实施方案》下发给各中学。请各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和要求,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具体责任人,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剧本创作和节目排练。各校要组织本校教师对所创作的剧本进行初选,选送剧本于
附:衢州市教育局《全市初、高中段学校开展“儒学校园剧》创作、汇演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八年四月八日
主题词:儒学校园剧 创作 汇演 通知
抄:市教育局,县委办,县府办,县政协办,李华蓉副县长。
发文形式:电子版
开化县教育局办公室
附件:
全市初、高中段学校开展“儒学校园剧”
创作、汇演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学精神,发挥我市“两子”文化优势,挖掘孔子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努力培育校园文化乃至衢州教育特色,为我市文化大市、教育名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初、高中学校范围内开展“儒学校园剧”创作、汇演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儒学校园剧”创作、汇演活动,在我市初高中学校内形成浓厚的儒学氛围,充分挖掘儒学文化传统在教育上的价值与功能,把孔子思想与中学教育紧密结合,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探寻孔子思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使之成为喜闻乐见的教育资源和富有民族本质与特色的教育途径;结合校园实际,在校园剧表演形式上推陈出新,力争把校园剧办成大众化、贴近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活动,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上把校园剧提炼成引导人、塑造人、培育人的校园精品文化。
二、主题和形式
“儒学校园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及孝廉等核心思想为主题进行创作,全市初、高中学校从各自校园实际出发,深入挖掘儒家优良传统的现代表现形式,剧情内容主题鲜明,人物健康、向上,能较为典型地反映当代中学生积极、阳光的生活状态。校园剧采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编排,师生合作,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剧节目时间一般控制在 8 分钟之内。
三、步骤安排
(一)发动宣传阶段(4 月 1 日—4 月 15 日):市教育局印发“儒学校园剧”创作、汇演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市直学校深入发动,大力宣传,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二)剧本创作阶段(4 月 16 日—5 月 31 日):全市初、高中学校组织力量进行剧本创作,各县(市、区)于 5 月底将所辖范围内学校剧本进行汇总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备案。
(三)节目排练阶段(6 月 1 日至 8 月下旬):各初、高中学校在剧本创作的基础上,选调本校师生进行节目排练(非本校人员不得参与节目演出),县(市、区)、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到部分学校进行指导。
(四)节目汇演阶段(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9 月上旬,各县(市、区)组织各地初、高中学校进行“儒学校园剧”汇演活动,通过汇演,将各地活动推向高潮。9 月 12 日前,各地在汇演基础上推荐上报 2 个节目,经市考评,择优参加今年学祭典礼展演和市中小学文艺汇演。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以副局长吕汶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教处。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初、高中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领导,选派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活动措施到位和经费保障到位。
(二)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做好工作指导,按时组织汇演,精心挑选节目,选送市里参加汇演;同时,要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校园剧活动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各初、高中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以“儒学校园剧”活动开展为载体,推动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创建,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可成立校园剧社,从创作剧本和剧目编排开始,形成系统固定的文化宣传阵地,逐步提高校园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增强文化辐射力。
(三)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高级中学、衢州中专等学校要在创作、编排新的儒学校园剧的同时,对去年的校园剧作进一步的修改提炼完善,并加强日常排练工作,确保能随时拉出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