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新政 [2015]19号
关于在全乡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先行”
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行政村:
根据衢妇[2015]16号《关于在全市开展“百万妇女学贺田”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化“五水共治·巾帼五彩行动”,引导广大城乡妇女和家庭参与“包村治水、万人治污、全民共治”大行动的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妇女在“五水共治”中主力军作用。结合我乡实际,决定在全乡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先行”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分一转法”将生活垃圾分为肥料、废料、原料三种,集中收集处理不易腐烂的废料,农户自行收集原料进再生资源回收站,就地收集填埋易腐烂的肥料,促使源头减量。致力于打造样板,变“盆景”为“风景”,带动全乡妇女干部群众主动参与“五水共治·巾帼五彩行动”,巩固“五水共治”成效,创建整洁、优美的农村新环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在全乡各行政村得到全面覆盖,为打造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美丽常山积极贡献巾帼力量。
二、工作步骤
1.总体步骤
按照“政府主导、妇女主体、家庭实践”的工作原则,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整个“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活动分“二个年”开展和实施:全面覆盖年(2015年),各村要在各个行政村全面开展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其中选树6个行政村作为示范引领村,户户争创“洁美庭院”。通过宣传发动、培训指导、督查整改,建立起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定点投放、及时清运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年(2016—2017年),健全完善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2.今年行动安排
①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制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建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示范引领村,即黄塘、新昌、岩前、郭塘、达塘、泰安6个村,制定工作标准和内容,乡、村二级联动,部署、发动,达到家喻户晓。
②实施行动阶段(2015年4月—9月)。各行政村作为实施主体单位,组织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行动。召开全村家庭主妇培训会,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分类知识因地制宜,分类要求尽量简便易操作。各村与农户签订门前屋后“三包”责任书,整治门前屋后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庭院。配备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立由村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党员、村民代表和保洁员等组成的评选督查小组,定期组织督查,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对做得不够的农户进行上门劝导和督促。乡党委对实施村进行指导和督促。乡妇联引导发动巾帼志愿者进村入户培训,指导各村妇女垃圾分类减量。
③督查考评阶段(2015年10—11月)。乡里将“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活动纳入“五水共治”督查考核内容,年终乡党委将结合平时督查情况,综合评先评优,评比表彰一批“洁美庭院”、“最美家庭”、优秀妇代会主任、优秀妇女组织。
三、工作重点
1.开展“美好家园,你我共护”宣传劝导行动。结合“包村治水、万人治污、全民共治”大行动,各村要充分利用好影、视、音、报、网等多种媒体,高密度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行动开展情况和成效。结合文化大篷车、文化大礼堂活动,宣传家庭“洁文化”,做到“每有活动必讲垃圾分类”。各村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指导等各种途径开展宣传学习,进一步提高妇女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效引导每个村民从我做起,彻底改变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陋习。进一步发挥老大妈劝导队和巾帼巡逻队作用,每月定期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使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行动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行为、自觉习惯,共同创建洁净、美丽的生态家园。
2.开展“创洁美庭院,寻最美家庭”卫生评比行动。围绕“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要求,立足“洁美庭院”创建,发动全乡妇女和家庭主动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落实房前屋后“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门前屋后环境,洁化、绿化、美化庭院。根据村庄特点和农户的实际条件,在实行统一创建标准、统一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打造“一户一品、一户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洁美庭院,对评出的“洁美庭院”户及时进行挂牌、奖励。同时,为每家农户配备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立由村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党员、村民代表和保洁员等组成的评选督查小组,定期组织督查,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对做得不够的农户进行上门劝导和督促,并以村规民约的要求给予相应制约措施。结合“最美家庭”寻找活动,争创洁美、和美、富美家庭。引导妇女树立家庭美德观念,形成良好文明家风,以家风影响乡风、民风。
3.开展“垃圾分类 人人参与”培训实践行动。结合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在全乡各村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总结提炼“洁美庭院”户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鼓励农户对易腐烂垃圾自行填埋处理,有效做到源头减量化。充分发挥各村保洁员队伍作用,保洁员在上门收集垃圾时,对不分类或者分类不到位的农户进行劝说,从源头上监督分类和分类收集。探索建立各村垃圾减量分类相互监督、激励机制,强化垃圾源头减量意识。
4.开展“清洁家园 美丽新昌”样板打造行动。结合不同区域环境整治特点,积极探索各镇村妇女参与五水共治、清洁家园好办法,进行总结提升打造新昌模式,在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打响新昌工作品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要充分认识到 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此项活动作为推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密切配合,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二)严格考核,强化督查。乡清洁办将“垃圾分类·巾帼先行”活动纳入对乡各村“五水共治”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年度工作考核、评优评先工作相挂钩。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巩固传统的广播、报纸、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主动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新媒体,高密度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积极开展“洁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妇女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效引导每个村民从我做起,彻底改变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陋习,激发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的积极性,使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行动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行为、自觉习惯,共同创建洁净、美丽的生态家园。
