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大队围绕以“实力工业 休闲城市 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以建设“和谐城管”为主题,秉承“恪尽职守,为人民管理好城市”的工作理念,按照“网格化、数字化、法制化、精细化”要求,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强势推进市容秩序综合治理,大力抓好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促进了市容秩序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城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重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市容秩序管理和执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建管并举,切实改善城区市容市貌
加快零担菜临时市场等城市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强化城市管理力度,从严管控的同时,做到堵疏结合,加快各项城市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落实疏导措施:1.完善北门零担菜临时交易市场设施,并适当扩容,确保能留人,留得住人。2.划定柚香城、大东门农贸市场周边路段、地块功能,着手建设、完善相关设施,切实巩固占道经营和违法建设整治成果,全面根治该路段的环境卫生和秩序问题。4月份,集中力量对大东门、柚香城农贸市场及周边存在的违法建筑、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占道堆放杂物、占道加工作业、落地灯箱等影响城市环境的重点环节实施有效整治。同时建全长效管理机制,做好两大市场周边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坚决杜绝违法搭建、流动摊点和越门经营等行为出现回潮。
二是实行城市管理“一小时义工”文明劝导活动。
为进一步践行群众路线,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省级示范县城创建,配合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营造靓丽、宜居、和谐的城市环境,围绕“创建我响应,文明我参与”这一主题,4月21日起,在全县开展“一小时义工”暨城市管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各乡镇(街道)、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及党员干部近4000余名参与此次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城市管理工作,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好建议,亮出好点子,帮助改进和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
三是探索城市管理市场化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方式改革,探索试行城市管理市场化模式,将城区部分领域的服务性城市管理工作推向市场。按照先试行,成熟后再推广的思路,2014年4月将柚香城、大东门农贸市场周边路段的服务性管理工作实行外包,外包委托金盾保安公司管理。通过市场外包,切实改变了市场周边的环境。
四是依法规范,做好户外广告牌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双十”专项行动的通知》(常委办〔2013〕9号)以及《常山县“双十”行动城市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常住建〔2013〕48号)精神,大队开展了一系列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抓好户外广告管理工作,严把审批关。截至目前共审批124件,其中大型户外广告牌11件(包括5次会审会)。立案查处的1起,拆除27块。其他都是无主户外广告。
(二)继续开展“三改一拆”违法建设整治工作。
“三改一拆”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是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县今后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建议将整治办作为一个常设机构来设置,定编、定职能,从而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长期开展,以此来巩固我县的违法建设整治成果。同时要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继续保持违法建设整治高压态势,创建无违建城区。
一是按照“拆违不停步”的工作要求,在“八先拆、一必拆”的基础上,对城区、城郊、城市出入口、集镇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国道、省道、县道等重要沿线,群众反映强烈、有较大影响面以及影响重点项目推进的违法建设开展整治,做到应拆尽拆。
二是进一步加大拆违工作力度。对应拆未拆的违法建设,由县整治办继续下达指令性任务,并进一步细化指令性任务的内容,继续做好管控结合文章,要求各乡镇、街道用好乡村两级巡查队伍,重点抓好日常巡查,做好分类处置,实现长效管控,确保“新违不发生、老违逐步减少”,最终形成整治工作不松懈,整治成效不反弹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优质高效,建设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
一是多方考察,确定适合的建设和运营方案。先后赴杭州、衢州、江山等地考察学习数字化城市建设和运营情况,确定了县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运营模式。县政府下设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并在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建设“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大厅。沿路监控设备采取和公安已有监控资源共享相结合方式,节约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