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常山县教育局文件
常教普〔2016〕32号
关于开展常山县中小学课改学校第三届“互看互学互比”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在第一轮课改系列评比及第一、第二届“互看互学”课堂教学展示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学习推广育才教学管理经验活动,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小学第三届“互看互学互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课改系列评比
活动目的:总结课改经验,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我县课改实施的整体水平。
评比项目:
(一)课堂教学的“四优”评比(优质课、优秀导学案、优秀集体备课组、优秀教学反思)。
本学期主要评比项目为优秀导学案、优秀集体备课组。
1.优秀导学案
评比时间:2016年4月(初中);2016年8月(小学)。
参赛对象:中小学课改试点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初中)学科教师。
参赛办法:
初中:①各学校推荐相应学科50%的教师参加比赛;②参赛教师每人择优上交1份本学期已使用过的导学案原稿;③4月2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将导学案纸质稿上交至相应学科教研员,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学科教研员邮箱(见附件2表1)。
小学:(具体细则另行通知)。
奖项设置:设优秀导学案一、二、三等奖。
2.优秀集体备课组
评比时间:2016年5月。
参赛对象:中小学课改试点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初中)学科集体备课组。
参赛办法:①各学校每个学科择优推荐2-3个备课组参加县级评比;②5月2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上交本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和已使用过的导学案原稿(按顺序装订成册)各一份送至相应学科教研员。
奖项设置:设优秀集体备课组一、二、三等奖。
▲课堂教学的“四优”评比活动由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组织,联系人:各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
(二)德育体系的“四美”评比(美丽班级、美丽小组、美丽学生、美丽课程)
本学期评比项目为:美丽小组、美丽班级
1.美丽小组
评比时间:2016年4月
参赛对象:中小学课改试点学校学习小组。
参赛办法:①按照“小组培训规范、有效;有独特的小组文化;小组管理与评价机制完善;小组建设成效明显”的要求进行评比;②学校按照本年度学校学习小组数量的10%进行推荐;③4月2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将“美丽小组”评比推荐表纸质稿1份送至教育局教育科,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1265830052@qq.com。
奖项设置:设“美丽小组”若干名。
2.美丽班级
评比时间:2016年5月
参赛对象:全县中小学班集体。
参赛办法:①按照“班容美、班风正、文化浓、活动好、成绩优”的要求进行评比;②学校按本年度班级数的15%进行推荐;③5月2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将“美丽班级”评比推荐表纸质稿1份交至县教育局教育科,汇总表电子稿和以“学校+班名”格式命名的班级文化展示视频(课改学校),两项打包后以“学校+美丽班级”格式命名发至1265830052@qq.com邮箱。
奖项设置:设“美丽班级”建设一、二、三等奖。
▲德育体系的“四美”评比活动由县教育局教育科负责组织,联系人:徐群英,联系电话:5021617 13656708628(648628)
(三)课改先进个人和先进学校评比
评比时间:2016年6月
参赛对象:全县中小学课改试点学校、教师。
参赛条件:
课改之星:①高度认同“学为中心,能为核心”的课改理念,关心学生、敬业爱岗;②将育才教学经验落到实处,教育教学质量或管理成绩突出;③参加过县级或以上课堂教学展示、优质课比赛;④至少获1项县级“四优四美”比赛奖励;⑤近两年至少在《柚乡课改》等县级或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1篇文章。
课改带头人:①具备“课改之星”评选条件;②获得至少2项县级“四优四美”评比奖励;③至少获县级课堂教学展示、课改经验介绍、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奖励;④近两年至少在《柚乡课改》等县级或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2篇文章。
课改先进学校:①积极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条件与平台;②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提升教学管理效率;③完善学校教学评价体系,注重绩效管理;④参加课改“四优四美”系列评比和“互看互学”课堂教学展示情况良好;⑤课改成效显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异或有明显提升。