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教普〔2014〕76号
常山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常山县初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互看互学”及系列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初中学校:
根据《常山县教育局进一步深化初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常教综〔2014〕24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初中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互看互学”及系列评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 课改“互看互学”活动
(一)活动主题:有效课堂教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各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在课改模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2.在全县范围形成层层研究、人人参与的浓厚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工作科学管理水平,实现全县初中教学的“减负增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对象:全县参与初中课改学校、班级及教师。
(四)主要形式
1.课堂教学展示(研讨):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等学科。
2.班级文化展示:班级文化创设观摩、班级文化展示。
3.课改经验交流:学校课改工作经验交流与总结。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重点是“一规范一过关一创新”。
1.课堂教学行为规范:一是看学生的“学”。学生是否全面、积极、专注参与课堂教学。二是看教师的“教”。教师的讲授时间与授课方式是否按要求进行,教师对互动式教学课堂的组织情况。三是看教学的效果。观察与检测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
2.教学常规管理过关:一是课前准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情况,教师备课情况(包括二次备课或课后反思),学校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检查及反馈情况。二是课中监控。学校巡课、推门听课制度的建立,对教师、领导的听课要求及相应执行情况。三是课后跟进。学校对教师作业布置、检测训练、批改矫正、“培优扶弱”工作的跟进情况。
3.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一是观念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路、方案和措施。二是实践过程。学校在试点班、试点学科、试点年级,或全校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三是实践成效。已基本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有明显提升。
(六)具体活动安排(详见附件2)
1.“互看互学”活动启动仪式和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时间:
①举行简短的课改“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活动启动仪式。②各学科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课堂教学展示要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③班级文化观摩与展示:由狮子口初中择优推荐2-4个班级进行展示。④工作经验交流: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管理探索。
2.“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教学“备课组的组织与管理”
时间:2015年1月15日;地点:龙绕初中。
①各学科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展示(研讨)活动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②班级文化观摩与展示:由龙绕初中择优推荐2-4个班级进行展示。③工作经验交流:备课组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性。
3.“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暨总结表彰大会
时间:
“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质量管理”:①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展示(研讨)活动要发挥推进和辐射作用。②班级文化观摩与展示:由常山二中择优推荐4个班级进行展示。③工作经验交流: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总结表彰大会:课改实施一年工作总结;课改成果展示;表彰先进;布置下一阶段工作。
4.“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教学“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
时间:2015年3月31日;地点:常山三中。
①有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全校所有班级展示,开始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五门学科。②班级文化展示:全校每个班级。③工作经验交流: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
5.“互看互学”有效课堂教学“自查诊断、培优扶弱”
时间:2015年4月-5月;地点:各课改学校。
各学校按照“一规范一过关一创新”相关要求,对照本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情况,进行自查诊断、扶弱提升。对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要树立典型,加大培养力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平衡,对学校的薄弱教师或学科要重点帮扶,使所有老师都能过关。2015年5月30日前请填写申报验收表交教育局教研室,不申报验收的学校视为课改第一年工作验收不合格。
6.“互看互学”有效课堂“综合评价与反馈”
时间:2015年6月;地点:各课改学校。
教育局在学校申报验收的基础上,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到各学校进行现场验收。对验收不过关的学校,相应科室与教研员实行蹲点把关、指导。教育局将实施二次验收、跟踪督查,直至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