笕工委〔2017〕131号
中共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工作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社区、经济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推动社区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转变作风形象、提升能力素质,打造基层铁军排头兵。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从抓基层、强基础的战略高度,突出“四实”导向,全面加强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整体提升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水平,为“大力实施‘两城’战略、打造绿色创新人文新笕桥”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和人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以街道各社区、经济组织的两委班子、后备干部为重点,打造一支“两好两强”的社区干部队伍。
——人品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带头团结协作,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社区干部的党员先锋指数位列社区党员前列。
——形象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勤政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第三方测评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责任强。有高度自觉的担当意识、大局意识,能够发挥“领头雁”“带头人”作用,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在社区得到贯彻落实。
——能力强。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坚强的执行力,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磨炼成长,办事能力、统筹能力、表达能力、宣传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实干导向,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1.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明确用人导向,按照“两好两强”标准,把大项目一线挂职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打破社区内循环,采取本社区选拔、机关下派、外社区交流等方式,重点从现有社区干部、本地优秀民营企业人才、社会知名人士等群体中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注重从社区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人中培养选拔社区两委班子。引导本社区全日制大学毕业生通过社工招考到社区任职。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等形式引导机关干部下社区任职。
2.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核定干部职数,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土地面积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核定社区干部职数,两委班子成员一般按3-9人配备。推进干部流动,结合换届选举、届中调整,推进社区干部进行交流调整,形成年龄结构有梯次、气质结构能互补、能力结构成合力的社区干部队伍,确保每个撤村建居社区有1名35周岁以下的两委班子成员,每个城市社区有2名30周岁以下的两委班子成员,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妇女两委班子成员,逐步形成以45岁左右为主体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畅通干部退出途径。健全社区干部离任退职制度,建立正常退出机制,社区干部按年龄退岗,按规定办理离任退职手续,对部分政治素质好、业绩突出、公认度高的,任职年龄可适当放宽。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改正,纠正成效不明显的,及时调整。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按有关程序及时调整。对违法违纪的,进行严肃处理。
(二)突出实践导向,建立学做结合的培养机制
4.建立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体系。规范培训管理,街道每年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同步建立干部培训台账和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改进培训方式,推行“因人设课”“按需培训”,加强对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培训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每年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不少于2次。重视学历教育和技能认证,鼓励社区干部在职参加继续教育或考取社工职业证书,社区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8%以上。
5.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挂职体系。继续推行“三位一体”的干部交流挂职模式,轮流选派优秀年轻社区干部到城中村改造、重大项目建设一线挂职,选派新当选以及相关社区干部到上级部门、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在城市社区、回迁社区之间开展轮岗交流,每年组织社区干部挂职交流不少于20人次。规范挂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建立以挂职单位为主、街道和派出单位为辅的共同管理模式,定期组织交流座谈,推行挂职工作日志模式,对挂职干部作出书面鉴定,并纳入干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