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教安〔2015〕28号
关于切实做好期末及暑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乡镇(街道)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
期末临近,暑期将至,各类溺水、交通、食品卫生、恶劣天气等安全问题进入易发多发期,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学校期末及暑期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师生度过一个愉快、安全、有意义的假期,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各学校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近期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各校校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度,把安全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落实每一个部门,每一环节和每一个人,于近期集中进行一次安全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要逐项把安全措施落到细处、实处,坚决防止麻痹松懈、掉以轻心,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二、突出重点,强化安全防范工作
(一)安全教育工作。各学校要利用放假前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的时机,通过安全教育平台、黑板报、班会、展板、校园广播、网络等形式,集中开展以防溺水、防汛、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防食物中毒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安全教育,着力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二)防溺水工作。暑期气温较高,容易引发学生溺水事故。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六不一会”安全告诫教育,要按照县教育局《切实做好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常教安〔2015〕53号)要求,积极开展防溺水相关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反复告诫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关回执反馈材料,要留存学校建档备查。各学校要加强与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委会的联系,协调落实警示标志设立、水域隐患排查、专人定时巡查等工作,共同防范暑期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二)恶劣天气应对工作。当前,正值夏季和汛期,大风、暴雨、高温、雷击等恶劣天气多发,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和高发期。各学校要按照县《关于迅速开展洪涝台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常防汛指〔2015〕19号)、《关于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常教安〔2015〕 74号)要求,排查校舍及附属设施隐患,并落实整改措施。要按照《2015年常山县教育系统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常教安〔2015〕 75号)的要求,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高学生对夏季恶劣天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暑期遇大风、暴雨、雷击等恶劣天气避免外出,防止事故发生。
(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学校要在放假前上一次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课,使广大师生做到“三个掌握一个养成”:掌握道路交通基本法规;掌握常见标志、标线的导向、警告和禁令图示及作用;掌握交通事故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走路、骑车和乘坐合格车辆的良好习惯。
(四)饮食卫生安全工作。夏季气温高,细菌易繁殖,容易发生中暑、食物中毒等事件。各学校要加强学校食堂卫生检查,严格落实食堂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师生员工饮食卫生安全;要教育师生在暑假期间注意食品和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防止食物中毒。开学前一周,有关学校要认真清理食堂卫生,检查储存食品原材料的卫生质量状况,彻底清除腐败变质、过期等食品原材料,确保新学期食堂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