(四)总结完善,巩固成效。要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加强信息宣传上报工作。同时不断完善相应的激励巩固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工作常态化。
附:1. 新昌乡垃圾分类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2. 常山乡农村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模式
3. 垃圾“三分一转法”示范引领村创建标准
4. 新昌乡 村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
5. “洁美庭院”创评标准
6. 新昌乡 垃圾分类评比办法
7. 垃圾分类评比考核表
新昌乡人民政府
二○
附件1
新昌乡垃圾分类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朱开明
成 员:魏 斌 徐军建 李金木 王志渊
姜国兴 符厚荣 吴 昊 蒋汉雷
下设办公室,负责新昌乡垃圾分类行动的具体工作,
主 任:吴 昊
副主任:徐红媛 段寿平
成 员:付 颖 阮朝智 黄琛颖 曾伟英
附件2
常山乡农村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模式
一、垃圾“三分一转”模式概念
垃圾“三分一转”模式,是指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理念,按照农村垃圾不同属性,从源头上将农村垃圾细分为肥料、原料、废料三种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将占比70%以上的肥料通过沤制转化为有机肥重返柚园(田园)的一种垃圾循环处理模式。
1.肥料:又称可利用(沤制)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瓜壳、烂果菜叶、动物内脏等会吸引蚊蝇的废弃物。
2.原料:又称可回收垃圾,包括废报旧书、纸箱等纸质制品,塑料瓶、泡沫塑料、塑料薄膜等塑料制品,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金属制品及其它可用作回收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垃圾。
3.废料:又称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和可沤制垃圾之外其他垃圾,包括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烟头、煤渣、油漆颜料、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
二、“三分一转”基本流程
![]() |
三、主要步骤
1、科学分类、精准投放
根据垃圾分类标准,做好“三料”分类;并将分类垃圾做到定时、定点精准投放:即,原则上要求农户在每天上午6:00至8:00将肥料和废料投放到指定投放点,其余时间段垃圾则由农户暂时存放在农户自家垃圾桶中。肥料统一投放至标有“肥料”的垃圾桶内;原料由农户统一存放在家中;废料统一投放至标有“废料”的垃圾桶内(其中,建筑垃圾则由农户自行运送至村建筑垃圾堆放点)。
2、定时收集、分线运输
原则上要求各村保洁员每天上午9点半前将垃圾收集、清运完毕,并保持整日村容整洁。禁止垃圾混运,做到分类垃圾独立装车,分线运输。即,一是肥料统一运至村级可沤肥垃圾堆放点,再由本乡胡柚、蔬菜等种植大户集中运输至各自基地集中沤制。二是废料统一运输至村级垃圾集中池,经乡镇收集至乡垃圾中转站压缩后再集中运输至乡垃圾填埋场填埋。
3、集中沤制、振兴三宝
依据堆肥池体容积及沤制需时,将收集到的垃圾“肥料”投放到指定池体沤制,经特定的生物技术处理,充分发酵腐熟转化为有机肥供常山三宝产业基地的基肥施用,达到肥沃土壤,提高常山三宝品质的目的。
四、基本保障
1、制度保障。一是要建立组织,确保有专人负责落实,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要强化宣传,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把“三料”分类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源头分类到位;三是要配强队伍,要培养一批热爱保洁工作,责任心强、执行率高、业务熟练的保洁人员。
2、设施保障。设施配备要求做到“2+2+
3、资金保障。各村要加强对垃圾“三分一转”资金的筹措和管理,进一步整合财力,加大投入,确保保洁人员工资、设施购置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4、激励保障。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经常性地开展检查评比,并对评比结果优秀的农户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要制定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种植大户上门收集垃圾肥料和沤肥池建设;要完善农村党员、代表评价机制,激发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村民代表的责任意识。
附件3
垃圾“三分一转法”示范引领村创建标准
| 序 | 具 体 内 容 | 分值 | |
组织领导(10分) | 1 | 创建方案出台。村妇代会将农村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行动纳入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范畴,制定切合本村实际的创建计划或方案。 | 3 |
|
2 | 领导机构健全。健全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三分一转法”行动各项工作责任。 | 3 |
| |
3 | 专项经费保障。在村财务列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三分一转法”创建活动。 | 2 |
| |
4 | 评选内容公开。有固定“三分一转法”宣传栏,公开评选标准、评选结果等内容。 | 2 |
| |
长效机制(40分) | 5 | 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巡查指导机制和分块、分片、分组的网格式巡查模式,实施定期通报机制;经常性开展“庭院整治”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村级“洁美庭院”、“最美家庭”系列创建评比工作,构建动态的长效管理机制。 | 10 |
|
6 | 常态管理有序。运用多种形式将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到户;全面实施垃圾户投制度,并成为农村家庭生活习惯,确保庭院美丽、村庄整洁;有 “三分一转法”行动的相关文件、制度、信息、计划、总结、调研材料和村、户基本情况等,数据准确,资料翔实。 | 20 |
| |
7 | 宣传载体多样。建立由妇女组成的巾帼清洁工作机构,如巾帼巡查队、巾帼劝导队等,。充分运用多种载体宣传先进典型,引领农村家庭以“最美家庭”创建为目标,改变生活方式,培育文明理念,提升生活品质。 | 10 |
| |
环境整治(40分) | 8 | 加强污水治理工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网管,疏通所有阴沟、下水道,确保农户灶间、禽圈的污水有排放管道和沟渠。全面开展河道整治,落实河道保洁责任,确保河道和两岸清洁,恢复和拓展河沟池塘等水域功能,切实改善水环境。 | 10 |
|
9 | 建设垃圾处理体系。倡导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资源化利用。根据不同垃圾处理模式,修建和配置垃圾贮运设备,建设村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点、垃圾收集站、垃圾处理站等设施,形成完备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 10 |
| |
10 详细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宁波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 各省市政策 > 浙江省 > 衢州市 > 常山县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nbxinxi.com/a/changshanxian/20210623/329994.html 推荐文章热门文章常见问题站点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